分层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实践

时间:2022-04-30 09:21:09

分层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实践

【摘 要】为了让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一堂课内都能学有所获,分层教学的探索迫在眉睫。笔者从如何保证分层教学及分层教学应注意的细节两个方面叙述了自己的探索心得及体会。

【关键词】分层教学 前提保证 细节注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086-02

一 引言

随着年级的上升和插班生的加入,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层次和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为了让英语课堂更加有效,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课堂40分钟都能学有所获,我尝试将课堂学生按能力水平分层,然后在统一时间进行英语分层教学。

二 分层教学的前提保证

1.座位保证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让学生插秧式的就坐。在合作小组学习中,大部分也是以优差学生搭配为主要形式,目的是为了让优生多帮助差生。但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将学习能力弱和学习层次低的孩子放到一起,做到同质分组,从而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在课堂上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考虑到他们,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做到自主,减少依赖性。同时,在同层次的小组合作中,能够更容易突破,容易找到学习的成就感。

2.纪律保证

教师习惯将控制力强的学生和控制力弱的学生交叉成为同桌,这样避免学生课上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出现。可是同质分组后,基本上学习弱的孩子也就是上课捣蛋的孩子全都集中了,所以就对教师课堂控制能力提出了挑战,而保证分层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保障就是纪律。所以,教师如果无法保障课堂纪律,分层教学将流于形式。

3.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保证

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时,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要更加重视学习弱的组,要多用鼓励性评价,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切忌对他们采取集体讽刺或挖苦等行为。同时教师要知道在每次备课前,都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去设计课堂上的分层任务,这是一份艰苦而劳心的工作。对于学生,要卸掉学困生的心理包袱,打消他们心中不好的念头,认为教师之所以让他们坐成一组,是因为他们都是差生,教师瞧不起他们,所以把

他们放在了一组。而要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教师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是为了更多地帮助他们,这样学生才能轻装上阵。同时还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这个互相鼓励的行列中来。

三 分层教学中教学设计注意细节

1.课堂设计中分水岭前后的任务安排有讲究

分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同任务的设计。只有任务设计合适,才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在我的英语教学中,我的心得为,在新知还未教授和新知刚刚教授时,每一位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教师设计的任务在层次的差异上应更多的体现为对旧知的运用程度的区别;而在新知学习得差不多时,任务设计应更多地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快慢差异上,同时注意让学习的任务循环出现。让学困生慢慢来,让优等生快速跑,这样在保证学困生扎实学习的基础上,又能保证学生利用节约的时间做更多的事,如英语阅读。而新知习得就是一个分水岭,新知习得前,注意旧知复习程度的差异;新知习得后,注意新知习得的速度差异。

[案例1]比如在我的Chapter 6 Wonderful places(主要为多音节的比较级)第一课的设计中。在新知习得前,我的第一步,分为3个不同层次的任务。学生选择自己要做的任务,同时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

Task 1: Try to read the new words of the story.

Task 2: Try to read the new words of the story. And choose one of the words you like best to make a sentence.

Task 3: Try to read the new words of the story and choose 3~4 words to make up an interesting story.

在新知基本习得后,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分为3个任务:

Task 1: Read the new sentences.

Task 2: Read the new sentences and try to describe the picutures below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

Task 3: Read the new sentences and try to describe the picutures below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 Then try to find more adjective to compare.

第二步(是对上面任务的循环):

Task 1: Read the new sentences and try to describe the picutures below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

Task 2: Read the new sentences and try to describe the picutures below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 Then try to find more adjective to compare.

Task 3: FinishGrammar P21.(相关知识的练习)。

在这样的任务设计中,学困生顺利完成当堂课的任务,而优等生也完成了练习。下节课上,当其他孩子做Grammar时,在这节课已经完成Grammar的孩子就有时间阅读原版英文书了,这样他们节约出了时间进行英语拔高。

2.课堂设计环节需要注意顾及到各个层面的孩子

分层教学就是为了在40分钟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所以,教师备课时就要按照学生的好、中、弱三个层次,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让优生能够学得更多,让中等生能够勇于向优等生挑战,让学困生能够保证基础知识学得扎实,逐渐摆脱学习弱的现状。

[案例2]比如在Chapter 5 Animals big and small教学中,我在刚刚教授新知时,在同一个时段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任务。

Task 1: Try to read the new words of the story.

Task 2: Try to read the new words of the story. And choose one of the words you like best to make a sentence.

Task 3: Try to read the new words of the story and choose 3~4 words to make up an interesting story.

这样在同一环节内,用相同的时间,保证了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同时要注意在降低学困生的任务难度的同时,课堂上要给优等生加料。如在我的课堂上,我为优等生进行对话练习和原版英文书的阅读等。

3.课堂活动中需鼓励小组成员的合作关系

虽然是同质合作,但他们在学习能力上还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这微弱的差别,让他们实现互相帮助,让他们组在与其他组竞赛中取得同样优异的成绩。

[案例3]比如在我的英语课中,我给不同层次孩子设计的任务不同,但他们都需要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展示,虽然任务不同,但只要展示成功,得分是一样的,这就大大刺激了孩子之间的合作。一个孩子学会了,就会努力教会另一个孩子,就在这种互助中,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的自主性。

4.分层教学,还要注意关注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精神世界

也有部分教师在尝试分层教学后,发现能力弱的孩子成绩有所提高,但能力强和中等的孩子的成绩却下降了。主要是因为,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但并没有在他们的精神领域中引起重视。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经常强调他们完成任务时应达到的水平,明确他们学习的目标,同时及时做到课上和课后的抽查。

5.课后帮扶工作中需发挥学生间的差异性特长和中等生的能力

虽然对于学困生,学习能力弱,但是他们所体现的方面也是有差异的。比如在我的班级的学困生组,郭某的语音学习能力比他的同桌吴某略胜一筹,而吴某的语法学习能力又强过郭某,当我发现了这个差异后,我就经常让他们在这方面互相帮助,从而让他们找到学习的成就感。而碰到相对难一些的任务时,我会让中等程度的学生帮助学困生组,在他们帮助其他同学时,让他们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

6.课堂检测注意加大组内成员的评比机制

没有评比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无法最大程度地刺激学生自主学习,所以评比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如在我的课堂上,我会要求学困生会读课文,中等生会背课文,优等生会背课文的同时用基本句型翻译。我要求最先完成任务的孩子到我这来,由我检测,然后我检查1号和2号,他们负责检查3号和4号(每个合作组是4名成员)。1号和2号还可以从我这里得到一个小小的奖品,如一个小弹珠。这样由于能力相差甚小,任务都能实现,所以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参与竞争。

总之,分层教学一定要抓到实处,英语课堂的任务设计一定要合理,有实效性。作为教师,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自身的提升,教师还将在分层教学的研究任务中继续努力。

上一篇:中职英语教学运用激励法探究 下一篇:中西古代创世主神的形象差异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