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创新工作模式研究

时间:2022-07-21 02:14:53

基于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创新工作模式研究

摘要:“十二五”期间的职业技能鉴定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在进一步拓宽技师、高级技师晋升通道的同时,切实加大职业技能考评力度,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模式,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要坚持推进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覆盖面,创新鉴定模式,探索适合企业和院校特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要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四支队伍的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做好职业技能鉴定的四项基础工作,夯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基础。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创新;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83-03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全国的技能劳动者总量已突破1亿人,高技能人才也突破了3 000万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导航计划”,进一步优化技能人才结构,并提出了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训鉴定工作,任务艰巨而光荣,这就要求我们重在抓落实,在工作的深化、细化上下足工夫,争取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抓住技师社会化考评龙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 400万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 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 000万人左右。”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带动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加大投入,为计划的实施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2011—2020年,建设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基本形成覆盖重点产业和中心城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到2015年底,国家重点支持4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每个国家重点支持的培训基地建设给予5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云南省在《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制定了“十二五”时期高技能人才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1.39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7万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81.19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万人。”可见国家和我省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加大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鉴定质量将是各鉴定机构永恒的话题。要完成国家和省规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鉴定任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的要求,全省上下各鉴定机构整体联动,迎难而上,在进一步拓宽技师、高级技师晋升通道的同时,切实加大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力度,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模式。一是继续创新企业内技师考评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企业在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和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和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技师考评的要素和内容,实行能力考核与业绩评定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对掌握高超技能、做出重大贡献的技能骨干,经企业推荐,鉴定机构评审认定,可破格晋升技师、高级技师;要大力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对竞赛成绩突出者,可破格晋升技师、高级技师。二是进一步强化技师考评的基础工作。重点做好技师、高级技师题库(卷库)等配套技术资源的研发工作,组织开发完善技师、高级技师卷库和相应工种的鉴定指南,为推进技师考评提供技术支撑和质量保证。

建立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保证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就必须提高鉴定质量。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推进鉴定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一是实施鉴定工作的全过程控制,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检查、监督与查处机制。省市鉴定中心应加强对各鉴定站(所)的考务管理检查、监督,建立鉴定质量举报、查处和通报制度,加大对鉴定工作走过场、考场作弊等违反《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条例》及各项规定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力度,重点完善和实施现场督考方法,提高现场督考率,并做好现场督考记录,将其作为考务管理检查和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强化各鉴定机构的质量管理职责。二是完善各鉴定机构的目标考核、评估年检制度。继续实行目标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完善考核体系,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使目标考核真正起到奖优罚劣的效果。加强对鉴定所(站)的年检制度,并将年检结果向社会公告,完善鉴定机构的退出机制,优化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布局,形成布点合理、优势突出、工种齐全的职业技能鉴定组织网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综合管理的职责。

拓展新职业统考和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 新职业和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统一鉴定具有技术先进、组织规范、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和优势,要发挥这两类职业鉴定的高端引领作用,加大拓展力度。应继续开展好人力资源管理、秘书等职业的全国统考和茶艺师、电工等职业的全省统考。应广泛使用计算机智能化平台考试,提高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大新职业统考的宣传和组织力度,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新职业的全国、全省统一鉴定。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具有标准先进、内容实用、考试方式科学等优点,鉴定站(所)都可本着切实提高考生计算机实际应用水平的原则,扩大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范围。

创新企业内鉴定和院校鉴定两项模式 一是加快企业内鉴定方式的改革,探索建立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鉴定模式。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来源于企业,服务于企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和职工参加鉴定的积极性不高。据统计,普洱市企业职工2011年参加鉴定的人数仅占总鉴定人数的10%左右,这种状态非常不利于企业职工职业能力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应将企业作为重要工作领域,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服务岗位需要,采取在工作过程和生产现场进行技能鉴定的方式,重点对职工的岗位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评价。2011年,我们十八职业技能鉴定所分别对墨江供电公司、思茅供电公司、路桥四公司磨思高速公路筹建处等8家企业的400多名职工在生产现场进行了实操技能的鉴定,鉴定工种有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电工、焊工等,效果很好,推动了企业内鉴定工作,促进了职业资格证书更好地服务企业、植根企业。二是进一步推行职业院校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衔接的“双证书”制度。按照确定的工作模式,把好实施方案审核关、现场评估关、实施过程监督关。在具体工作中,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实施方案,将技能鉴定要求纳入教学课程体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将主体专业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继续实施“失业人员技能鉴定服务项目”和“农村劳动力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两个鉴定服务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鉴定机构应主动与就业管理部门配合,结合失业人员培训情况,引导其参加适合再就业职业的技能鉴定,并积极争取当地财政部门支持,落实国家和省规定的鉴定经费补贴。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转移就业能力。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十八职业技能鉴定所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就业需求量大、操作简单易学的专业,在九县一区开展了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培训鉴定工作,5年共鉴定两万多人,合格率在85%左右,绝大部分人已经就业。2011年,省厅决定在全省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试点工作,对达不到鉴定标准但考核合格的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将免费颁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减免的费用可在政府对农民工培训补贴中支出。这项政策的推出,将对失业人员和农民工鉴定工作起到推动作用。鉴定机构应该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有计划地推动岗位能力认证考试和其他各类能力型考试,加强对这类考试的管理和督导。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人员、考评人员、质量督导员和专家队伍四支队伍的建设 一是着力提高鉴定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鉴定管理人员是鉴定业务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提高服务效能的基本力量。各鉴定站(所)有责任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鉴定政策水平、规范化考务管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还应倡导爱岗敬业、勤奋学习、扎实工作的优良作风,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效能。时下,应重点提高鉴定管理人员对考务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考务管理工具的使用能力,还要从制度上、方法上防止和杜绝鉴定管理人员协同作弊及集体舞弊现象。二是加强考评人员队伍建设。加强考评员尤其是高级考评员的培训和认证工作,以适应加快技师等高技能人才考评工作的需要,鉴定机构有责任积极推荐选送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考评员培训。要严格实行考评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聘任制、回避制等使用管理制度,建立考评人员资格培训、认证、派遣、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考评人员诚信考评档案。要改革完善考评人员的培训方式和形式,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一至两个专业探索分专业培训和现场观摩研讨等培训形式。三是加强质量督导人员的履职能力。质量督导制度是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保障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质量督导员代表国家对职业技能鉴定活动贯彻落实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情况、场地、设备设施和考评人员安排情况等进行检查和督导,并对举报、投诉职业技能鉴定违规违纪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这就对质量督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质量督导队伍的建设,加大对质量督导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确实使质量督导员成为思想品德好、办事公道、原则性强、精通业务、熟悉标准、掌握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各项政策的多面手。四是充实壮大专家队伍,加强对专家委员会的动态管理。根据职业发展需要,应采取多种措施将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专家充实到专家库中,并调整部分专家组组长和成员,发挥专家队伍在基础性、前瞻性的鉴定理论和技术方法研发中的作用,积极参加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厅级课题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

夯实技术资源开发、平台建设、网络建设、基础能力建设四项基础工作 一是加大鉴定技术资源开发力度,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和服务。应发挥企业、行业、院校等组织的资源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自主开发、委托开发、消化吸收引进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发鉴定技术资源。应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开发鉴定技术资源,实现省市之间、区域之间、各鉴定机构之间鉴定技术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产业发展、职业发展的需要,各级鉴定机构还可以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并应加大研发的人才、经费投入,保持鉴定技术方法的先进性,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质量。二是启动公共实训鉴定平台建设,为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提供高效能的新载体。公共实训鉴定平台是劳动保障部门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水平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在一些发达省市区,公共实训平台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应充分认识建设公共实训鉴定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投入,开辟筹资渠道,进一步加快启动公共实训鉴定平台的建设,促进整体实训鉴定能级的提升。三是进一步推进网站建设和智能化考试平台建设,改革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已建的网站应进一步优化网站结构,充实内容,加大信息量,扩充网络功能;计划建立网站的则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大力推广计算机智能化考试技术,扩大通用工种理论知识计算机无纸化考试范围,并进一步创造条件利用网络化手段实行网上考试和对鉴定现场实行网上远程监控。四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夯实技术服务基础。各鉴定站(所)应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倡导勤于学习、深入调研、善于思考的新风,大兴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应抓好本单位具有培训资质的工种的技能人才队伍结构的调查统计,摸清相应工种的持证人数、各等级结构比例及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规划“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准确数据。

总之,“十二五”时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任务艰巨而光荣,既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面临种种困难和问题,必须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奋力开拓,扎实工作,狠抓鉴定质量,为实现云南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Z].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2]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云南日报,2010-12-12.

[3]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11-03.

作者简介:

李开舜(1964—),男,云南景东人,云南省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能和安全培训。(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上一篇:基于MATLAB GUI的自动控制典型环节虚拟实验平... 下一篇:美国社区学院掠影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