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

时间:2022-04-30 08:15:10

浅谈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人们的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欣赏、自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我们应认清当前形势,组织开展好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积极向上;活动开展;新途径

在基层工作中,群众文化活动是衡量一个乡镇(街道)基层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老百姓感受政府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从目前我国的乡镇(街道)工作来看,有必要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群众在劳动之余能够自得其乐,能够拥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对于乡镇群众文化活动,政府的文化部门要加强引导,要组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手段,切实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第一、群众文化概括了主体为群众,客体为活动;第二、群众文化内容广泛,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三、群众文化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而所谓的基层群众文化,就是泛指百姓文化生活,涉及的范围与群体极为广泛。

二、基层群众文化的特点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为三个方面。从地点上说,既有分散在社会各方和千家万户进行的,又有集中在广场、公园、文体场馆等公共集聚场所展开的;从项目上说,既有各人依照各自兴趣爱好分散选择参加的不同项目的活动,又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在同一时间、场所集中统一选择参加的同一项目的活动;从参与人数上说,既有以群体形式进行的集中活动,又有以个体形式出现的分散活动。

作为基层群众文化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农村群众文化在新时期下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过去严重封建迷信思想也在一点点消减,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化正融入农村文化生活中,呈现为:多数乡镇(街道)有较完善的综合性文化场地及专门的群众文化活动室,民间组建有各种文艺团队,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逢佳节,群众文艺演出等活动也颇受欢迎。同时,伴随着文化下乡、四德建设、生态文明村创建等活动的不断开展,群众乐于接受各种新颖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形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氛围也渐趋浓厚,乡镇(街道)创新奖补投入,也使得群众文化队伍得以稳定,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得到资金保障。

三、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内容

群众文化的生命和重要载体就是活动,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真正体现社会文化社会化,群众文化群众化。因而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推进群众文化深入开展的关键。无论是各级政府、企业、机关和一些民间组织,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主办方,都会有其明确的动机和目的,没有目的文化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内容是由主办方的意图显示、所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群众的认同程度等三个方面决定的。形式的确定,主要来源于动机和目的与内容决定的,新的活动形式的产生是策划者通过长期社会实践,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四、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途径

(一)认真贯彻群众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各级政府应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宗旨。按照以下原则全面规划基层文化工作: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建设和谐小康新农村服务。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大力开展那些配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人民进行宣传教育的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个时期的任务;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宣传光荣的革命传统;表扬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批判落后和消极事物;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要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文艺活动。(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应当与生产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要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节约”的原则。“业余”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根本特点。群众文化活动的参加者主要是工农劳动大众。他们的“业”是搞好工农业生产。他们的文化活动应该在业余时间进行。违背了“业余”原则,必然妨碍生产,损害群众的利益,遭到群众的抵制和反对。因此,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一定不能妨碍生产。在农村,更要注意适应农事季节性的规律,农闲多搞一点,农忙少搞一点,平时分散活动,节假日适当搞些集中活动。有的地方对“小型”原则有不同看法或提出异议。我们认为,“小型”是与“业余”的特点相适应的,又是受“业余”制约的,因为工农群众搞文艺活动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而业余时间是有限的,在业余时间开展小型活动,比较切实可行。“小型”又是与“多样”相联系的,“小型”容易“多样”。这也符合群众对文化活动多种多样的需要和爱好。因此,需要提倡小型。但是,并不排除在有条件的地方,于农闲期间和节假日适当搞些中型或大型活动。对于有创作才能的业余作者创作中型或大型的文艺作品,也应予以支持。(三)把乡镇(街道)所在地逐步建设成农村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的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资。镇兴办各项文化设施,应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安排,互相支持,所得经济收入除必要的开支外,应用于发展乡镇文化事业,有步骤地、因陋就简地建设一些影剧场、图书室、展览室、文娱活动室、体育场等。对原有的一些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如娱乐设施等,应加强管理,组织好南音、曲艺等活动,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政府应重视乡镇文化干部的配备管理和待遇的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力争把镇所在地逐步建设成农村文化中心。(四)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快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村基层服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实施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出版工程,市属出版单位选题规划要向农村倾斜,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服务“三农”为主的出版单位,增加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发展农民书社等农民自助读书组织,为我街道农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五)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针对我街道的具体情况,着力发展河东许艺术团队、组织青少年乒乓球队、老年门球队、秧歌队等。在此基础上,挖掘具有我街道民间特色的文化资源,加以整理,保护,努力传承。

参考文献:

[1]金永良.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科技资讯.2007(07).

[2]李幸芷.浅谈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的策划[j].大众文艺.2010,(02).

[3]赵宇昕.文联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10,(04).

[4]陈永国.新时期如何开展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j].群文天地.2012,(06).

作者简介:张志梅(1978.04-),女,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海丰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站站长。

上一篇: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模式的构想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