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参与式教学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04-30 04:09:52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参与式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 要: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大力实施体验参与式教学,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是实施体验参与式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思想品德;情感体验;辩论活动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为贯彻这一教学建议,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大力实施体验参与式教学。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是实施体验参与式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创设体验参与式教学情境的具体形式。

一、情境体验活动

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实施体验参与式教学,设置高质量的教学情境为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需要、生活和思想实际等,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诸如小品表演、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形式,形象地再现事物的原形和过程,使学生通过对形象事物的实际感受展开联想,从而在逼真的情境中使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名诗佳句,可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由此创设教学情境可培养学生对人生、对集体、对自然、对社会的美好情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如:在“唱响自信之歌”一课中采用零点乐队的乐曲《相信自己》;在“少年能自强”一课中采用电视剧《黄飞鸿》中的插曲《男儿当自强》;在“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中采用台湾歌曲《爱拼才会赢》等,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融入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角色体验活动

所谓角色体验,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故事、事件的情节,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体验相应角色的感受,练习“承担”相应角色的义务,学习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所应有的态度和所需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学会选择和判断;让学生在道德冲突中探寻和建构;让学生对善恶作出自己的评价,践行正确的道德准则。角色体验,实际上是社会行为的预演。

在学习“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一课题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一下销售者和消费者的角色,于是课前让学生分小组编写一些销售场景,在上课的时候全班分成四大组派代表对场景进行模拟和演绎,通过学生的模拟,使学生深刻地领会到销售者和消费者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和所起到的作用。其从中获得的体验无疑要比教师在课堂上乏味地说教要强好多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社会调查活动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社会调查法教学正适合这种要求。社会调查法是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难点、疑点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拟好调查提纲或调查表,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亲身感受,在调查中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回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如:可以就“校园周边环境”为研究实践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更好地认识非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走访、调查等了解非公有制在本市的发展状况。实践出真知。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资料的分析,深入分析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有利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思考、去顿悟、去感受。

四、课堂辩论活动

“真理越辩越明,是非越辩越清。”辩论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个中心论题,通过课堂辩论,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辩论的实施难度比讨论要大,但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辩题,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例如,在教学“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课时,设置了一个辩论活动,正方辩题是“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工作不能被取代”;反方的辩题是“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工作可以被取代”。设计意图:通过辩论,使学生理解教师工作对于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说教的枯燥。

五、课后实践活动

体验式教学强调在做中学,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生活体验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关乎如何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大问题。例如,在学习“家,温馨的港湾”这一课题时,让学生回家完成一道家庭作业:星期六当一天家――购买一天吃的菜和必需品,帮妈妈做一天的家务,如:洗衣服、搞卫生、烧饭、洗碗等,然后让父母评分,最后写一篇体会在班上交流。通过这样的生活体验,能让学生尝试自立,懂得劳动艰辛和劳动光荣的道理,体验父母的辛劳,从而达到“孝敬父母”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 山东省胶州三中)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新策略探究 下一篇: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