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时间:2022-04-30 03:58:40

如何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摘 要:文章从绩效考核作为对各生产车间的指挥棒,调动生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采用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加强月考核制度,确保科学分配制度的执行力,建立考核的分析总结制度,使有效的分配制度长效执行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绩效考核 分配办法 执行力 分析总结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216-02

中原石油勘探局工程建设总公司下属的一个压力容器制造厂,生产的产品都是非标准设备。几十年来的生产历史,由于不是标准产品,对生产职工的考核一直都处于摸索期,曾经采用过许多种分配办法,都没有贯彻始终。因此,从企业的发展及有效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的角度,需进行改进探索新的绩效考核办法。

一、把绩效考核作为对各生产车间的指挥棒

应该明确生产部门的各项工作中哪些是影响到制造厂整体业绩和目标实现的内容,这些就是该生产车间的关键绩效指标,年初按制造厂的全年总体实现的经营目标,分解到各个生产车间。生产车间按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层层分解,分解到一年中的12月,每月有计划地对指标完成约束,让生产车间的管理层更清楚每个月要干什么、干多少,更能按指标管理生产职工多干快上。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他引导着职工的行为,在他们达成他们的各项绩效指标的同时,制造厂的目标和效益也随之提高。与薪酬福利激励机制一道,鞭策、激励组织中的每个成员,不断努力,勇创新高。

二、调动生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强调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促使他们想方设法去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效地达到激励效果

原有厂里的奖金的分配制度中,分配上基本上是以出勤率进行分配。无论部门业绩的好坏总额基本是差不多的,则造成了所谓的“旱涝保收”的观念,员工对制造厂、部门、车间的效益蛮不在乎,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相当淡薄,在他们浪费制造厂的原辅材料、提高生产成本的时候,他们关心的只是会不会被发现扣款(而往往这些又是很多管理者很难发现的),而不会想着要自觉地去节约去降低成本。而在新的绩效考核体系下,由于个人的实际收入与制造厂、部门、车间(直至分解到班组)的业绩与其实际的收入相挂钩,如此一来员工做的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等有利于制造厂的行为,在能够帮助其所在班组顺利完成绩效指标的同时,他们的实际收入也能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够起到我们所要的激励机制。

三、采用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是最有效调动生产职工劳动积极性的措施

按考勤制度发放效益工资,目前已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同等的八小时内如何对区别多干、少干、干好、不干。这就要求领导层拿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既能充分调动劳动积极性,同时也能对劳动技能有所区别。经过厂内的多次讨论,也充分学习同行业的先进的考核经验,厂里决定对职工个人采用完成的定额工时占80%,工作态度、出勤天数占20%的分配方法。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销售部下达产品制作通知单。

2.生产部对制作产品编号,将产品生产计划表下达各生产车间,定额员同时将整台产品的制作的定额工时一并下发到生产车间。

3.生产车间按工种要求分解计划,同时将分解后的定额工时一并下发到班组。

4.电焊班、管工班、设备班的班长分配工作的同时,将与工作任务配套的定额工时一并下发到职工个人手里。

5.月末车间的核算人员统计每班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及职工个人完成的定额工时,并总结当月生产经营情况,并与计划进行对比,找出工作中的差异,分析存在的不足,发现本月工作中的成绩,为效益工资发放做准备。

6.月末厂经营考核办公室召开经营考核会议,各生产车间主任汇报当月车间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及存在的不足,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机关职能部门公示对当月质量、HSE、设备、技术、生产工期等方面的考核意见。最后,考核办对生产车间完成的定额工时审核无误后,按60%的比例分配当月效益工资总额;经营部门对生产车间统计的收入、发生的制造成本考核确认的综合效益,按40%的比例分配当月的效益工资总额;并结合质量、HSE、设备、技术、生产工期等方面的考核奖罚,计算生产车间的效益工资总数。

7.职工分配情况:生产车间将厂考核批准的效益工资,按职工个人当月完成的定额工时占80%的份额,同时结合考勤及劳动态度占20%的份额进行分配生产职工的效益工资。利用有效的考核制度,坚决杜绝一切不利用生产的因素发生。

四、加强月考核制度,确保科学分配制度的执行力

一个分配制度再科学合理,但没有执行力,龙头蛇尾,等于没有。金属厂自建厂以来,在职工分配制度上经历过许多的波折,也历经了许多的坎坷。既然通过一些论证这是好的考核分配办法,那么为完成任务目标,重在抓落实。只有在执行上比精神,在落实上比速度,在效果上比高低,才能实现全厂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一是把总体目标落实在具体工作上。切实将各项目标具体化、部门化、本地化,落实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落实在每天、每周、每月工作安排上。二是把职责任务落实在具体人头上。着力解决职责不清、有责不负、失责不究等问题,营造人人有压力、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局面,夯实各项工作的基础。三是把决策部署体现在显著效果上。工作效果是决策部署正确与否的直接表现。建立细化方案、主体确定、考核奖惩等完善的保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考核工作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工作效果和工作收益的最大化。

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执行者的业务素质。提高执行力,仅靠提升思想境界、强化责任心是不够的。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想把工作干好,都想在工作上取得突出业绩,没有谁真正想甘为人后,但为什么实际工作效果却千差万别呢?除了思想境界不高、责任心不强以及环境差异外,个人业务素质欠缺、能力难当其任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古人云,吾生有涯而学无涯。对管理人员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基本的业务素质,所谓基本的业务素质,从小的方面讲,包括能表达、会书写、善协调、会做群众工作、会操作现代办公设备,从大的方面讲,包括决策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发动能力、创造性工作的能力等。没有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一个执行力强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必定是一个学习型的团队。因此,确保我们的考核制度的有效执行,执行力必须到位。

五、建立考核的分析总结制度,使有效的分配制度长效执行,而不是走过场

经营活动分析是认识企业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经营活动中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供、产、销各个环节是否有效运转和很好衔接,生产经营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就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经营活动进行检查、分析和作出评价。通过分析,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发现问题,促进企业进一步挖掘潜力,改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活动分析是加强企业经营活动计划管理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不仅可以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促进计划的完成,同时为修订本期计划和编制下期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经营活动分析是加强企业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手段。通过经营活动分析,可以揭示企业对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促使企业以最少的资金占用、最少的生产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有用的产品,从而能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每月末,生产车间、厂各部门要对这个月的各项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一个固定的分析模板,从全厂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真剖析,查找存在的不足,发现管理中的闪光点,以便以后在工作中扬长避短,为薪酬分配制度的长效执行保驾护航。更为实现总体经营目标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芳.事业单位实行薪酬激励机制的探讨.现代商业,2010(12)

2.肖林伟.集装箱运输经济活动分析的实践与探索.交通财会,2010(5)

3.费湘军.企业加薪激励的行为分析.生产力研究,2008(12)

4.陈丽萍.论知识工作者管理.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3

(作者单位:中原石油勘探局工程建设总公司 河南濮阳 457001)

(责编:贾伟)

上一篇:服务营销中服务员工道德行为浅析 下一篇:论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