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现状之我见

时间:2022-04-29 10:36:50

一、乡镇政府现状

群众1:“同志,请问在哪办理社保?”

值班人员:“社保干部下乡扶贫了”

群众2:“同志,请问在哪办理准生证?”

值班人员:“计生干部下乡扶贫了”

群众3:“同志,请问在哪办理组织关系转接?”

值班人员:“组织干部下乡扶贫了”

乡镇人民政府原本在编人员紧张,除去领导、借调和转非人员,具体办事的岗位或是只有一名工作人员,或是一名工作人员兼任多个岗位,现在的政府所有工作以扶贫为中心,常规性的工作都难以开展。牺牲绝大数群众利益,换取贫困户说“满意”。

二、工作重点分不清

干部苦口婆心介绍健康脱贫政策后,问:“健康脱贫政策都知道了吧?”

老乡:“知道了”

干部:“那你说说健康脱贫政策是什么?”

老乡:“不知道。”

干部苦口婆心介绍教育脱贫政策后,问:“教育脱贫政策都知道了吧?”

老乡:“知道了”

干部:“那你说说教育脱贫政策是什么?”

老乡:“不知道。”

干部:“老乡这里签个名。”

老乡:“你帮我签,我不会写字”

扶贫工作重点应是“扶”,应该是各类特惠政策贫困户已享受即可。然而各类督查和第三方评估强调贫困户知晓扶贫各类政策,但多数贫困人口年龄大、文化素质差,甚至是残障人士无法正常沟通,干部下乡宣传无力,就像面对一群永远教不会的学生。表格手册之多,不停的让老乡签字,带给老乡的更多是厌烦。

三、该干什么分不清

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目前扶贫干部队伍庞大,有着乡镇督导组、驻村工作队、县直帮扶单位、乡镇干部、村干部联络员等等多个名头,具体每个人、每个职位负责什么都是不清不楚。

乡镇督导组:美其名曰督促乡镇落实扶贫工作,至今我也不清楚他们该干嘛,也没见他们干些实质工作。

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队到村时间有早有晚,他们对农村现状、扶贫工作和贫困户情况了解程度不一,工作开展也不同步;有些驻村工作队队员与原单位工作没能做好交接,两边兼任,精力跟不上,主业不能放在扶贫上;另外,有些同志是带着情绪来驻村的,不能全心投入扶贫工作。

县直单位:每次走访都是声势浩大的,形式大于内容,每次检查前或是逢年过节开展集中走访,不能做到按月走访;每个县直单位情况不一,有的单位逢年过节就现金礼品慰问,有的单位只是走访,造成贫困户之间拼比之风。

乡镇干部:乡镇工作都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一名乡镇干部都身兼数职,村干部承担不起的责任就有乡镇干部担。不仅承担本职工作,还要承担贫困户的帮扶工作,还要疲于接待各帮扶单位,陪同走访。

村干部:由于贫困户数多,完全依靠乡镇干部担任帮扶联系人,人数远远不够。部分贫困户由村干部帮扶联系,按月走访、宣传、落实各项政策。后由于规定村干部不能担任帮扶联系人,固将以前由村干部帮扶的贫困户调整为县直单位干部帮扶联系,于是就有这样的情景:村干部指着贴在墙上帮扶联系人照片,对着贫困户介绍,“这是你的帮扶联系人,考核时候你要答对。”

四、“棒子”往哪打分不清

一直强调“精准”,一直就难以精准,问题出在哪里呢?

早期,按照人口基数划分贫困户数,“长子里面抽短子”,凑出的贫困户怎能精准?现如今要求不符合条件的必须删除,但是附加条件是贫困人口总数不能减小。

原本就已经是长子里抽出的短子,这都因有房、有车或子女有赡养能力等不精准,再去哪找更短的。如果因这样不精准追责,棒子打在哪合适?识别不精准,后面的帮扶就不用再说了。

五、钱往哪花分不清

脱贫攻坚消耗大量行政成本,乡镇督导组、扶贫工作队,都是带着补贴下乡的;安排县直单位帮扶贫困户,偶尔来走访,乡镇政府面临的接待任务,安排乡镇村干部陪同,安排就餐和车辆,均是三公经费支出;“无边表格萧萧下”,扶贫档案资料之多,一遍又一遍的推到重来,打印机打坏一台又一台,都是浪费。

然而大量行政成本带来的实际效果一般,工作依然积压在乡镇干部肩上,不如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扶贫的刀刃上,更是减小乡镇干部没有意义的工作量。

(本文系公务员内参原创,作者系一基层干部)

上一篇:让扶贫干部少些文山会海吧 下一篇:为什么在基层会发生1%否决99%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