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技术分析

时间:2022-04-29 07:43:17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技术分析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实体施工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也是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一个关键性的工序。文章结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特点和要求,重点论述了高层建筑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技术,并对高层建筑中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测量技术;质量控制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建设项目正在向大型化、智能化、投资巨额化、复杂化等方面发展。高层建筑作为时展的趋势,其环境的复杂化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测量是施工的一个重要基础工序,不仅要符合设计图纸的基本要求,而且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其层数多、高度高,其测量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结构竖向的偏差也将直接影响结构受力,因此做好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控制显得极其重要。

1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特点

1.1影响因素多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精度除建筑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影响外,还受测量仪器精度和测量技术人员素质影响。建筑高度越大、造型越复杂,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变形越显著。基础刚度越小,施工过程中超高层建筑沉降越大,差异沉降也越显著。建筑侧向刚度越小,施工过程中超高层建筑受施工环境和施工荷载影响就越大。

1.2技术难度大

高层建筑结构超高,平面控制网和高程垂直传递距离长,测站转换多,由于空间位置不断变化,高空测量控制网的稳定性也较差,测量累计误差较大。高层建筑高度大,侧向刚度小,特别是体形奇特时,施工过程中受环境影响极为显著。特别是高层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多,作业条件差,测量通视困难,高空架设仪器和接收装置也比较困难,常需设计特殊装置以满足观测条件,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难度。

2高层建筑施工前的测量控制工作

(1)熟悉工程特点。通过认真学习图纸,熟悉设计意图,弄清各轴线之间的关系,各曲线图形的性质。特别是在有多种曲线图形组成的平面图形中,应弄清曲线圆弧的分界点、各自的圆心、半径,有关的角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各种因素。只有熟悉图纸,分析工程的特点,对测量工作质量的控制才会做到心中有数。

(2)审核测量方案。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导现场施工测量的技术性文件,重点审查测量精度的控制、测量控制网设置方法、轴线定位与标高传递的方法、垂直度控制方法、曲线定位方法、沉降点的设置方法、观测周期与观测方法、测量控制点的保护措施以及测量工作制度等。

(3)复核业主提供的工程施工测量原始依据。施工测量依据包括红线桩的桩位和水准点的标高。红线桩是由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并经测绘单位测定的、是建筑物定位的依据。要对红线桩位进行实地校核,若发现有差错或误差较大时,应与测绘单位联系,妥善处理,办好手续后,方可允许使用。

3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控制技术

3.1合理布置施工控制网

建筑施工测量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施工控制网,在RTK与全站仪普及的今天,建筑施工测量通常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系一致,便于核对设计坐标和施工放样。在大中型建筑场地上,施工控制网布置要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各建筑物和构筑物布设,并结合现场的地形情况设定。一般情况下,宜布设成三角网或多边网,对于改扩建工程,受场地限制可布设成导线网。控制网精度一般按二级导线网要求布点,边长相对精度为1/10000~1/20000,控制点要两两通视,便于检核或者一个点被破坏后有备份点可用,控制点桩的位置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并能长期保存处,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2标高的控制

根据工程原始标高控制点在四个角柱外侧1.0m处建立一个闭合回路并与第一次的闭合回路再次闭合,作为地上部分建筑工程的测控水准基准点。在每层楼体的变形缝处或外墙大角处至少3处进行高程的定位,每层高程均由首层高程控制线使用钢尺垂直向上引测,并和下一层高程控制线进行闭合校验,层面高程校验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高程控制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校验无误后做好高程控制线标识,然后再辅以水准仪抄平。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层间≤±3mm,全高≤±20mm。

3.3垂直度的控制

基础柱混凝土浇筑完成拆模后,把轴线引测到柱的侧面上,待±0层完成后,再把轴线内移一个整数,做好标记,作为以后竖向传递的基准点,以后上面楼层在装模时,应在相应位置留150×150mm方型孔,以便在室内传递轴线控制点。竖向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准直仪,将主轴线点逐一垂直引测至同一高度楼层,以便上一层的建筑轴线测放。尽管激光铅直仪的定位精度可达到十万分之一,但高层建筑结构复杂,造型奇特,如激光预留孔洞位置受到阻挡等,因此宜50m为一段,布测6个循环,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每次引测循环基准点都从±0层向上投点,避免产生测量累积误差。中间各层可从循环基准点垂直向上投测轴线,控制轴线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应做闭合复测。达到规范要求后再测设细部轴线。高层结构施工垂直度允许误差:层间≤±8mm,全高≤±30mm。

4重点部位测量控制技术

4.1 门、洞口、窗的测量控制技术

在进行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完成每层的墙体建筑后,应使用经纬仪对洞口竖向的中心线和洞口进行投测,并将两边的线横到控制线使用钢尺进行传递,用有色的漆在墙体上进行明显的弹出。对于室内的门、窗、洞口使用轴线弹出竖直的控制线,而其水平控制线则按照高程的控制线使用钢尺进行弹出,并对这些地方的施工精度进行严格检查。

4.2精度测量墙、柱的控制技术

为了确保剪力墙、柱子、隔墙等位置的准确,便于及时的进行后续装饰作业。进行放线的时候应该按照轴墙、柱位置进行放测,并将墙柱的变柱弹出。然后将墙柱的30cm控制线测出,按照轴线的标记标准标记有色的三角形,平均一个房间的一条轴线不得少于2个有色三角形。在完成该层的墙、柱施工后,应及时的进行墙柱面的投测,便于钢筋与墙体偏差的检查,确保达到装饰施工需要的测量要求。

5结语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将林立于城市之中,对建筑施工测量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高层建筑在施工中层数多,高度高,结构竖向的偏差将直接影响结构受力。因此,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现场测量是一个关键而不容忽视的工作,必须要认真仔细地对所有的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为取得好的施工质量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施工现场测量工作的好与坏,是确保其建筑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所以必须要认真严谨的做好现场测量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倪张兴.高层建筑测量质量控制措施浅析[J].江西建材,2014(07):223-224.

[2]赵明安.高层建筑测量方法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3(13):94-96.

[3]李培新.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过程及技术要求[J].福建建材,2012(01):37-39.

上一篇: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应用解析 下一篇: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查钻探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