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4-29 02:46:38

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障碍及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必要时加用抗抑郁药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慢性前列腺炎;心理障碍;护理干预;抑郁药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chronic prostatitis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barriersSHAO Lingling1, DING Hong2, ZHANG Dong1. 1. Nephrology Department,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2, China; 2. Urology Department,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Methods: 82 patients of chronic prostatitis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s well as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if necessary.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5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80.49%,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Chronic kidney disease; Chronic prostatitis; Mental disorder; Nursing intervention; Antidepressant drugs

【中图分类号】R697+33【文献标志码】A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病因比较复杂,且病程容易反复和迁延[1]。文献报道[2],慢性肾脏病是慢性前列腺炎的高发人群,随年龄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肾脏病病理类型是影响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的主要因素,而且慢性前列腺炎与部分慢性肾脏病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此外,还有研究认为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郁、焦虑、恐惧和精神病性等精神症状是该病发生、发展及迁延不愈的一个重要因素[3]。为此,本研究对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我院泌尿外科门诊的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抽取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历号,双号为观察组和单号为对照组。实验组41例,平均年龄(335±72)岁,两病并发病程(14±11)年。对照组41例,平均年龄(341±64)岁,病程(13±09)年。两组患者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病情及类型构成、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诊断标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4,5]:症状为尿频、尿急、 尿痛、尿道灼热伴有分泌物溢出,排尿费力,或疲倦乏力、失眠、焦虑等;耻区、会、不适或疼痛、障碍;体征为直肠指检检查前列腺有肿大、压痛或质地稍硬、表面粗糙、中央沟变浅等;B超前列腺有肿大、表面粗糙及光点分布不均匀等。参考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工作组组织撰写的有关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6]:肾脏损伤≥3个月,肾损伤的定义是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病理学异常或肾脏损伤的标记,包括血或尿成分的异常,或影像学检测的异常。

112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在做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时,测试结果证实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症状:焦虑、抑郁、多疑、疲乏、恐怖、失眠多梦等,且心理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

113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和目前有意识障碍疾病患者,合并其它疾病如感染、结核、结石、尿道狭窄、神经原性膀胱者、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和中成药治疗,在对慢性肾脏病及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方面无明显差异。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疾病知识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基础生活护理及常规的心理疏导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必要时加用抗抑郁药治疗:(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的隐私,尤其是有不洁性接触史的患者,更应该保护其隐私。每位护士均应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如果患者有焦虑、抑郁等相关情况,应认真倾听患者诉说内心的感受,然后耐心解答患者的相关问题,解除其相关的顾虑。(2)认知干预:由泌尿外科主任、主治医生和护士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制订健康教育表。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讲解反复迁延难治的相关因素。配合治疗详细讲解活动与休息、、饮食、用药方法等注意事项。并且应该有专职护士分次讲解,避免一次灌输过多导致患者不能接受等相关问题,同时应发放健康教育知识卡,帮助患者理解。(3)心理干预:应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主要的干预方法包括认知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法等。请已治愈的老病人现身说法,交谈自己战胜疾病的心得体会,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主要目的就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让患者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4)情绪干预:为患者提供一些优美的音乐。使患者的情绪稳定平静,让患者在舒缓柔和的音乐声中接受治疗。并让患者在家坚持听相关音乐。改善患者的情绪。(5)行为干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尽量避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少穿紧身衣裤,经常适度的锻炼,避免久坐或长时间骑车。适当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注意个人生活卫生,经常洗澡清洗外阴, 生活应有规律,有正确安全的性生活等。(6)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应尽量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 将院外护理知识教会家属尤其是其妻子,给患者良好的情感和心理支持。两组患者均连续护理1个周,另外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不定期干预,随访时间为3个月。

13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包括:(1)采用病人健康行为问卷调查表,包括病人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有10个问题,分为3个等级(无、偶尔、经常),共 30分[7]。(2)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 NIH-CPSI) [8],包括疼痛、排尿异常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共43分)。CPSI评分疼痛不适与排尿症状评分两项相加范围在0~31分,0~9分为轻度、10~18分为中度、19~31分为重度。总积分越高,患者的危险行为越少,健康行为越强[9]。

14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10,11]制定标准:(1)治愈:与较前症状相比评分减少90%或以上,镜检结果示,白细胞消失或白细胞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比较采用t或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CPSI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CPSI 评分低于对照组CPSI 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QOL评分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QOL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9%,少于实验组总有效率9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慢性肾脏病是一个缓慢发展相对良性的疾病[12],但若未能及时有效诊治,均可导致病情恶化或随病程迁延,而慢性前列腺炎也是医生与患者所公认的难治性疾病[13]。邱晓剑等[14]对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伴慢性前列腺炎的慢性肾脏病者年龄较大,多为已婚,半数伴大量蛋白尿,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点,慢性前列腺炎可能造成某些慢性肾脏病患者慢性化改变。慢性前列腺炎病常规治疗起效慢,患者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对疾病的治疗丧失信心[15]。另一方面,有些患者由于文化水平和对医学知识不够了解,常误认为前列腺炎是性传播疾病,容易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大[16]。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会引起患者下降和减退,严重影响其生理及心理健康。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亦即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是一个多维的主观的综合评价指标[17,18]。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关研究表明[19,20],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多伴有程度不同的精神心理症状, 心理压力因素是该病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均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和中成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必要时加用抑郁药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9%少于实验组总有效率9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测可能是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不良行为,有利于患者更好治疗。提示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改变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对治愈该病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果还显示,实验组CPSI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PSI 评分,差异显著。此外,干预后的实验组QOL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QO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说明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显著作用。

综上,对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病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前列腺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晓吟,林仕英,王艳芳,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及途径需求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现代临床护理,2010,9(6):4-6.

[2]庄永泽,邱哓剑,杨家辉,等.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11):648-651.

[3]刘宁,秦素,王万东.慢性前列腺炎并发症及治疗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0,14 (13):405-407.

[4]Hochreiter W,Ludwig M,Weidner W,et al.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 The German Version.Urologe A. 2001 ,40(1):16-17.

[5]徐建春,卢启明,付立杰,等. 前列解毒胶囊联合芦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观察.中华男科学杂志,2010,16(2):183-186.

[6]Eckardt KU,Berns JS,Rocco MV,et al.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KD: the debate should be about patient prognosis--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KDOQI and KDIGO.Am J Kidney Dis. 2009 ,53(6):915-920.

[7]王权胜,宾彬,唐乾利,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干预(附87例报告).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6):562-563.

[8]王建新,高佃军.心理干预疗法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0,15(4):297-299.

[9]黎池宋.护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64-65.

[10]周寅翼.慢性前列腺炎及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小结.中医药导报,2012,18(2):99-101.

[11]王玲,达建萍,吴培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护理.中国性科学,2012,21(5):6-8.

[12]Anderson J,Glynn LG. Definit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measurement of kidney function in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1 ,26(9):2793-2798.

[13]翟亚春.慢性前列腺炎诊疗难点与对策.中国男科学杂志,2013,27(11):71-72.

[14]邱晓剑,庄永泽,杨家辉.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7):603-605.

[15]余娥娟,严雪珍,刘铁梅.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200例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77-78.

[16]庞军,青梓谦,肖敏.心理治疗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2(05):565-567.

[17]陈腊金.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6):197-198.

[18]朱少红,陈景宇,谢进东,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及生存质量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09-111.

[19]郭晓宇,冉令霞,刘照旭. 慢性前列腺炎伴发功能障碍与心理因素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2013,27(30):3360-3362.

[20]胡胜,卢强,杨罗艳,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过程心理干预的意义.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08):1482-1484.

(收稿日期:2014-12-08)

上一篇:慢成一种生活 下一篇:海绵老鼠童鞋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