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造价的管控及模式优化

时间:2022-04-29 10:18:55

浅谈建筑施工造价的管控及模式优化

摘要: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一个建设项目需要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投入,项目建成后能否盈利,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是每个业主非常关心的问题。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模式对一个工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实施专业化项目管理,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合理的项目管理组织,才能提高项目管理的实施效率,进而使得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得以较好的实现。

关键字:建筑工程造价 造价管理控制模式

Abstract: proje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model is crucial for a proj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pecialized project management, we must first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cientific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 constructe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us makes the goal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o better achieve.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st;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ode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在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

1、主动控制,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控制理解为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以及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分析其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确定下一步的对策。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研究成果应用于项目管理,将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动地采取决策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2、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针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措施等。

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组织技术人员读懂招标书并编制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仅要求科学、合理,而且能节约费用。在施工方案的确定中,方案编制人和造价工程师应紧密合作,商议优先的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较低的工程造价方案。工程造价管理是遵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来确定,工程造价的高低不仅与工程造价知识有关,也取决于施工方案所要求的价格。只有根据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才能做出正确的工程单价,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

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1、强化意识、增强观念。

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必须树立经济核算的意识和观念,克服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迎合建设单位“喜高(标准)好大(规模)”要求的倾向;把技术与经济、设计与概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两结合”的脱节状态。

2、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

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充分了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设计任务书,了解水文、地质情况;了解地形地貌,了解工艺设备流程,了解新型建筑材料及性能。

3、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设计部门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预算,在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及用户对建设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按各专业分配的造价限额进行设计,保证估算、概算起到层层控制的作用,使工程造价不突破造价限额。

4、推广采用标准设计。

采用标准设计能节约设计费用,缩短设计周期,能较好地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适合我国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是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的方法之一。

5、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

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一般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认真对待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及时核算有关设计变更的造价,对于有问题或者费用偏高的项目可重新考虑,进行多方案比较。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管理

工作施工前要结合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和技术规范等,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1、施工过程中的费用控制及时对完成的分项工程量进行计量,掌握材料采购及进度款支出情况是否合理,实际完成工程量所需投入的材料用量和工程款是否与预算相符,是否在预算计划控制范围内。

(1)材料费控制工程材料采购价格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必须正确掌握市场材料价格信息,主动了解市场,了解多家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优选价格优惠的材料及设备供应商,有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管理。

(2)人工费控制比较适宜采用以班组为基本单位,采取合同承包的方式,灵活安排,明确各个班组的具体责任,化解任务,权、责、利明晰。同时,人工费既要考虑花尽量少的成本,也要给作业层人员一定的待遇保证。

(3)机械费控制合理地统筹安排使用机械,充分提高机械使用效率,降低机械成本。在机械类型上,要综合考虑机械运行单价与工程进度,依据实际工程实施情况,合理选用;在机械使用时间段上,可以根据人休机械不休的原则,安排好现场机械的利用率,从而减少机械费成本;另外,为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需要进行定期的机械保养工作。

(4)非生产性行政费用控制要控制非生产性费用(主要是指行政费用),就要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能做到一人多岗,多方面服务,达到良好效果。项目管理责任明确,细化分解,承包到位,尽可能节约非生产性开支。

2、重视施工的签证,转移工程风险,积极组织索赔施工过程中,必须对相关细节进行施工签证。因为只有进行施工签证,才能保证整个过程的顺利实施。施工签证是施工单位收集各种材料的一个最佳途径,一旦出现问题,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施工签证,积极组织开展索赔工作,保证整个过程不会因为非施工单位的过错而带来额外成本。及时办理现场签证手续: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地质与原勘探不符、基础超深或改变施工方案、修改施工图纸、增加工作内容、中途停工、增加工程量、市场材料价格调整、建设单位拖延付款、施工中不可预见或遇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必须及时办理现场签证,为工程结算提供依据。因此,在合同签订时必须明确符合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对工程及其设备、施工人员进行投保,实行风险转移,确保工程投资和企业利益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护,并及时提出索赔方案,以力求在结算时总体索赔成功,维护自身利益

四、通过现代技术优化管理模式

现阶段静态的工程造价管理难以适应动态的市场,日益复杂的分工协作使成本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数据采集和积累方式制约了计算机技术在造价控制领域的应用。因此,互联网技术日渐成为突破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制约瓶颈的一项利器。由于互联网技术能为变动的市场提供及时的晴雨表,强化多方协作,为数据采集和积累提供了社会化协作手段。今后应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设相关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站,实现概预算与快速报价,加快概预算软件或报价软件与信息网络的整合。并将ASP专业技术,电子协作模式,4D协同工作环境等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使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步伐跟上信息时代一日千里的局势。

综上所述,只有尽快进行行之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早日实现“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解决工程招投标运作不规范,效率低下,缺乏竞争或竞争不平等等问题才能消除工程造价管理中“计划经济时代”的印痕,更加符合经济规律,适应市场要求,接近国际惯例和适应加人WTO的严峻竟争形势。当然,这在短期内会影响到部分企业的短期利益,淘汰部分规模小,竞争力弱的企业单位是在所难免,但优胜劣汰是市场的天然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企业提高竟争意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政府主管部门在改革中充当了相当重要的主角作用,应作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改革力度,把握历史性的机遇,使我国的建筑业能更快地适应人关的形势需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人全球经济。

参考文献:

【1】:温晓军.关于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水平的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2010,(04)

【2】:范如国.《房地产投资与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3.

【3】:郝艳芬《如何搞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山西建筑,2007

上一篇:现代建筑装修风格与节能 下一篇:如何加强农村电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