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某科学中心扩建工程规划设计

时间:2022-10-11 11:05:55

浅析某科学中心扩建工程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愈见提高,对建筑物的要求不仅仅只停留在安全和舒适了,更多是追求美观和环保。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作出了分析,如何使建筑与环境具有精彩的结合。

关键词:扩建工程;设计方案;绿色建筑

Abstract: With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rove, building requirements not just stay in the safety and comfort, more is to pursuit the aesthetic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case made analyzes how to make a wonderful combin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Key words: expansion project; design; green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项目概况

广东科学中心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技成果与技术产品展示、推广、交易以及学术交流的综合平台。学术交流中心是广东科学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用于学术交流、科学家演讲、国际科学会议、科学家联谊、科普讲堂、科普培训、科学技术推广与交流、并兼顾企业的产品推介、企业与学术界、企业与政府交流等各种会议及活动。

为满足科学中心配套建设,提供足够科技交流活动场地、休息用房及餐饮等配套设施难以满足举办大型科普活动,本项目在学术交流中心现有基础上,新建一个集科普训练场地、会议室、休息室以及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学术交流中心扩建工程。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分约20850平方米,地下约7320平方米,其中人防面积3120平方米。

二、规划布局

整个项目的规划结构以退让湖面和科学中心为出发点: 沿湖面打开空间 根据现场调研分析所得,原有绿化、水面环境是本项目最大资源,我们的设计理念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和呼应场地环境。

科学中心西南角湖面是整个湖泊面积最大,水岸线最长的区域,具有最良好的科学中心观赏距离,因此我们判断这个区域必须有足够的停留、休闲、观赏空间,并以此作为整个规划结构的重心,建筑沿湖面退缩,并向南边凹进体量,形成宽阔的绿化广场空间;

创造西侧集中绿林 科学中心用地西侧为湿地公园,为科学中心在西部打开了天然的观赏平台和良好的形象展示,因此场地内部西侧我们设计绿化广场而不设置建筑体量,保证这一视觉通廊的延续性,使本扩建项目对科学中心形象的影响降到最低;

营造交流内院 本项目建筑性质为会议活动中心,兼顾休闲、康体的功能,因此我们努力尝试设计一个具有“轻”、“灵”、“透”特点的建筑。内部限定一个专为专家提供交流、休息、集会、登陆的3层通高庭院,与中部开放外院形成隔而不断的视觉、步行联系,既方便专家交流,有满足采光、景观、通风的要求,与建筑形态一气呵成,遥相呼应;

三、功能

为了区分几大功能,休息用房,所占建筑面积份额加大;科普活

动与大型会议室,需要大空间;活动与办公,后勤流线需简洁且不与外界人流流线相重合;餐厅提供该场地专家及员工的就餐问题,备餐流线与就餐环境的要求高。因此,我们采取了功能垂直分区的方法,让功能及流线明确区分,以垂直交通为各功能分区的链接。

四、流线

在低层建筑中,多以楼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以首层庭院为交通转换枢纽。人流集中于宽敞的中庭,通向二层的科普中心和一层的餐厅。如图所示

五、形体

建筑灵感来源我们最初到达场地体会到的“蜻蜓点水”意向,一种轻松、自由、舒展的性格非常符合本扩建项目的休闲特点,以简洁、灵动的曲线强调建筑群体的整体感和流动感。架空、镂空的空间成为线性体量的视觉焦点。尾部与开放绿林和广场相接,仿佛绿地隆起的生态感觉,使游客可以到达屋顶绿化,从而到达完美的景观观赏台,建筑与环境具有精彩的结合。

六、表皮

1.表皮采用

表皮采用高科技生态材料——植物纤维复合透光板幕墙,可根据需要采光、遮阳、观景需要智能电动调节,改变其分布情况,获得所需开启面。南部高层立面采用垂直绿化幕墙,达到外墙降温效果,同时丰富立面,体现生态与科技的对话。

2.表皮美化处理

2.1、屋顶绿化技术,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形成绿化广场连通的景观游览带;屋顶主要种植根系较少,吸水要求较低的植物,可收集雨水或管浇水,循环利用。

2.2立面材料主要采用树脂透光板,以灵活的开窗方式可使立面达到各式的效果组合,从而使建筑不会一成不变。树脂透光板的特性:在热融过程中加入轻纺、金属、纸、植物、树叶等独特材料制作而成,他主要的特性是可循环使用。重量是玻璃的一半,质地坚韧,可塑性,抵抗化学腐蚀,低易然具有自熄性,燃烧后无有害物并具有高透光率,可在现场割加工,加塗紫外线安定层可用于室外。。

2.3立面材料也采用绿化幕墙做法,提供良好的绝缘性。空气过滤器,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热岛效应。在建筑物的外部时可以通过遮阳改变建筑内部温度。墙面绿化的功能墙面如有爬墙的植物,可以遮挡太阳辐射和吸收热量。实测表明,墙面有了爬墙的植物,其外表面昼夜平均温度由35.1℃降到30.7℃,相差4.4℃之多;而墙的内表面温度相应由30.0℃降到29.1℃,相差0.9℃。由墙面附近的叶面蒸腾作用带来的降温效应,还使墙面温度略低于气温(约1.6℃)。相比之下,外侧无绿化的墙面温度反而较气温高出约7.2℃,两者相差约8.8℃。显然,绿化对于墙体温度的影响是很大的,它显著减少通过外墙和窗洞的传热量,降低室内内表面温度,改善室内热舒适性或减少空调能耗。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

结语

节能与环保已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设计人员我们应该学会就地取景,因地制宜,使建筑与环境具有精彩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8;

(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管理 下一篇:关于基坑工程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