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方法

时间:2022-04-29 08:20:17

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方法

【摘要】人脸识别技术是让机器具有人的智能,可以记忆、辨认人的一种前沿技术。它结合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象处理和模式识别等多种学科领域。本文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和PCA变换相结合的特征及融合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包分解,对融合后的高频子图再进行PCA分解,得低频主分量,足后对高低频主分量进行融合处理,得最终的鉴别特征。分别在ORL和YaleA人脸库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识别率。

【关键词】小波包分解特征融合;PCA

1.引言

人脸识别是人类视觉中最杰出的能力之一,但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发展缓慢,因而在最初的二三十年里关于这个课题只有少量的论文出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Bledsoe提出了人脸识别的半自动系统模型与特征提取方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英等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人脸识别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进展。1972年Harmon用交互式人脸识别方法在理论上与实践上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就在这一年,Skai设计了人脸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八十年代初T.minami研究出了优于Sakai的人脸图像自动识别系统。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加上人们对人脸图像自动识别的迫切需求,利用人脸图像进行自动的人脸识别和身份验证的研究变得非常热门,应用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一般可以描述为:给定一静止或动态图像,利用己有的人脸数据库来确认图像中的一个或多个人。从广义上讲,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人脸检测(Face Detection):即从各种不同的场景中检测出人脸的存在并确定位置。这一任务主要受光照、噪声、头部倾斜度以及各种遮挡的影口向。(2)人脸表征(Face Representation):即确定表示检测出的人脸和数据库中的己知人脸的描述方式。通常的表示方法包括几何特征(如欧氏距离、曲率、角度筹)、代数特征(如矩阵特征矢量)、固定特征模板、特征脸、云纹图等。(3)人脸鉴别(Face工dent1facation):即通常所说的人脸识别,就是将待识别的人脸与数据库中的己知人脸比较,得出相关信息。这一过程的核心是选择适当的人脸表示方式与匹配策略。(4)表情分析(Facial Expression Analysis):即对待识别人脸的表情进行分析,并对其加以分类。(5)物理分类(Physical Classification):即对待识别人脸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得出其年龄、性别、种族等相关信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属干狭义的人脸识别方法,不涉及表情识别和物理分类方面。一个人脸自动识别系统包括三个主要技术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人脸识别系统

2.PCA变换的人脸识别原理

2.1 对低频分量进行PCA特征提取

对人脸图像训练样本依次进行一级小波分解,用低频分量做训练样本集。总体散布矩阵Cx按公式(1)建立:

(1)

其中:x――低频训练样本向量;mx――低频训练样本集的均值向量。总体散布矩阵,Cx是一个实对称矩阵,可以找到它的一组N个正交特征值,令ei和(i=1,2,3,…,N)分别为Cx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将特征值按降序排列。对应特征值选取d个特征向量排列组成低频变换矩阵A.通过公式(2)求出特征向量个数d:

(2)

其中为按降序排列的头k个特征值,为按要求设定的阈值.将低频训练样本集中的低频分量向变换矩阵投影,得到一组低频训练样本投影系数:

i=1,2,3,…,N (3)

2.2 对高频分量进行PCA特征提取

对原始图像训练样本依次进行一级小波分解,对两个高频分量加权求和,并以此高频分量作为训练样本集。得到一组高频训练样本投影系数:

(4)

i=1,2,3,...,N (5)

L1,L2表示LH,HL两个高频区域分量,,表示分配给两个高频区域分量的权重系数。

1)对所有训练样本A进行二层小波包分解得A1与Ah=2,…,16;

2)采用式(6)求2至5号高频子图的加权平均图像;

(6)

3)分别对A1、Ah继续PCA变换,得高频子图与低频子图的主分量Y1与Yh;

4)对Y1与Yh采用式进行融合处理,融合公式如式(7)所示,得最终的鉴别向量Y;

(7)

识别阶段:

1)对所有测试样本B进行二层小波包分解得与q=2,…,16;

2)用式(8)求后2至5号高频子图的平均图像;

3)分别对B1、Bh进行PCA变换,得高频子图与低频子图的主分量Z1与Zh;

4)利用式(9)对Z1与Zh采用式进行融合处理,得最终的鉴别向量Z;

5)采用三阶邻近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

由于该算法是先对图像进行小波包分解,先对低频图像进PCA变换,然后对图像高低频图像分别是PCA变换,因此称其为WP2PCA,相应的把对小波包分解,只对低频图像进行PCA变换,用于识别的方法称为WPPCA。

3.仿真实验与分析

在Pentium(R)4CPU2.4GHz,256M内存,windows XP操作系统,Matlab7.0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验。

其中选取参数,,分类器采用3阶邻近作为准则,距离为欧式距离。分别在ORL与YaleA人脸库上对PCA、WPPCA、WP2PCA进行了识别率的测试。试验1 ORL数据库

ORL数据库包含了40个不同人脸,我们取其中的30个人的数据,每人10幅图像,共300幅图像,每幅图像的大小为112*92,该库包含了不同时间,不同视角,不同表情(闭眼、睁眼、微笑、吃惊、生气、愤怒、高兴)和不同的脸部细节(戴眼镜、没戴眼镜、有胡子、没胡子、不同发型)的条件下拍摄的。表1所示为Kq的计算结果。

在ORL每类训练样本取5,对应的测试样本分别取5,抽取和特征维数(即对应的投影空间向量数)分别为10、20、30、40、50、0、70、80、90、100、110、120,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YaleA库由15个不同的人,每个人11幅图像组成,包含了较大的光照和表情的变化,对该库通过双眼定位,提取人脸部分,并把每一幅图像归一化到46*58在YaleA每类训练样本取6,对应的测试样本分别取5,抽取和特征维数(即对应的投影空间向量数)分别为5、10、15、20、25、30、35、40、45、50,采用PCA,WPPCA,WP2PCA识别率如表3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WPPC与WP2PCA的最高识别率都搞CPA近2%,从实验结果看出,尽管WP2PCA与WPPCA的最高识别率都是90.7%,但WP2PCA比WPPCA的优势是当特征维数为15时就达到最高识别率90.7%,而WPPCA当特征维数为20时,才达到最高识别率90.7%。随着特征维数的增加,三种方法的识别率都呈下降趋势,这也说明随着特征维数的增加,一些冗余信息也随之增加,从而使识别率下降。

4.结论

文中提出基于小波包与PCA分解相结合的特征级融合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既利用包含人脸大部分信息的低频分量;又根据人脸特点,对高频分量进行了加权处理,充分利用高频分量中有用的细节信号,提取出有助于提高识别率的高频分量。利用高频分量的有效信息与低频分量的进行融合,从而达到提高识别率的目的。实验证明此种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识别率,训练时间大幅减少。

参考文献

[1]王昆翔,李衍达,周杰.关于人脸图像自动识别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公安大学学报,2001(1).

[2]李刚,高政.人脸识别理论研究进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3(3).

[3]廖国琼,刘云生.嵌入式实时数据库ARTs-EDB事务调度实现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5,31(16):37-39.

[4]陈传波,王桦.实时数据库的事务调度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5,25(9):2004-2006.

[5]夏家莉.嵌入式实时数据库系统的事务模型及其处理技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叶超(1987―),男,湖北黄冈人,硕士,现就读于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上一篇:EMD与小波结合的柴油机诊断研究 下一篇:试论工业薄膜生产线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