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作品,调整教学方法

时间:2022-04-28 02:15:11

读懂学生作品,调整教学方法

学生作品主要包括笔记、作业、日记、测试卷等,它们是教学的一面镜子。学生能否正确解答,不仅能反映学生的思维层次和认知风格的差异,也为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提供重要的依据。教师可从学生的错误中看到合理的成分,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努力的方向。本文旨在通过小学教学中出现的不同年级的三道习题,对学生完成作品的方法和作品背后的意义进行阐释和解读。

一、剖析学生作品错误背后真正的原因,合理选用策略

学生作品中存在错误是合理的,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分析错误的关键。所以,教师应把错误看作一种资源,并依此进行考查,这既可丰富教师的经验,又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1.典型案例

妈妈要买一件毛衣,付给售货员80元,找回12元。这件毛衣多少元?

学生小玲:“80+12=92(元)。”

师:“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小玲:“您刚刚让我们做的都是加法,所以……”

师:“你看这道题,妈妈买一件毛衣,给售货员80元,找回了12元,说明毛衣的价钱不够80元,怎么能用加法呢?”

学生小玲:“80-12=68(元)。”

2.案例分析

面对这样一道题,学生的困惑在哪里?教师一句抽象的解释就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吗?其实,出现这种错误是学生没读懂题目所致。问题是:学生还不懂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只知道学什么练什么。

3.解决方法

(1)模拟操作法

可以让学生再现买毛衣的情境:由学生小毛扮演售货员,学生小萌扮演妈妈。小萌买毛衣给小毛80元,小毛找出12元给小萌。这样的演示过程让学生小玲恍然大悟:“原来找回的12元是给妈妈的。”

让学生再现买毛衣的情境属于模拟操作法,它以形象思维为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先,学生不理解题目中“找回”这个词的意思,所以对题意的理解出现偏差。后来,采用模拟操作法,既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了用80元买一件毛衣,没有全部用掉,还剩下12元,又令学生明白一件毛衣的价钱就是从80元里面减去12元。

(2)示意图讲解法

当然还可以画个示意图进行讲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80元是个整体,把80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2元,另一部分就是毛衣的价钱。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可得另一部分是减法原则,而这个图示也可表示为:+12=80。这样一来,数量关系就更简单、清晰了。

(3)变换叙述方式讲解法

另外,可通过变换题目叙述方式的方法讲解:即妈妈带80元去商店买了一件毛衣,找回12元,这件毛衣多少元?这种叙述方式是按照学生的顺向思维进行的,也就是从80元里面去掉一部分,剩下12元,去掉的部分是多少?而原题的叙述方式“妈妈要买一件毛衣,付给售货员80元,找回12元。这件毛衣多少元”,这个属于逆向思考,学生会感到困惑也是可以理解的。

基于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一定要深入分析,找到导致学生错误的原因:是不清楚文字(“找回”)的意思,还是题目的表述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运算的意义时出现障碍,抑或是学生没有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80元、毛衣价格和找回12元这三者之间)。而模拟操作法、示意图讲解法、变换叙述方式讲解法都是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归类分析学生作品,反思教与学

学生的不同作品体现学生的不同思考,因此教师要做的是如何从众多的学生作品中分出层次,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指导课堂教学。

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总是形形、出人意料。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学生年龄所决定的思维特点,二是由不当的学习方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的后果。所以,只有清楚学生真正的症结所在,采用更合理的教学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

1.典型案例

在教学了一年级第二册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

*看一看,填一填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下面每个( )里可以填哪些整十数?

20+( )=60

( )+( )=100

10+30>( )

*你能用5个珠子编一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吗?

( )+( )=( )

我对一年级某班的37人进行了以上测试,全答对的有6人。其中,第一题答错的有3人,第二题答错的有13人,第三题答错的有29人。

2.案例分析

这三道题中,最耐人寻味的是第三道题。它是一道填空题。根据学生已学的课程内容,如果是考查学生的计算技能,改成( )+( )=50,相信学生会既快又准地填出相应的答案。然而,此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更考查学生对加减的互逆关系的理解以及审题的能力。

在学生的作答中出现了三类情况:

第一类:把5个珠子当作加法算式中的和。

一共有8个学生是这样做的。这说明学生准确地理解了题意,既考虑了5个珠子,又考虑了5个珠子应该放在十位上,审题能力很强。该答题结果和成人的认知是一样的,把5个珠子当成加法算式中的和,也就是50。这是我们期待的结果,然而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一共有5个学生是这样做的。

师:这样的算式有道理吗?

学生小丽:有道理,把5个珠子当成加法算式中的和,用的是5个珠子,把5个珠子放在个位了。

学生小梅:没道理,虽然考虑了5个珠子,但没有考虑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5个珠子不就是5个1吗?

学生小佳:5个珠子放在个位是5个1,放在十位就是5个10。

师: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看看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

第二类:把5个珠子当成加法算式中的加数。

有14个学生都把5个珠子当作了算式中的一个加数,不同的是,有7个学生把5个珠子当成5个10,有7个学生把5个珠子当成了5个1。

第三类:整十数加整十数。

一共有11个学生这样做。其实,他们只考虑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要求,并没有考虑5个珠子也是一个已知的信息。

3.教学反思

面对学生如此多样的作品,我也在反复思考:是我设计的习题表述不清,还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导致审题能力有差异,抑或是学生的审题能力较弱。

后来,我想,如果我把这道题改成:

你能用5个珠子编一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吗?

( )+( )=( )

这样呈现是不是会更直观?学生理解起来是不是会更容易?

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时既要考虑习题的综合性,又要注意习题的灵活性;既要关注数学的核心概念,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才会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认知偏差。

三、分析学生作品背后的思维价值,完成经验建构

面对学生作品中的多种想法,教师应注重分析学生的解题策略、知识结构、活动经验,这不仅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困惑,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效地指导教学。

1.典型案例

这是四年级导学丛书中的一道选择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选择题,教师常常只知道学生的对与错,至于他们是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其实,选择题不应只满足于学生会做,更应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2.案例分析

(1)画图法

这个学生在做这道题时采用了画图的方法,形象直观地将答案呈现在眼前,然后通过数数即可找到本题的答案。

(2)假设法

这道选择题除了采用画图法解题之外,还可采用假设法解题。

A.假设一:

师:你这样算是怎么想的?

学生小明: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火柴,后面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要用3根火柴。假设8个正方形都是用3根火柴,用8×3=24,第一个正方形多用了1根火柴,用24+1=25。

学生小丽:小明的算法使我受到启发。我把每个正方形用的火柴根数写出来:4、3、3、3、3、3、3、3。可以用3×7+4来计算,也可得出是25根。

师:你真会学习!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思路,从中思考出新的想法,这就是智慧分享的过程。

B.假设二:

师:这种方法我们似曾相识,能说说是怎样想的吗?

学生小刚:假设每个正方形都用4根火柴,用8×4=32,这是8个正方形这样摆放需要的根数()。而当8个正方形依次摆在一起时,共用了7根火柴,也就是省了7根,所以用32-7=25。

师:你的做法也挺妙。最让我欣赏的是你给大家展示了8个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也暗示了此题的解题过程。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

学生小刚:8个正方形有7个间隔,中间重合的部分就是7根。

师:大家还有什么新启发吗?

学生小强:这两种方法都用了假设法,而且思路不同。看来假设法也是我们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采用的是画图法,比较直观,但存在局限性。而假设一和假设二更为巧妙。其实,采用这两种方法,还可以计算出n个正方形需用的火柴数。

(3)巧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生把8个正方形看成有8个间隔,将立着的火柴看成树,间隔数+1=树的棵数,所以8+1=9,每个间隔上下各有两根火柴,所以用8×2=16,最后用16+9=25。这位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很强,他用本学期学习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来解答这道题,很有想法。

习题处理到这里,似乎可以告一段落。没想到学生小萌站起来说:“我受假设一(3×8+1=25)的启发,把第一个正方形分成一类,它用的是4根,其余的7个正方形分成另一类,每个用的是3根。由此,也可以用4+7×3=25。”接下来,学生小东也站起来说:“我觉得(8+1)×2=18,就像求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围成这个大长方形外边需要的小棒根数,再加上中间重合的7根,合起来也是25根。”

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分析,既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学习困难、思维层次、认知风格、遗忘规律,又有助于教师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设计教案、查漏补缺、适度强化,还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1.北京市顺义区李桥中心小学2.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

上一篇:价格歧视公平吗? 下一篇:糖价3月或遭遇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