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电器》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28 01:39:25

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电器》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日益个性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职业教育要求。一体化教学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通合一,能让理论基础薄弱的技校生在避开部分不太感兴趣的理论讲解的情况下,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好地服务就业。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汽车电器;理论与实践;三段式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技校生在毕业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教育,随着汽车行业的日益发展,汽车电器设备变得日趋复杂,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改变,如何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所学、学有所用显得非常重要。而现在的职业教学课堂,大部分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有些课程虽然一直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但还是面临许多的困难,比如设备和师资等,甚至有些课程还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满堂理论灌输给学生,而我们的学生本身理论基础非常薄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也非常有限,大量的公式、定理、电路很容易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从而出现大面积睡觉、开小差、玩手机的现象,效果可想而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本人担任《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实践操作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校改进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尝试采用“理实一体化”、“三段式”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以汽车电器为例,结合一体化的特点做出教学调整和新的安排:

1.课程的安排相比以前有所不同,原来一个星期4节课,现在是6节,而且是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其中两节是理论,两节实训,为了更好地安排实训、更全面地总结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还安排了两节点评课。这样可以将理论课的授课知识立刻就予以实际操作,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加强操作动手的能力,实现在“学中做、做中学”。

2.理论课将知识构成、电路工作原理和电路检测方法授予学生,并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

3.在理论课的最后十五分钟,具体安排实训的内容,明确实训中注意事项和要领,并把实训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发到每个小组,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提高实训时的效率。

4.将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组成员中选出一位学习能力强、善于组织的学生当小组长,让其组织本组成员先一起讨论后列出操作顺序、注意事项,并记录在实训目标和总结报告表上。

5.各小组开始进行实训,期间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合作完成。

6.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荣誉感,让各小组之间进行竞争,评出优胜小组,同时学生的操作过程也是考核的过程,以此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实训任务,也能够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7.为了能将学生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记录、收集,在实训过程中留下照片和影像资料,这样在点评课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特别指出学生的一些不规范操作,另一方面还能将表现优秀、动作规范的学生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8.最后要求每个小组将实训报告上交,有老师给出具体的评语,再将此反馈给学生,以此来总结、提高。

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汽车电器中应用的效果是显著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与此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成为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老师,只有从教学改革、课堂组织、师资水平等各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将一体化教学做得更好更规范。

上一篇: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下一篇:浅谈汽修类定向班“教学生产化,生产教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