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4-28 11:26:21

构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2011年教育部、农业部启动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强调通过“农、科、教”三者有机结合,提高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这一主旨,长江大学依托优势学科、加强组织领导、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科教合作 人才培养基地 建设途径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的功能,进一步提升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与水平。2011年教育部、农业部启动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各农科院校积极响应,我校也申报并获批了“江汉平原棉花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并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探索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一、从“农科教结合”到“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1.农科教结合

1992年2月12日,国务院《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以期在发展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进行农村建设中,以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动力,以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为手段,把经济发展、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村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由此可以看出“农科教结合”中的“农”、“科”、“教”分别指的是农业、科技和农村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在克服农科教三部门分割、脱节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在整体规划、安排资金、培训人才和使用设备等方面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最终达到提高科教兴农整体效益的目的。

2.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在“农科教结合”工作深入开展了近20年后,教育部、农业部决定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为依托,共同开展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合作基地)建设工作。对比“农科教结合”与“农科教合作”,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在于“教”的内涵由农村教育扩展到高等教育,由此带来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内容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并落脚在“深化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

沿着“农科教结合”到“农科教合作”的道路,我校一直孜孜探求,改革创新,以期走出一条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育人之路。

二、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举措

1.依托学科优势

建立国家级的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必须依托学校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农学学科。农学是我校的主干、优势学科,具有雄厚的办学实力,历经3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作物学”、“植物保护学”、“遗传学”、“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和“农林经济管理”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被遴选为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设有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校现有“长江中游湿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6个农科类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植物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园艺植物逆境生理实验室”和“动物疾病诊断示范中心”等多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和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创新团队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重点攻关项目16项,承担农科院等单位委托项目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43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

2.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农科教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专门成立了由分管校长为组长的农科教合作办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有《长江大学农科教学科研基地管理办法》、《长江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和《长江大学科学技术成果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用于规范合作教学、基地建设及农业推广等活动。学校农科教合作教学工作由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进行指导,教务处负责统筹管理。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以融合求创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我校及湖北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与相关科研院所共同签订农科教结合框架协议,旨在共同推进湖北省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现代农学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在农科专业中坚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了“两基三段式”培养模式和“项目+基地”合作教育模式。依托校内、校外两类基地,将整个实践环节分为“以课程实习为主的专业认知阶段”、“以专业综合实习为主的能力培养阶段”和“以毕业实习为主的顶岗见习阶段”,其中除部分课程实习在校内基地完成外,大部分实习任务均在校外基地通过合作教育的形式完成。

农学专业采用“项目+基地”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开展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学校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学生前三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第7学期到“基地”参加实训,直接参与科学研究或开发项目。实习期间通过“双导师制”,指导、协助学生完成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运用先进科研手段的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拓宽了就业渠道。刘慧娟同学在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实习期间,所做的《AGP与GE双基因聚合研究》达到国内该领域的领先水平。

4.积极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

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必须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我校将紧密联系校内外各类农科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作为进行农科教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周边江汉平原综合试验站、老河口综合试验站、襄阳综合试验站及宜昌综合试验站等多个综合试验站建立了培训协议,并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沙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烟叶科学研究院、湖北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荆州市金秋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宜昌萧氏茶叶集团、云南省宝洪茶厂等多家单位建立了100余个合作教育基地,同时通过签订正式协议的方式确定了双方合作教育关系。

5.广泛开展校地合作

我校广泛开展“共建基地”、“科技联合攻关”、“员工培训”、“双向兼职”和“农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的农科教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推动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近3年,学校举办各类培训班100多个,多位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合作单位的顾问,学校同时聘请了478名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行政领导担任兼职教师,努力实现与合作单位的资源共享。学校借助荆州电视台举办的大型专题栏目《垄上行》,送文艺下乡、送农技下乡,誉满湘鄂边区28个县市。

近年来,我校与湖北省20个市县合作,开展以服务“三农”为主的科技攻关合作与技术服务,培育地方支柱产业,不少农民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动物科学学院刘长森教授在麻城及鄂东地区开展的黑山羊引种及规模化养殖推广工作,受到湖北省政府表彰。金升藻教授在湖北推广的畜牧业高效集约化养殖模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杨代勤教授从1998年起先后在监利县、潜江市、洪湖市、石首市、江陵县、仙桃市、松滋市、公安县进行了黄鳝的无公害高效养殖模式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校根据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按需设项,解决农业建设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给地方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农学院郭敦成教授带领的科技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根据“相近相通”原理研制成功了TA组合增效剂,获得国家专利,并在此基础上组配成新型治疗棉花枯、黄萎病的农药。该专利技术转让给湖北省天门市、公安县和江苏省盐城市等市县企业后,仅公安农药厂,当年生产此产品全厂就扭亏为盈,实现利税100余万元。农学院周燚博士开展魔芋软腐病防治研究工作,将魔芋软腐病发病率由50%降至20%,采用该技术,农民每亩可减少损失500多元,该成果受到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给予进一步立项研究。由于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扶贫先进集体,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

三、结语

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在深入推进农业院校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进行协同创新,提高农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搭建了一个互助互利的良好平台。然而在漫长的建设和探索过程中,各高校还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通过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引入、嫁接和拓展那些现代农业和学科科研中蕴含的大量教学所需的问题、案例和项目,深度实施农科教合作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通讯作者:马寅秋

上一篇:高校考试制度的弊端与改革 下一篇:通过儿童文学引入教育理念的方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