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具制作

时间:2022-04-28 10:57:20

创新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具制作

现代小学科学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探索教学模式下完成小学科学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制做出具有创新性的小学科学教具,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使其能够直观地感受科学现象,深化科学知识学习。为此,本文将通过简单介绍制作小学科学教具的重要性,简要谈谈基于创新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具制作。

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能够有效起到将教学知识与内容准确传达给学生的各种载体均可以被看作是小学科学教具。在“万众创新”理念的引导下,教师需要尽快制做出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科学教具,从而更好地完成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索能力与创新精神。本文将在此背景之下,针对创新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具制作提出几点相关看法与建议,以供参考。

一、制作小学科学教具的重要性

1.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通过制作小学科学教具首先能够帮助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当中培养其良好的创新能力与思维。与此同时,制作教具还能够帮助教师深化原本浅显的理论教学,在将教具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得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小学科学的内涵与真谛。而教师在制作小学科学教具中也能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具制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更好地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2.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

小学生本身对于周边事物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制作教具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完全符合,加之小学科学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通过制作小学科学教具的方式能够从学生容易接受的角度入手,帮助其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并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学生在亲自参与动手制作小学科学教具的过程当中能够切实丰富学生的探究体验,并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学生在此环节当中能够加入自己的想法与创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创新能力。

二、创新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具制作

1.创新教具制作方法

基于创新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具制作首先需要创新教具的制作方法,比如说在制作一个星座模型的过程当中,教材建议在正方形纸板上钻出七个孔,并在每一个孔下悬挂用橡皮泥制作而成的小圆球,教师利用投影仪的光从侧面照射小球,而投射出的影子则为北斗七星。但实践证明按照此种方式制作而成的教具具有一定的缺陷,譬如立体的星座变成二维平面等。为此教师可以对制作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在一块正方形板上钻出七个小孔,并使用绝缘布将七只LED灯的金属连接点分别连接至相对应的电线上,将电线另一端与电池盒中的两个接线点相连;再使用两个铁架台支撑起正方形板,之后依次将七只LED等放入相对应的小孔内并装入电池盒后即可。教师在打开电源后七只LED灯发出亮光如同闪烁的星星一般,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北斗七星”并利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表达出来,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感受北斗七星。

2.创新教具制作材料

考虑到部分学校存在教育经费有限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并对其进行创新使用,制做出新颖的小学科学教具。比如说在《温度与水的变化》一课教学当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感受水变化成液态、气态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身边常见的瓶子譬如说矿泉水瓶、墨水瓶、八粥瓶等等,并将其与酒精灯进行组装,同时在八宝粥瓶当中添加适量的水,将酒精灯点燃后对其进行加热。当加热到一定程度之后,水将会从液态变为气态,而上升的水蒸气进入到矿泉水瓶之后又将冷却为液态的小水滴,最终再流回八宝粥瓶当中。学生通过该科学教具能够清晰直观地观感水体从液态变为气态再变为液态的过程,而教具材料随处可见,花费极低,有效解决了教具制作经费紧张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三)创新教具制作形式

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之下,小学科学教具的形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实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视频等作为小学科学教具,其图文并茂、声文统一的特点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具的不足,尤其是丰富多彩的图像与画面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比如说在《地球的运动》一课当中,教师可以积极筹集整理与地球运动和太阳运转息息相关的动画资料、视频图片等,利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灵活展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情况以及地球自转的运动轨迹,尤其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地球的运动速度、角度等进行调整,进而为四季以及春分、夏至等节气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小学科学教具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小学科学教师也逐渐认识到小学科学教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深化学习小学科学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因此基于创新理念下,在制作小学科学教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从制作方法、制作材料与制作形式等方面进行大力创新,从而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同时,不断推动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

【作者单位: 青岛市北区洛阳路第二小学 山东】

上一篇: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创新应用 下一篇:借鉴变异经验,发展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