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com的草根力量

时间:2022-04-28 07:37:50

通过“收编”各自为政的民间粉丝团,粉丝类网站迅速在点击率上出位,在风起云涌的Web2.0网站混战中,粉丝类网站凭借专业化社区之路获得了暂时的喝彩。

4月以来各类财经网站纷纷传言粉丝网、狗仔网等追星类网站即将再次获得风投,这令追星类网站成为近期备受关注的热点。人们在关注的同时充满疑惑:这样的网站到底价值几何?它会不会像逐渐衰退的“选秀”风潮一样泯灭?它有何发展前途?

粉丝类网站的兴起伴随着人们对“粉丝经济”的认识。相关最精准的效益统计来自社科院在2006年初的“文化蓝皮书”,其估算出“超级女声”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66亿元。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人们忽然之间认识到“粉丝”――这一草根力量存在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据部分统计数据显示,这类人群的数目约为5700万至3.2亿。他们所带动的消费力暂时难以数字衡量,但不断拓展将是大势所趋。

巨大的市场空间催生了各种粉丝类网站。本质上说,粉丝类网站就是某种类型的专业社区网站,其往往比大型社区网站具有更强的关注性,更容易获得网民的注意。但粉丝类网站能否在一个细分领域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场

“人们像社会动物一样聚集一起。他们沉醉于从过度兴奋的人群中迸发出来的神秘力量,然后又逐步进入易受暗示影响的状态,就像那种由药物和催眠术引发的状态。”法国学者塞奇・莫斯科维奇在《群氓的时代》一书中写道。这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引用的对“粉丝”的描述。

杨文的经历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诠释这种痴迷的状态。他今年24岁,大学二年级开始创立“张娜拉中文网”,如今的网站会员达3万余人,在他的努力下,“张娜拉中文网”已成为张娜拉所属娱乐公司认可的张娜拉中文官方网站。最多的时候杨文每天要用2/3的时间负责网站的管理,几年来仅他个人投入在网站的费用就达25000元左右。不止于此,张娜拉在中国发行的专辑、海报他也是“逢出必买”,他也成为张娜拉“接机团”、歌友会、庆生会活动的踊跃倡导人。

“杨文们”以及其产生的冲动消费,正是粉丝类网站赖以营生的基础。根据2005年12月巴黎百富勤的研究报告显示,1982年到1998年出生的独生子女总人数已接近3.2亿。他们从生下来就“非富即贵”,他们从小衣食无忧,而且往往受到过分溺爱。随着他们逐渐成年,他们不但愿意花钱,而且极易受到广告影响,对于挣钱的辛苦没有太多体会,所以他们的消费能力和观念将会拉动中国内需的快速增长。碰碰网总裁吴浩民的统计更为精准,通过对中国网民人数、年龄在25岁以下人群数量、喜爱音乐、电影比例等数量的统计,认为这一目标群体在5700万人左右。麦肯锡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中国城市12―17岁的青少年每年的零花钱高达600亿元,中国家庭每年在青少年子女身上的花费近2300亿元,两者相加的市场规模达2900亿元。

5700万至3.2亿人群,2900亿的市场,足够让人跃跃欲试。

MySpace的成功更在这股热潮中“火上浇油”,针对“粉丝”、“娱乐”做文章的网站不断兴起,2005年底,粉丝网正式成立,继而碰碰网从泛交友网站转型至粉丝类网站,此外百度贴吧、赛我网、粉娱网、番薯窝等都大张旗鼓做起了“粉丝”生意。

无论是拥有众多粉丝团讨论区的粉丝网、碰碰网,还是进行专业娱乐播报的狗仔网、E视网,他们共同的方向都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娱乐平台,他们不再局限于各路“粉丝”为喜爱的明星设置的单一的线性网站,而是打造出一个更富网状结构类网站。在这一平台上,“粉丝”们可以获得全面、精准的娱乐新闻,可以与众多“粉丝”进行交流,同时获得更多参与明星见面会的机会。同时民间粉丝团可以使用粉丝网提供的服务器,这为粉丝团的运营提供了物质保证。

“原来的‘粉丝’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我们要改变这一点。‘粉丝’们在我们的网络平台上团结起来,他们可以集中起来去拿到优惠的票价,可以近距离地与明星互动。”粉丝网CEO王吉鹏说。

王吉鹏这样定义粉丝网:“粉丝网以Web2.0为基础,是一个专门为‘粉丝’提供各种服务的专业娱乐网站,发展目标是成为最有影响与最大的娱乐门户网站。”经过一年半的打拼,粉丝网借助其响亮的名字成为业界最有影响力的粉丝类网站之一。粉丝网开设了“粉丝”俱乐部、“粉丝”精品团等频道,为各路“粉丝”提供交流平台,省去了以往需自建网站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另外还推出了“粉丝”日报等频道,专门进行娱乐播报。

模式

粉丝类网站的兴起迅速得到娱乐圈的响应,并已成为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相关娱乐经纪公司看重的正是这些粉丝类网站所拥有的巨大粉丝团体。粉丝网成为“每日文娱播报”、“红楼梦中人”等娱乐节目的官方网站,排队上粉丝网直播节目的大小明星已经让粉丝网的工作人员超负荷运作,碰碰网也与众多主流的明星娱乐公司建立了合作。粉丝类网站通过不懈的努力博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在娱乐圈中形成了一个“中间人”的角色――上游是娱乐公司、广告商,下游是粉丝团体,这也正是粉丝类网站赖以营生的基础。

王吉鹏将网站笼络到的“粉丝”们比喻成“水库”,娱乐圈上游明星则是“鱼”。粉丝类网站掌控的就是娱乐终端资源――消费者。网站能够最有效地将娱乐信息传递给对这些信息最敏感的“粉丝”人群,并通过与娱乐公司进行票务发售、演出宣传等多种多样的合作从而赚取利润。

而目前粉丝类网站首要的盈利模式乃是高点击率带来的广告收入。为解决巨大的服务器开销,民间粉丝网站纷纷落户于此,杨文创建的“张娜拉中文网”已经搬至粉丝网,3万人的会员自然转化为粉丝网的会员。粉丝类网站则用最小的开支获得了最大额度的点击率的暴涨。目前粉丝网已有9000个大大小小的粉丝团体,碰碰网的会员数量也达到了450万人。快速上升的点击率令广告商对这类网站刮目相看,他们也看中这类垂直网站精准的投放率,以及广告本身对这一特定人群产生的极大影响力。人们会经常在粉丝类网站的首页看到仅在新浪、网易才会出现的大篇幅的流行广告。这些不得不让人对这些粉丝类网站的广告影响力刮目相看。另外,粉丝类网站还将广告品牌包装成明星一样接收粉丝的“顶礼膜拜”,网站为广告品牌设置了粉丝专区,为这一品牌的粉丝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此外,面对“水库”,粉丝类网站也不遗余力地做起了小买卖。“我们调查过,来访量的1/10―1/5‘粉丝’愿意接受小额消费,我们开展了网上献花的活动,‘粉丝’们可以通过我们向明星献花,献一朵花交2块钱,集中到一定数量,我们可以转交给明星,每朵花2块钱,这里面就有我们的盈利空间。”王吉鹏说。今年年中粉丝网还准备通过“粉币”进行“粉丝”交友;而碰碰网通过“粉丝”的无限下载每月有接近1000万元的收入。

即便如此,粉丝类网站仍和大多数社区网站一样尚未盈利,也没有找到独特、可靠的盈利模式。因此,粉丝网、碰碰网两大粉丝类网站都将向线下娱乐界进军列为网站未来的发展方向。粉丝网在凝聚“粉丝”力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联合娱乐公司打造新星,未来他们还将推出自己的明星并且通过网站的优势找到“性价比”最有优势的新星拍摄影视剧。碰碰网更专注于为“粉丝”们打造追星的平台,他们将根据对“粉丝”群落的把握,针对地域性特点举办明星演唱会,以最低风险获取效益。

粉丝类网站认为,比起任何一个机构,粉丝类网站能更加敏锐地感受到“粉丝”们的动态变化,洞悉一个明星影响力的起伏:知道哪个明星的人气正在迅速攀升,哪个开始没落。相对于粉丝类网站,广告商、品牌企业显得“后知后觉”,他们看重的往往都是开始过气的明星,这对广告效果的折损是相当严重的。而洞悉明星的人气变化正是粉丝类网站的优势。

瓶颈

对于这些社区类网站的前途,投资界的观点并不乐观。

美国中经合集团分析师梁热认为,社区网站热潮已使网站价格偏高,容易形成泡沫。对于粉丝类网站打造娱乐王国的设想,梁热认为:粉丝类网站的本质是一个社区网站,其“DNA”决定了更多的业务应该是线上而不是线下,虽然对于线下商业模式的探索是有益的。他们更应该注重线上盈利模式的创新,这样才有可能突出重围。同时他表示,粉丝类网站不具备很高的壁垒,一旦有巨头涉入,很难抵御巨大的冲击。

对此,王吉鹏并不讳言:“除了网络游戏,像我们这样的网站,几乎不存在什么进入壁垒,我们目前最大的任务就是聚拢人气,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的先发优势。”

而在“粉丝”杨文眼中,“粉丝”们对这些网站还是具备相当的黏性的。他告诉记者,网站搬家往往会有一段调试期,这极有可能造成一部分会员流失,因此通常情况下他们不喜欢“搬家”,他认为如果没有太多意外,他的网站会持续在粉丝网落户下去。对于粉丝类网站向娱乐转型的发展理念,对娱乐圈比较了解的杨文颇为认同:粉丝类网站所凝聚的“粉丝”资源是娱乐圈中最有价值的受众,“比打电视广告还管用”,粉丝类网站获得的“粉丝”的信任和人气似乎可以助其成功举办娱乐活动甚至炒作出一个新星。

如同社区网站前途未卜一样,粉丝类网站的前途也需要时间来考量。但总体而言,社区网站的过热导致粉丝类网站要价过高,从投资角度风险很大。

上一篇:3G前夜 第7期 下一篇:凌吉武 10亿美元的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