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消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9 20:01:10

粉丝消费论文

粉丝消费论文篇1

【关键词】追星 粉丝 自我认同

一、粉丝的前世今生

偶像及偶像崇拜自古以来就存在。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的偶像崇拜也在社会变迁中不断变化。人们最早的偶像是神,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封建时代的皇权崇拜、神抵崇拜,到近代对人的崇拜、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反映了人类文化心理的发展历程,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各种传媒包括互联网及各种信息沟通工具的急速兴盛。自2005年电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火爆荧屏,国内各种大型选秀类节目热播,“粉丝”这一群体允家起了众多关注的目光。随着娱乐粉丝化的不断发展,一些粉丝却被套上了“脑残粉”等这些略带标签化的名称。略显疯狂的追星举动,令人费解的行为举止,让粉丝这一群体开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粉丝”一词最早的呈现形式应该是“追星族”。作为一个舶来词,其最基本的含义为狂热者、爱好者,本文中把粉丝定义为是崇拜某一人气明星(或组合)的群体。

自我认同是社会个体长期栖身于他所熟悉的生活世界而产生的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体验和认可。自我认同降低了社会个体对于环境和自身的陌生感和无常感,同时包含了社会个体对自身角色和价值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尊感和存在感,并最大限度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媒介的认同

继电视、影碟机和电子游戏等媒体之后,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对人们的身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媒体。虚拟网络空间被看作是人际交流的另一个广阔场所,在此过程和空间中我们能够发展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并且它为我们提供了实验和探索自我认同的理想场所。

1、网络不仅是粉丝获得明星消息的重要渠道,而且是粉丝与明星交流的重要平台。相比最初的追星族在墙上贴偶像海报、收集偶像剪纸及磁带,作为当代粉丝所使用的追星手段也越来越高科技化。比如时下最流行的微博作为典型的追星手段,不仅在粉丝中普及率极高,同时对于明星们来说,微博也在帮助着他们颠覆过去作为偶像的观念。

2、为了更有力地、更有效地、更有组织地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喜欢,一些志同道合的粉丝往往会联合起来组成部落,借助网络这一形式在网上开辟一个个虚拟社区,他们在此交流、传播、组织有关偶像的各种活动和信息。加入粉丝部落的成员们由于找到了跟自己趣味相投的人而感受到了强烈的归属感。

三、消费的认同

粉丝群体的消费行为是基于对偶像的喜爱,他们的消费内容可以是任何与偶像相关的产品,粉丝是一群特殊的大众文化接受者,他们对偶像的崇拜和仰慕使其消费行为并不注重商品本身的实际价值。可以说,粉丝的消费行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物”的消费,而是对“符号”的消费。

1、偶像文本消费

一般来说,购买偶像文本,如 CD、DVD、杂志、写真集、偶像出的书籍、海报,购买明星代言的商业产品等是比较经常性的消费。粉丝在购买了偶像文本以后,可以通过谈论偶像的文化产品来表现自己对偶像的关注度和忠诚度,以此提高自己在粉丝群体中的地位,同时也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群体的认同感。

2、活动消费

活动消费即粉丝参与各种偶像出席的活动消费。活动消费除了见面会演唱会门票、食宿等费用之外,还包括购买统一的应援服装、宣传用品、为偶像买礼物,为偶像的歌曲或参加的某个奖项投票等等。因此为了有更多与偶像亲密接触的机会,粉丝会疯狂的进行活动消费。

同一个偶像的粉丝之间也有很亲密的感情,粉丝团体以为偶像应援的契机联合起来组织应援活动,这些活动在支持鼓励偶像的同时,使粉丝之间也有了更深的交流,形成了关系亲密的“趣缘群体”。这种“趣缘群体”是指“基于成员间兴趣、爱好、志向等的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群体。成员们大多对这一群体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心理上愿意成为该群体的一个成员,并以此而自豪。通过这样的消费过程,可以使粉丝们获得心理上的酬赏以及身份上的认同。

3、新兴的公益消费

公益消费即由各明星的粉丝们自发组织参与的公益慈善活动。对粉丝来说,这些公益活动都是他们自主发起,亲自组织的。他们热衷于这些活动主要目的是宣传偶像,无论是爱心捐赠还是慈善消费,都是以自己偶像粉丝的身份参与其中,而并非以个人名义。

由于组织公益活动收获了社会外界的好评使粉丝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这样的举动让粉丝在享受偶像给自己带来的骄傲的同时,也让他们获得对粉丝团这一特定群体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这种消费行为不仅改变了粉丝这一特定团体在大众眼中的负面印象,也使追星这一行为有了更加积极的意义。这样的转变使粉丝的消费行为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

粉丝所消费的是偶像产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这种价值也成为了这部分群体社会身份的价值认同尺度。他们的消费更多的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以及身份认同感,并且以这种粉丝身份为荣。对偶像的消费也可以使他们更好的融入粉丝群体,消费的行为和内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属于这个群体的,自己的消费行为可以增加对群体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三联书店,1998.

[2]陈霖.被神召唤的尘粒[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3]谢琰.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J].2014(3):42-47.

[4]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汀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

[5]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12(1):9.

粉丝消费论文篇2

关键词:粉丝经济消费升级互联网流量变现

1消费升级是什么

消费升级是消费结构升级,以及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所消费的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加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及附加价值(更加追求消费精神化、情感化、高品质以及个性化多元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需求由质量、价格更多的是转向了追求多元化和个性以及服务品质化,商品的标准化逐渐被取代。消费者更是注重情感和精神消费,商家也必须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和情感需求。

2粉丝经济概念以及内涵

粉丝经济是指在社交网络时代里,存在于粉丝和偶像明星之间的相关经济行为。正如张嫱在《粉丝力量大》里提出的“粉丝经济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感情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粉丝经济现在突破了时空的局限,被广泛运用在文化娱乐、销售商品以及提供服务等多个领域。商家则是借助一定的平台,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在朋友圈和粉丝群给粉丝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粉丝的需求,从而转化为消费,实现盈利。除了平常的偶像明星与粉丝之间会有经济关系之外,“网红产业”也逐渐发展了起来。

3粉丝经济的体现以及与消费升级的关系

3.1出现了不同的“偶像主体”

而不同的平台更是会有不同的“偶像主体”出现,大范围的是品牌企业、综艺影视以及各个火爆景点都会有粉丝出现,有的是品牌的忠实粉丝,只要新出产品就一定购买;综艺节目和影视节目正如《奔跑吧兄弟》则掀起一股购买“撕名牌”道具的浪潮,以及作者八月长安所写的被翻牌的振华三部曲《橘生淮南》(还未播出)《你好,旧时光》《最好的我们》都因为是怀旧青春片卖情怀而都获得了极高的播放点击量,这便可转化为了通信流量收入。火爆景点大到故宫,小到网红打卡店都有忠实粉丝,最近故宫出的彩妆更是在“双十二”购物节这天受到疯抢,是粉丝的古风情怀也是忠诚度的影响,直接转化为了消费盈利。而小范围的除了偶像明星、还有博主网红、商业精英以及节目里的辩手。博主和网红在直播平台直播时穿的衣服用的化妆品都会引起粉丝的购买,并且粉丝还会在平台上“打赏”主播,送游艇送飞机等礼物。节目《奇葩说》的导师出了关于情商课的书也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获得了较高的销售量。

3.2《偶像练习生》节目的出现再一次引起“粉丝经济”繁荣

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所提出的那样,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粉丝经济可以说是一种情感资本,粉丝经济拥有着独特的强大的推动力量,不仅购买产品还变相向外界宣传了相关产品。偶像代言的产品,即使并未大幅度降价,销量依旧猛涨。2018年可谓之是偶像元年,2018年初在爱奇艺平台上线的养成系偶像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自开播便迅速走红,引起全民关注,也有极高的话题讨论度。其中的9名出道成员也均有较高的人气。在节目播出期间,由于其赛制是粉丝的投票直接决定了偶像的出道位,偶像发展的权利被完完全全交到了粉丝手中,而粉丝自然不会放过“追星”权利变成“造星”权利的这个机会,因而广大商家抓住了粉丝付出精力金钱以及时间只为了让偶像有出道机会的心理,而使得粉丝经济再一次受到大家的关注。

3.3偶像蔡徐坤及其粉丝成为粉丝经济中最具代表性人物

2018年,有关粉丝经济最具有代表性的偶像就是蔡徐坤。蔡徐坤的出现以及其粉丝强大的数据和购买力使得“蔡徐坤”这个名字逐渐成为了一个符号,成为了一个象征着强大的粉丝经济能力以及商业经济价值的符号。出道半年,个人代言养生堂面膜,单品面膜销量13万,销售额约2400万,成为当日美妆类目排名第一。作为汤臣倍健yep系列产品的代言人兼首席好看官,截至到7月9日,十款产品销量9.7万,销售额逼近1550万,而在“双十一”当天,汤臣倍健旗舰店跻身“2018天猫双十一亿元俱乐部”,在行业热销店铺排行第一,销售额增长112.7%。代言手机vivoX23因其代言以及IKUN定制款,该手机稳居天猫手机2k~3k价位段销量冠军。以及作为中国移动视频彩铃首席体验官,相关话题阅读数达到34.2亿。个人时尚杂志封面《MadameFigaro》8.2万册开售三秒售空、《红秀GRAZIA》4.6万册、《睿士ELLEMEN》6.3万册、《NYLON尼龙》5.3万册、《Qthemusic》3.6万册、《悦游》《时尚先生》基本秒切(上线按秒计算售空)个人电子刊《TENDERS时尚》更是达到了600万元的销售额。蔡徐坤粉丝更是热衷于同款,他的同款墨镜当日官网即时缺货,同款手表三小时现货售罄,同款卫衣更是直接售罄。为了响应蔡徐坤一直以来对正能量公益活动的支持,他的粉丝“IKUN”也跟着他的脚步热心于公益。绿化造林12项、动物救助17项、儿童类(教育设施捐赠、儿童保护、免费午餐、特殊儿童救助以及国际捐赠等)48项、社会类(援建路灯、灾后救助、关爱老兵、医疗设备捐赠、渐冻人救助以及台风救助等)21项。2018的BAZAAR办了“课后一小时”活动,近7000名粉丝参与该活动筹集20余万元。

4“粉丝经济”行为里所体现出的消费升级

4.1情感需求与替代满足

所有好看的数据背后是粉丝投入的金钱、情感以及精力,不见得一定是生活所需物品,但一定程度满足了粉丝情感消费心理,符合了消费升级里的情感消费。商家们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入手,按照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蔡徐坤代言了养生堂面膜之后,商家推出了带有蔡徐坤照片的包装盒,以及按照购买名词赠送明信片和小卡还有人形立牌,都满足了粉丝的情感需求。以及最近的李维斯百无禁忌代言也是购买蔡徐坤同款衣服可以进行粉丝刺绣。对偶像的喜爱来源于把自我的认同感和自身的达不到的理想折射在偶像身上,渴求获得替代满足。让自己的偶像站在榜单的顶端,用金钱和时间的投入换取好看的数据,一定程度让粉丝自以为自己也一起达到了高顶端的水平。

4.2品位消费不断增长

粉丝经济里的粉丝认为偶像带着他们走在潮流前端,并且自认为与偶像穿同款用同款会离自己的偶像更近一点,所以粉丝跟着偶像买时尚单品,买偶像同款,粉丝会因为偶像进而青睐于专业品牌,于是品味消费不断增长。而商家们在看到了粉丝的需求后,快速得通过相对应的产品以及服务吸引粉丝购买,从而使得消费转化为盈利。

4.3见识消费

还有些粉丝认为看偶像的舞台能获得了很好的感官享受,而在蔡徐坤这里,粉丝们除了通过舞台满足了自己的精神消费的需求之外,更是为了让偶像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人气,也是为了自己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爱豆的资讯,于是买门票去看偶像。粉丝因为追寻偶像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衣食住行消费。有些粉丝去各地的演唱会的同时还会“顺便”旅游从而带动了见识消费的增长,这也是粉丝经济衍生出来的与消费升级有关的消费。还有LED屏幕的生日应援打榜应援,有大屏幕的应援也就意味着会有粉丝前去“打卡认证”(即拍照认证),也进一步带动了相关旅游见识消费的增长。

4.4新媒体时代粉丝经济方式再一步升级(自我提升消费)

随着时代和技术变化发展,从最开始大家只在屏幕面前欣赏,到去现场直接观看舞台,再到“我想为偶像做点什么”发展。正如各大粉圈里都有所谓的“剪刀手”(专门剪辑偶像的视频已达到安利的效果),“站姐”(跟行程去前线拍照的)、“画手”(自己进行创作画偶像以满足广大粉丝),以及“写文大大”(开“脑洞”写故事让粉丝能够进行情感代入),现在还有“小剧场”(根据一个idea配合偶像的照片然后进行故事创作)。之前的追星唯一回报是情感上的满足,而如今不仅是满足,更多是想更加主动为偶像进行应援,同时随着应援方式的多样化多元化,粉丝也在不断开拓自己的能力去支持偶像,有的是报名上课学会ps美化图片,有的买了相机去现场拍照,有的是花钱学画画只为了画自己偶像,还有的因为自己的偶像能歌善舞,于是自己也报名学习舞蹈学唱歌学乐器,这些都是粉丝经济延伸出来的消费,同时这些更是粉丝的自我提升消费。而一旦这些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就能进行延伸的粉丝经济,“站姐”此刻变成了所谓的“商家”抓住了粉丝和偶像之间强烈的情感连接点,主动将这些连接点转化为自己可盈利可促进购买欲望的利益点,比如“站姐”可以在微店、淘宝、OWhat等平台上售卖自己的应援合集和photobook,噱头就是“你没见过的图”“有些照片连偶像自己都不记得了”“老照片”以及附赠DVD、明信片、贴纸、小卡、徽章、立牌等来刺激粉丝的好奇心和收藏癖。可以说2018年,哪里有蔡徐坤哪里就有热度哪里就有经济热点。正是由于偶像的发展权利被完完全全交到了粉丝手里,粉丝掌握着主动权利,因而粉丝与偶像关系的紧密成为了商家的利益点,将商业价值转化成实在的消费盈利,属于消费升级。以及粉丝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一系列消费,如情感满足替代满足消费、品味消费、自我提升消费、以及见识消费的增长也属于消费升级。

5结语

粉丝消费论文篇3

关键词:微博 微博营销 策略 AISAS法则

0 引言

2012年4月,新浪微博对外公布启动全面的商业化,让微博营销在市场上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关注和推广。同时,国内微博营销在微博广告和企业微博2.0带动又有了明显提高。自首家微博Twitter 2006年创立于美国至2011年4月,其用户已超2亿;而自新浪网于2009年8月在国内首推新浪微博,扩张速度更令人震惊,截止今年5月注册量突破了3亿,每日页面浏览量更是以82%的

增长速度与日俱增。微博已然改变了媒体、信息模式,同

时影响着营销传播,各大门户网站都竞相开展了微博平台。“微博营销”揭开了众多营销平台的媒体宣传的战争序幕。

利用微博进行企业营销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聚美优品、凡客诚品、dell等,但众多企业对于这一新型营销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将探索性地研究消费者对微博营销的认知情况,希望为企业微博营销实践提供有效建议。

1 相关理论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营销理论中关于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日益丰富,由电通公司针对互联网与无线应用时代消费者生活形态的变化,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即AISAS模式。将传统的AIDMA营销法则(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动)逐渐向含有网络特质的AISAS(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引起兴趣、 Search――进行搜索、Action―购买行动、Share――人人分享)发展。在全新的营销法则中,两个具备网络特质的“s”――search(搜索),share(分享)的出现,指出了互联网时代下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向用户进行单向的理念灌输,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影响与改变。AISAS模型表明,在互联网时代的Web 2.0营销模式中,消费者在接触到商品或服务的信息、达成购买活动后,还会进行主动分享,从而影响其他消费者,并经历着5个阶段,即引起注意、激发兴趣、信息搜索、产生行动、信息分享。该模型把消费者在注意商品、产生兴趣之后的信息搜索以及产生购买行动之后的信息分享作为两个重要环节来考量,因为这两个阶段是消费者自发的主动行为,已非传统营销手段能够控制。同时,AISAS 模型的尾部发生变化,不再是AIDMA模型中随时间呈现逐渐减少的形态,而是由于消费者可以通过BBS、Blog等以互动社交为特征的Web 2.0平台的主动分享,使企业的营销效果和品牌影响力被人际互动逐渐放大,更多潜在消费者受到购买该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在Web 2.0平台信息分享的影响转化为真实消费者。

微博营销属于网络营销理论的范畴,本研究根据消费者对微博营销的认知,基于AISAS行为模式,对微博营销策略进行研究。

2 消费者对微博营销认知现状考察

本次调研将结合企业微博营销案例,以大学生为对象,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企业微博的关注程度,分析企业微博营销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选择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考虑到大学生是社会相当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思想行为不容忽视。大学生消费群体处于整个社会年龄层中较活跃的群体,在未来几年后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整个社会朝气蓬勃、最容易接触新鲜事物的一大群体,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度和观念的开放程度会比较强。从这个群体角度来分析微博营销的受众接触和使用行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前瞻性。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调查法,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出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50份,采用答案质量筛选方法,排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26份,有效率为93.1%。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8.4%和41.6%,学历分布为大学本科和专科的为88.2%、研究生及以上为11.8%,微博注册时间3-6个月和6-12个月较多,每天在微博上浏览信息时间为1到2小时的人数占据78%。

在对调查消费者关注的微博使用现状的调查中显示,大家关注的主要类型是企业公司、商品、娱乐时尚明星、媒体或媒体人士,其中同学朋友占了56%。因此企业公司进行微博营销存在着一定的客户群体。

在是否会关注企业公司的官方微博这一问题上,48.2%的调查者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对不关注的原因分析中,可以发现43.6%被调查者不愿意接受网上商品信息最主要是微博上商品信息多为强制性的且影响浏览其他信息,因而在微博营销过程中易触发使用者的抵触心理,这也表明现今的微博营销渠道不够多样化,营销手段不够成熟。

对于微博上看到的商品信息比如优惠券、团购等,57%的消费者都会有购买的冲动,消费者可以通过微博了解更多的商品信息从而产生购买行为。因此企业在微博上采取团购、促销等活动可以吸引消费者。

人们最愿意关注关于促销活动的商业微博信息,其次是关于某产品的评价,再次是附加某产品的链接、知名人士推荐和转发抽奖活动,这三种所占比例分别为42.3%、22.4%、18.7%。而关于促销活动的关注度是遥遥领先的。这就说明,企业关于促销活动的微博能够得到较大的关注度,其次就是关于某产品的评价。这些内容涉及到促销活动,又有助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和比较,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微博上产品的可靠性,44%的消费者持可相信的态度,但是也有34%的消费者认为不可靠,所以微博营销在产品的可靠性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隐患,它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待加强与改善。企业在发表微博前,需秉承诚信的原则,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促使其做出购买行为。

当企业公司、商品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企业在微博上及时作出回应对维护企业形象还是有比较大的帮助的。表明消费者能够接受企业在微博上作出的回应,能够认可。这为企业今后在遇到突况的时候采取的应对措施又添加了一条比较有效的方式、措施。而消费者在遇到产品的质量问题的时候,也是比较希望企业能够在微博上做出回答的。消费者在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很希望企业能够在一个公众的平台给自己一个解释和承诺,而微博就给企业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公众平台。

3 微博营销策略建议

企业微博营销,希望通过微博这一平台,与消费者进行平等的沟通方式,企业利用微博相关信息,可以获取粉丝的信任,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通过何种微博营销途径提高消费者的真实转化率是企业需要考虑的。根据网络消费行为的AISAS法则,结合调研情况,对企业的微博营销策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强微博宣传力度,聚集粉丝群体

首先,使用微博平台或者一些其它有力的宣传,如微博平台的微访谈、视频网站的评奖活动转载抽奖、有奖竞猜等方式。提高粉丝对企业微博的关注度。其次,在拥有了一定的客户基础时,可以采用邮箱的方式,把写好企业产品介绍,并嵌入相关微博的图片作为背景的邮件发送给粉丝。第三,在天涯、豆瓣等知名论坛、门户发帖发软文来推广自己的微博,获得目标粉丝的关注。第四,调研显示,企业微博宣传力度不够,想要提高关注度,微博宣传需要大量的人员,可以聘用高素质低廉价的大学生来进行微博宣传工作,取得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

3.2 准确定位,挖掘目标用户,取得粉丝信任

大学生群体是接收新领域较快、对新鲜事物敏感的群体。微博上的用户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给自己的微博贴标签。企业可以根据粉丝的个性化特点,挖掘企业的目标客户。在挖掘目标客户群体后,企业要获得粉丝的信任,这就需要企业不断保持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企业微博的管理者是企业的形象代言,在回应顾客需求和建议的时候要注意展现亲和力,让粉丝觉得企业是个真诚、热情的人。挖掘到企业的精准目标用户,企业就可以关注他们,并吸引他们的关注,从而实现AI阶段粉丝聚集的目的。在营销信息时,只有取得用户的信任,用户才可能进行转发、评论,从而实现SAS阶段粉丝的互动与分享。

3.3 完善微博内容,进行系统性布局

企业可以选择在多个平台上申请微博账号,经认证成为官方微博。在不同的平台上企业使用相同的企业的正式LOGO,在标签处注明企业名称,通过粉丝的转发不断增加企业LOGO的曝光率,以增加粉丝规模,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微博字数有限,消费群体多关注朋友圈以及媒体企业,因此企业在发表微博时要用最精炼的文字实现话题的导入和互动,吸引用户眼球,让用户产生共鸣。

3.4 组织营销活动,增强粉丝互动

SAS粉丝互动分享阶段,企业可以积极组织策划互动性创意营销活动,有效地激发粉丝的互动分享热情。在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中,企业的打折促销等活动被多数消费者所接受。所以,企业可以积极组织策划互动性创意营销活动,有效地激发粉丝的互动分享热情。比如开展有奖活动、特价或打折信息。

企业经常性地在微博上开展活动和设计话题,可以让粉丝产生评论转发和购买行动,并把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通过微博平台即时与其他粉丝分享,产生大量用户创造内容,带动多层次粉丝进行互动,并促进更多粉丝关注企业微博。使AI粉丝聚集阶段与SAS粉丝互动分享阶段形成良性互动。

4 结语

本文就消费者对微博营销的认知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基于AISAS行为模式的营销建议。但微博的传播速度惊人,其传播力量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所以要应谨慎,多次修改确认,以免不慎留下负面问题;当出现负面问题时,要及时跟进处理,控制局势。微博营销活动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善始善终,加强过程引导,积极而谨慎对待。要有效管控企业微博这柄双刃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微博营销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曹玉.2010微博营销10案例[J].科技与企业,2011(03).

[2]杨爽.周星.邹俊毅.SNS用户感知价值的构成维度对关系质量影响的研究[J].消费经济,2010(12).

[3]罗纪宁.西方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J].江汉论坛,2005(09).

[4]赵民.张军峰.社会运动中的Twitter现象论Twitter的性质与发展方向[J].新闻大学,2009(4).

[5]戎姝霖.网络视觉营销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J].华夏医学,2008(08).

[6]曹玉月.Twitter类网络营销价值浅析[J].新闻爱好者,2009(12).

粉丝消费论文篇4

关键词:团购网站;微博营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07-01

1微博的概念与特点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这种新兴的沟通方式具有如下特点:

(1)使用简单便捷,草根性强。微博字数限制在140以内,不允许长篇大论,这对发微博的用户来说是非常容易办到的事情,对文化水平并没有什么要求,因此准入门槛低,这个特点形成了微博庞大的群众基数。

(2)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微博采用的是“背对脸”的沟通方式,一个微博的听众不仅仅是这个微博的粉丝,还包括粉丝背后的粉丝,形成一个庞大的收听群体。粉丝达到1千人的微博就相当于一个黑板报,达到1万人就相当于一份杂志,达到10万人就相当于一份报纸,其传播范围之广、覆盖面之大可想而知。

(3)互动性好。微博可以自由的发表评论,@指定对象,博主和粉丝可以有良好的互动、交流。

2微博营销

微博的兴起催生了微博营销,并使之得以很好的发展。所谓的微博营销,就是借助微博这一平台进行的包括品牌推广、活动策划、个人形象包装、产品宣传等等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利用微博平台从事营销活动有以下几点优势:

(1)成本低廉。

与互联网常见的广告模式搜索引擎广告相比,微博营销显得实惠许多,更不用说传统广告动辄上千万的广告宣传费用。微博目前从注册到使用都是完全免费的,企业只需要在微博平成注册,就可以进行营销活动,微博内容不受限制且随时都可以。对企业而言,经营微博所付出的成本主要只是微博管理人员的工资,却可以获得杂志广告、报纸广告甚至是电视广告的效果,当然,前提是粉丝数量足够多。

(2)针对性强。

企业微博的粉丝大多数都是对该企业或多或少有着兴趣的人群,并且从粉丝微博中也能发现他的消费特性,因此企业通过微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送达至它的目标群体,使得企业与目标受众之间可以实现更直接的沟通。从搜集市场反馈到品牌理念传播,面对的都是精准的消费群体,企业可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及相关服务。

(3)有助于企业进行危机公关。

当对企业的不利流言四起时,微博就成为了企业第一时间发声的广播。微博能够对突发事件做出最快速的反应,提供投诉疏导渠道,解答各种问题,阐述企业相关政策,遏制不良舆论的传播和扩散。

(4)有助于在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建立正面情感,维系消费者忠诚度。

市场营销学告诉我们,争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留住一个老顾客的5倍,在利润贡献方面,老顾客更是新顾客的16倍。所以企业更应该在老顾客身上下功夫,而微博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微博营销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企业的商业形象,企业在微博里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而是充满了“人味儿”。微博使企业以倾听者的姿态亲近消费者,倾听消费者声音,接受消费者建议,为彼此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培养出超越买卖的情感关系,可以更好的维持消费者的忠诚度。

3团购网站进行微博营销存在的问题

团购网站就是团购的网络组织平台,互不认识的消费者借助互联网的“网聚人的力量”来聚集资金,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的价格。根据薄利多销、量大价优的原理,商家可以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和单独购买得不到的优质服务。

团购网站在国内这几年发展势态迅猛,众多大大小小的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据《全国团购网站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范围内已有1483家团购网站在激烈的竞争中关闭、退出团购市场。面对如此巨大的竞争压力,各团购网站对营销这块狠下工夫,比如拉手、窝窝团,都开始投重金做线下广告,力求迅速打响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于是低廉高效的微博营销也开始成为众多团购网站营销的新平台、新宠儿。各大团购网站纷纷在四大网站微博注册认证,但是,能将微博这个平台应用得得心应手并且切实取得明显成效的却并不多。总结有如下几个问题:

(1)仅仅将微博作为一个消息的平台,而不是当作一个“人”来经营。

微博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社区,而活跃于社区里的依然是讲感情重感情的人,无论是新浪微博还是腾讯微博,还是其他网站微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转发最多的、评论最多的,都是有“味儿”的段子,或是令人捧腹大笑,或是从情感上引人共鸣,或是给人启迪,却绝不是冷冰冰的消息通知。

而大多数的团购网站在这一点上却没有意识,只将微博作为一个消息的平台,单纯的自己希望目标受众收到的讯息,而不管听众的反应如何。如美团广州所发的微博中,80%都是团购信息,这样只是将微博平台作为了团购网站的复制,从内容到本质都是一样的,难以引起粉丝的关注,所以虽然拥有13万粉丝,但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大多都没超过十个。

(2)营销方式上仍偏重硬广告。

粉丝关注一个电商微博,说明他对这个电商还是有兴趣的,对其划算的活动、促销也是很关注的。有一些粉丝会主动询问促销活动的具体内容,这部分就属于已经对该电商具有很强忠诚度的粉丝了。对这部份人来说,他们并不排斥直接的广告,但毕竟这只是少部分。大部分粉丝还是很排斥广告的,微博的购物属性其实并不强,特别是对于还不怎么忠诚的粉丝,直接广告信息,是很容易伤害到他们的,最坏的结果就是直接取消关注。如果为了满足忠诚消费者的需求而以伤害了另一部分的人来做为代价,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在微博上不适合以硬广的方式去表达促销信息。

(3)关注与粉丝比例严重失衡,与粉丝互动太少。

只有粉丝数目足够多的微博才相当于是一个传统媒体,因此粉丝是经营微博营销的基础,除了利用接连不断的有趣的博文来吸引粉丝外,保持与粉丝的互动是留住粉丝最好的办法。如今的团购网站微博与粉丝的互动大多只限于抽奖或抢楼等活动,微博互动的优势并没得以体现。以美团新浪微博为例,粉丝456052,而它所关注的才244,关注与粉丝比例严重失衡。如果在被粉丝关注的同时,也主动去关注粉丝,偶尔在粉丝微博上留言,会让粉丝有超级意外、受宠若惊的感觉,会大大提高粉丝的热情。

4对策建议

(1)改变观点,让微博具有“人味儿”。

团购网站经营的官方微博应该经常更新,保持活跃度,除了团购信息外,还可以转发微博上有趣的段子、令人深思的心灵鸡汤,特别是网站员工的工作、生活方面的微博,可以更好的拉近企业与粉丝的距离,让粉丝对网站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2)电商领导人也要经营自己的微博,将自己变成意见领袖。

微博让草根也可以拥有众多粉丝,成为意见领袖。与一般的平民相比,电商领导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更容易吸引粉丝,那么,让电商领导人也开通微博,经营微博,将自己变成意见领袖,用自己的观点去引导大量粉丝,对网站形象的建立有很大好处。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电商领导人的微博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代表企业的,因此在言辞上要特别注意。

(3)要互粉,既要争取粉丝,也要关注粉丝。

不要单纯的被动接受粉丝关注,要积极主动地去关注粉丝,时不时去粉丝微博上留个言,特别是有提到本团购网站的粉丝,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粉丝对该微博的兴趣。另外,也可以更好的了解粉丝对网站的看法,及时收集意见与建议,对网站以后的发展方向也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4)更多的尝试软广告。

直白的团购信息会引起粉丝反感,因此,可以通过软广告的形式来达到目的,减少反感情绪。微博上的人群是以各种话题聚集起来的,如果让团购信息通过话题的方式传播出去,那就既满足了忠实粉丝的需求,也满足了潜在用户的需求,还能带大更大的传播量。例如可以让团购信息在团购网站之前先通过微博进行预热,策划一系列游戏,比如猜团购产品、猜价格,可以适当的给予奖品奖励。这样很多人就这样在游戏中了解到了团购信息,也传播了信息。

5结论

粉丝消费论文篇5

据美国网站WWD报道,现代女性消费者也是社交媒体的强大用户,她们的购物偏好日益鲜明:修图痕迹过于明显的模特图已经无法引起她们的共鸣。

消费者质疑广告真实性

去年,一些时尚品牌营销活动的真实性遭到了质疑。Instagram社交网红Essena O’Neil(下图)决定注销自己的社交账号。年仅18岁的O’Neil Instagram粉丝数61.2万人,此前靠网络营销收入稳定。但因为不堪网络带给她的虚伪压力,O’Neil决定淡出公众视野,她感叹:社交网络太不真实。

一些消费者开始反感那些虚假的修图广告。2014年,美国服装和配饰零售商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旗下内衣副牌Aerie停止为模特修图,真实展现她们身上的妊娠纹、纹身以及其他皮肤瑕疵。今年,公司进一步推行这项计划,其中包括完整展现模特全身照的未修图泳衣广告。

43%的千禧一代消费者在看待视觉内容时最看重真实性。真实的内容不仅可以反映消费者的态度,而且能更有效地吸引消费者,与夸张的广告相比成本也小得多。

用户原创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下文简称UGC)的力量

在社交网络的营销平台上,时尚品牌上传粉丝穿着某商品的照片(粉丝买家秀)能引起消费者共鸣,让其他消费者近距离接触这些商品,跳过了传统营销的繁琐步骤。

千禧一代十分看重内容里的“干货”,他们中近1/3的人表示,如果品牌的内容营销没有涉及销售的东西,而且感觉很真实,他们就会选择购买这件商品。

女性消费者之间的内容分享效果特别明显。在营销策略中采用这种方式能让消费者最全面地了解一件时尚产品的真实细节,无论是小众品牌服装,还是一款染发膏的颜色、粉底的颜色,都能用粉丝照片全景展现。

千禧一代中喜欢通过社交平台发现挖掘新品的人数是前辈的3.8倍。因此在这些平台上分享粉丝照片能让潜在消费者了解商品的方方面面,同时提高购物转化率。时尚品牌的分享能将普通消费者打造成品牌倡导者。62%的千禧一代表示,如果时尚品牌能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们保持沟通,他们会感觉自己很受重视,最终成为品牌的忠实粉丝。特别是Instagram,已经成为时尚和摄影爱好者最活跃的中心。

美国服装零售品牌J.Crew在社交平台上用标签#ShinyPony邀请粉丝上传自己最喜爱的鞋履照片,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度,更拓宽了品牌市场。

重视粉丝更尊重粉丝

粉丝消费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直播平台;受众;心理特征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三个多亿,而直播平台的观众规模也是非常庞大。无论是游戏直播,还是秀场的直播,这些直播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网民的欢迎。网络直播平台如此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欢迎,实际上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网民的一定心理特点。网民通过对直播平台的关注,能够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娱乐了自己的业余生活。

一、寻求一种心理认同感

有一大半的人网民看主播进行直播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一种认同感。不同类型的主播都会有不同的粉丝群,粉丝的数量也不相同。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直播平台的主播能够吸引粉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心灵上能够产生某些共鸣或者是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现代社会各个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非常的大,工作上的事情也非常地繁忙。大部分的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压力的,有时候他们在工作上并不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赏识。所以很多网名想通过看直播来放松心情。以此来拿获得工作之外的认同感。在网络上似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普通,具有相同的地位,而在社会上每个人的地位层次都是非常地鲜明。我们在观看直播的时候,可以和网络直播进行友好地沟通和交流。主播和网民之间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主播合网民之间还可以聊聊生活中工作上的烦恼,或者是分享一些趣事趣闻,亦或者是聊一聊共同的兴趣爱好。当网民提出一些要求时,例如要求让主播唱歌跳舞等。一般情况下,主播都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让网民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认可。

二、获得现场刺激感

这是一个忙碌而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日常生活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而很多网民通过观看网络直播,无论是在听觉还是视觉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满足。网络直播它的现场感比较强,主播与网民之间仿佛是一种近距离的面对面交流,这样能够充分满足粉丝对现场刺激感的需求。和其他的一些网络娱乐消遣相比,光看网路直播似乎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愉悦感,能够在孤独、寂寞、无聊的社会生活中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寄托。网络直播是动态而灵活的,能够在屏幕之外有一个人和网民进行即时的互动和交流。尤其是那些在外打工或者是一些单身男女,他们平时比较孤独,如果能够有一个人陪伴,他们就会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具有极大的真实性,而那些主播就是陪在自己身边的一个朋友。而这些真实的满足感,都是因为网络直播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现场刺激感。粉丝可以向主播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是谈谈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粉丝在和主播亲切的交流之后,也获得了视觉上和感官上强有力的刺激。因此网络直播的现场感,极大地满足了网名对现场刺激的需求。

三、满足消费心理的需求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网络直播平台的主播们收入是非常高的。而他们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粉丝们平时送给他们的一些网络虚拟礼物。在各大网络的直播平台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粉丝送给主播礼物,例如鲜花、游艇等。粉丝送给这些主播的礼物在网络当中是虚拟化的。而实际上,这些礼物也是对生活的一另一种呈现方式,这也是粉丝对主播大力支持和喜爱的一种表达方式。紧跟时代的步伐,这种虚拟化的送礼物,也是人们消费的一种新型表现。尽管这些东西不是真实的,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些虚拟化的东西又可以转换转换为一种真实存在的经济利益。实际上这也是网民进行消费的一种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当有的粉丝送给主播比较贵的礼物时,他们就会得到主播更多的喜爱和赞美。那么当粉丝的消费越大,他们和主播进行聊天的机会也就更多。通过这种消费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满足粉丝在心理上的需求。而不同的粉丝也会因为自己对祖国消费的多少,而进行等级上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又能够大大地促进粉丝进行消费的心理欲望。所以从本质上来分析,网络直播平台送礼物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种新型的消费表现,也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

四、满足粉丝自我的好奇心理

每个人对周围的一切都会充满着好奇心,尤其是那些不熟悉的、比较神秘的东西,人们的好奇心尤为重。网络直播平台也是近年来新型出现的一种网络社交方式。对这种新出现的社交方式,人们也有着强烈的探求欲望。其实对于网络主播的日常生活以及个人隐私,有着强烈的探求欲望。因为网络主播通过表现自己的生活状况,能够给观众带来很大的新鲜感。实际上,人们对于一些公众人物的直播会感到更加的好奇。因为公众人物一般都是出现在荧幕上的,他们给人的印象都是比较良好。因此,粉丝积极的参与到直播当中,作为主播的忠实粉丝。这些粉丝更重要的是想要知道那些华丽的公众人物,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状态,粉丝更多的想要知道公众人物更多的个人生活。公众人物也会有自己的平凡生活,粉丝就想要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走进他们的生活。因此,网络公众平台就给了很多粉丝走进主播日常生活的机会,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五、结语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社会,网络的便利给人与人之间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而网络直播平台受到了很多网民的喜爱和追捧,人们对于这些主播的支持,也反应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在这个竞争力非常大的时代里,人们的工作压力非常的重,而网络直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他们对认同感的需求,对现场刺激感的一种满足以及消费心理、好奇心理等。现在的人网络直播平台发展参差不齐,主播的内容应该三观正确、积极向上,也能够给粉丝很多精神上的满足。粉丝在观看网络直播平台的时候,也应该正确的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不要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在主播和粉丝共同努力之下,网络直播平台才会发展得更加健康向上。

参考文献:

[1]续蔚一. 网络直播平台受众的心理特征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6,(18):10+13+18.

[2]杨志兵. 误导信息特点分析及其传播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

粉丝消费论文篇7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摘要]旅行社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迷茫期。本文着重探讨在粉丝经济视域下,传统旅行社该如何转变思维方式借势粉丝经济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关键词 ]粉丝经济;旅行社企业;产品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70

1前言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线上旅行商为代表的新型业态迅速崛起,一方面扩大了广义的旅游服务产业的范畴和边界,另一方面又让传统旅行社陷入了更为不利的竞争格局。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不均衡,服务体系和游客体验的不匹配,产品的同质化,使得传统旅行社的市场瓶颈越来越突显,而产品创新成为传统旅行社突破瓶颈的不二法门。但是,旅行社企业一般只关注产品内容创新,由于信任危机、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人才缺乏等因素,使得旅行社企业陷入产品创新的困境。如今,已进入到了“得粉丝者得天下”的粉丝经济时代。借势粉丝经济,改革产品创新模式,或许能给旅行社企业以新的启示。

2粉丝经济

美国学者詹金斯(Henry Jenkins)在粉丝研究的经典著作《文本盗猎者》一书中曾指出,作为最积极的受众,粉丝一向试图对媒介娱乐工业施加影响,粉丝社群可以说是消费者行动主义(Consumeractivism)的大本营。英国学者西尔斯(Matt Hills)观察到,在由有线、卫星电视所构成的多频道媒介环境中,忠实的粉丝变成了最有吸引力的消费者。

粉丝经济被中国消费者重视是因为乔布斯的苹果开创的一个个颠覆式创新,而国内学习乔布斯学得最好的是雷军和他的小米,因为有远近两个大标杆,粉丝经济也就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新标签。粉丝经济给了传统旅行社很好的启发:“如果想赢利,不应再追求最大数量的普通游客,只需要制造和迎合一定数量的最忠诚的游客。”而粉丝经济模式也给旅游产品创新模式带来新的启示。

3粉丝经济视域下的旅行社产品创新模式

(1)分众定位,找到粉丝。粉丝经济的关键点就是要拥有自己的粉丝团,而形成粉丝团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定特色产品,找准特色化市场。比如小米手机把用户定位于发烧友极客的圈子,乐视电视把铁杆粉丝定位于追求生活品质的达人,Roseonly则把产品定位于肯为爱情买单的高级白领人群。大众团队游的时代已经结束,旅行社必须转型升级找准自己的特色化市场。如果把粉丝定位于高消费,追求品质旅游的人群那就专注开发高端定制旅游市场;如果把粉丝定位于健康养生的追随者,那就可以主攻健康旅游市场;如果把粉丝定位于喜欢新奇,喜欢刺激的人群,那么就可以专注于不走寻常路的探秘旅游市场;如果擅长策划各类活动那就可以开拓商业企业各类活动与奖励旅游市场。

(2)培育客户,制造铁杆粉丝。传统商业模式是以“需求”为动力,而粉丝经济的商业模式则是以“追求”为动力。旅行社必须拿得出能让消费者“追求”的产品,才能吸引到铁杆粉丝。菲利普·科特勒把顾客的消费行为分为3个阶段:量的满足、质的满足和感性的满足。传统旅游者较注重物质需求,而现代旅游者更注重情感体验,强调旅游过程中的情感释放。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顾客需求层次的提高,游客的消费行为逐渐上升到情感的满足阶段。在这个阶段,顾客消费行为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消费者最看重的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产品与自己的关系紧密程度,他们购买产品是为了一种满足感情上的某种渴望,或是追求商品理想和自我概念的吻合——这便是体验消费。要使普通消费者升华为“粉丝”则必须使产品能让消费者达到感性的满足。因此旅游企业在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粉丝以后,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市场调研和客户体验,不断修改完善产品细节是制胜法宝。

在充分调研粉丝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关旅游产品后,还可并可邀请一些活跃的粉丝参与小规模旅游产品的内测。在游览过程中不断收集粉丝的反馈意见,让旅游产品快速完善。通过与粉丝的不断沟通和互动,既培育了客户,制造出了一批铁杆粉丝,同时通过粉丝的参与又能设计出可供粉丝“追求”的产品。

(3)社会化营销。产品成熟后,进入社会化营销阶段。在社会化营销过程中,铁杆粉丝的价值就会得以充分展现。这些铁杆粉丝变成消费者之后,只要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手段表达一下自己的旅游感想,秀一秀美景,秀一秀自己享受的瞬间,就会引来朋友圈的一群人。于是,铁杆粉丝就会发生“裂变”,由1个粉丝增长为2个粉丝,甚至是一群粉丝,其价值不可估量。

在社会化营销的过程中,也可参照小米公司采用“闪购”、“F码”等饥饿营销法,制造一种稀缺的错觉,激发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进行下一步传播和逐级分享。

(4)联结客户,构建部落。按照传统思维,旅途结束,游客各回各家,然后进入新一轮的客户开发。然而,按照移动互联网思维的逻辑,在售出了产品之后,营销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圈子社交和部落生活,使得粉丝经济得以无限延伸。这就给广大的旅行社一个启发:把购买了旅游产品,拥有相近的旅游理念,价值观念的旅游者联结成社群,然后把专家请入社群,培养带头大哥、意见领袖,这样社群就有了氛围。于是,可以不断在社群里创造好的交流内容与项目。不断地互动与交流使得粉丝们的黏性越来越强。之后,可以将铁杆粉丝打造成自组织,这些粉丝自组织便会不断通过口碑帮助寻找和培育新的粉丝。同时,还可以为社群提供各类衍生服务如:旅游攻略、主题派对、海外代购、订房、订车、订机票……

(5)情感注入,不断维护。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即使拥有暂时的粉丝群,如果产品不及时转型升级,就很快会被粉丝群所抛弃。“粉丝迷恋周期”则以“月”,甚至以“日”,以“小时”来计算。在这样严苛的背景环境下,“粉丝忠诚度”的构建与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粉丝经济其实就是如何在品牌的塑造和传播中融入情感,让价值认同者超出理性的层面成为粉丝。理性认同者不会成为粉丝,需要有情感的激素刺激。要有情感就需要互动,这和谈恋爱类似,需要双方不断进行互动才能产生和增进感情。另外,互动的目的是要强化自己的品牌个性和优势价值,才能维护粉丝的情感寄托,情感依赖越大,就越容易成为铁杆粉丝。

4结论

用户关注的是产品和产品满足的物理需求,粉丝关注的是产品品牌和品牌带来的精神追求。粉丝经济下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一定不能是冰冷、程序式的产品,而是丰富情感和具备感觉的产品。在去中心化、碎片化的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旅行社想要破局重生,借势粉丝经济创新产品研发模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粉丝帝国或许是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 陈雪梅.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5(8).

[2] 郑凤英,杨毅.中国旅行社市场绩效变化及其原因探析[J].中国市场,2015(8).

粉丝消费论文篇8

关键词 粉丝产业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一、粉丝与粉丝产业

“粉丝”这样的一个群体存在于我们周围,他们是一个情绪化的群体,为了喜欢的明星而疯狂。从学术的角度来定义,“粉丝”就是对于某种目标拥有喜欢、关注、信仰等情绪,并愿意付出成本的人。某种程度上说,“粉丝”是对某种目标具有精神信仰与精神服从的人,信任并愿意奉献。

由于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消费行为,这些行为扩展到各个消费领域,就形成了“粉丝产业”。粉丝产业和其它产业一样,有生产和消费环节,作为受众体的粉丝,将自己的情感因素转化为消费的动力,对偶像商品进行购买,从而完成粉丝产业中商品的流通过程。

“粉丝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粉丝经济”的发展,为粉丝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独特的内涵,“粉丝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眼神,最终形成了“粉丝产业” 。粉丝产业和文化产业一样,都是由于一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因素刺激形成的消费动机,使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了一种经济现象,作为一种经济推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随着其不断的延伸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粉丝产业”,以产业的形式存在于经济体系中。

二、我国“粉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魅力”不足。

在当今中国粉丝产业中,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在娱乐市场当中,粉丝所进行的就是购买偶像的唱片、海报,观看他们的演唱会等比较常规的消费模式。在商品市场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的景象:中国的生产者们永远都是在模仿别人,很少自己推陈出新,创造和设计出属于自己的产品。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山寨”产品的泛滥。一个粉丝在消费的时候,会不经意间发现自己所购买的商品和另外一个粉丝所购买的商品大同小异。随着商品的同质化加剧,人们所购买的商品日趋雷同,逐渐的粉丝们会失去购买商品的热情。最为严重的是,粉丝们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这一切对于粉丝产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二)过多的商业化炒作,急功近利的“金钱说话”。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粉丝产业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其参与者多为年轻人,在追求的时候较为的冲动,在某些失去理智的时候会做出许多疯狂的消费行为。在产业中不少商家都是利用了粉丝们这样一种狂热的心理,推出了许多产品和促销活动,吸引粉丝们的注意。这种将粉丝的情感转嫁为单纯的经济购买活动的做法,一方面推动了整个粉丝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导致整个粉丝产业畸形的发展。

作为一个产业,粉丝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价值我们不能够否认。但作为一个独特的产业,粉丝产业应该培育自己特定的产业文化,不应该把“金钱”看作是衡量产业发展的唯一指标。

(三)合理追星导向机制的缺乏。

在当今的粉丝产业中,并不是每一个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都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一颗理智的心。很多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偏激的想法,由此做出了一些过激的举动,对于自己,对于亲人,甚至对于整个粉丝产业的风气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粉丝追星超越应有的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追星导向机制,对于青少年的“追星观”没有进行良好的指导和教育,客观上导致他们在情感和认识上面的偏差,最终做出了这样的过激行为。青少年树立偶像,进行追星,并没有错,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追星这样的一个行为是可以产生其积极意义的。而此前提,就是一个良好引导机制的建立。

三、解决我国“粉丝产业”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发展“魅力经济”,制造创新产品,引导粉丝产业发展。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詹金斯在过去20年里致力研究粉丝,是全球迷研究学者公认的权威,他对粉丝的研究是商学院研究如何操纵品牌形象的经典著作。詹金斯提出“魅力经济”(Affective Economics)论点,认为面对科技带来的媒介汇流,以及伴随而来的消费者媒介使用行为的改变,媒体内容提供商品和品牌营销者必须改变营销策略,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决定其购买行为。

苹果公司从来不缺乏忠实的粉丝们,每一次新品会都会受到全世界粉丝的关注,每出来一款新的产品,都对会上演在专卖店门口排起长龙的景象。因为苹果的粉丝都被苹果独具魅力的产品设计和强大的功能所折服。苹果公司从其企业文化到产品设计到独特的“稀缺营销”手段,都体现出了它独树一帜的“魅力经济”模式。这样的做法使得越来越多的粉丝们对于苹果情有独钟。

因此,笔者认为在发展粉丝产业的过程中,也应该时刻抓住粉丝求新、求好、求独特的心理。在产业中的各个“偶像体”都应该发展自己独具魅力的“魅力经济”,唯有如此才能提高粉丝对于自己的忠诚度,才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手握“情绪资本”,丰富产品文化,增加粉丝产业内涵。

首先提出“情绪资本”的概念是英国营销专家凯文・汤姆森(Kevin Thomson),他于1998年出版《情绪资本》(Emotional Capital)一书,认为“情绪资本”由外在与内在情绪资本两大核心组成。外在情绪资本存在于顾客和股东的内心,是品牌价值和商誉。它们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并被纳入到企业资本的核心。品牌能促销产品,赢得顾客的信任,引发重复购买行为,甚至将这种信任推向更高潮,与顾客建立一种终生关系,并由顾客口耳相传,发掘并培养更多的潜在顾客。”内在情绪资本则指向员工的内心,包括企业员工的感受、信念和价值观。企业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是人的集合;它的所有要素,包括产品、服务、品牌都与情绪交织着。企业领导人的魅力与个人特色,常常反映企业价值与信念。企业价值不是数字,是消费者、员工还有领导人情绪的结合。

前任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海尔(Steven J. Heyer)延伸了“情绪资本”的概念。在他的领导下,可口可乐公司不再是饮料制造工厂,而是“乐趣的体验工厂”。可口可乐借由赞助各式活动、电影电视还有音乐下载,成功从一个软饮提供商转型为一个“娱乐公司”、“内容提供商”,成为制造美好情绪的圆梦者。可口可乐卖的不是软饮而是生活态度加完美体验,从广告到卖场到网络到瓶罐设计,全面打造欢乐轻松的气息,饮料不再是饮料,消费者买可乐,喝的是对可乐的认同与喜爱。可口可乐善用“情绪资本”,持续成为全球品牌价值最高的品牌。

在粉丝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不仅仅只是把“销售产品获得利润”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而应该利用这种“情绪资本”理论,将所销售的产品从有形话到无形化,从物质层面上升到情感层面,于无形之中增加粉丝对于偶像体的情感认知程度,让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三)建构合理导向机制,培育健康粉丝,监督粉丝产业发展。

首先对于追星,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由于追星的多是青少年,所以学校的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要做到的就是让每一个潜在的“粉丝”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这是成为粉丝最根本的要求。

其次,在社会教育方面。首先应该强化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效益取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媒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难免会寻求新闻效应,渲染名人轶事,尤其是对当红明星的捕风捉影。如果这种倾向被偏激化,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媒体与其应有的社会效益的距离扩大、甚至抵触。因此,大众媒体必须以最大限度地追求社会正确导向为前提,这一常识必须成为新闻界更广泛的社会自觉。

总之,我们应该努力促进合理的社会文化结构。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感性文化的日益盛行,决不意味着这种情势是一种合理的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一种充满生机的文化体系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它应该能够兼容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具体而言,应该是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感性文化与理性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特别需要着力弘扬精英文化、理性文化、高雅文化。合理的文化结构将会促进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重建。”

上一篇:体育消费论文范文 下一篇:消费升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