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2-04-27 06:28:55

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摘 要:说到文人,人们便自然地与琴棋书画联系在一起,的确,文人与琴棋书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宜兴紫砂壶与文人同样渊源深远,可以这样说,文人在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文化;紫砂文人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58-01

宜兴,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太湖之滨,依山傍水,物产丰富,成为中国的陶都,绝非偶然,这和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早在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的先民们就开始懂得制陶。宜兴的陶瓷产品极为丰富,五朵金花享誉中外,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紫砂陶。它不但外形美观,款式多种多样,而且经久耐用,泡出来的茶别有风味,并能长时间保持茶的香味和温度。因而历来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传说范蠡功成名就后便和西施泛舟太湖,来到宜兴隐居,范蠡跟当地人学做陶器,因此我们宜兴人便尊称范蠡为陶朱公,文人自此便与宜兴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

宜兴紫砂文化自闻名以来,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华历史上更是一朵独一无二的奇葩。宜兴地处江南水乡人文荟萃之地,所生产的紫砂器更是充满了丰富的文化气质。

说到文人,人们便自然地与琴棋书画联系在一起,的确,文人与琴棋书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宜兴紫砂壶与文人同样渊源深远,可以这样说,文人在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古以来,文人学士都属于人数较少的特别阶层,他们拥有丰富的思想文化知识,喜欢通过书画、诗词、文章等艺术形式充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层次。而紫砂壶凭借极为丰富的造型式样,古朴典雅的陶器色泽,典雅恬适的整体风格,与文人们淡泊雅致的审美情趣相得益彰,成为其品茗吟诗,风花雪月时的最佳选择。

一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千古绝唱,道出了作为中国特有工艺品紫砂壶的独特魅力。伴随着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史,紫砂壶数来也已有千年历史,凭借着古朴而端庄的壶体造型、典雅而质朴的传统工艺以及多样而传神的表现手法,使得紫砂壶成为极具文化价值的艺术品,傲立于世界陶瓷艺苑之中。

众所周知,宜兴紫砂的真正起源在宋代,宋代的提梁壶是宜兴紫砂壶的传统产品之一,宋代大文豪坡就很喜欢提梁壶。相传宋代坡在宜兴办学时曾在宜兴买地,现在丁蜀地区的蜀山这个地名据说就是他所取的。到了清末,宜兴人为了纪念坡,称这种提梁壶为“东坡提梁壶”了。

一把茶壶,单纯具备泡茶功能,是不会备受人们青睐的,它必须有可供人们看不厌、赏不完的精神存在。应该说,在明代以前的紫砂壶只具备泡茶的功能,而到了明代中期以后,茶文化在文人墨客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士大夫、文人对紫砂茶具的创作影响和参与,使紫砂茶具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在明清年间,宜兴紫砂茶具的崛起,更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明万历后期是宜兴茶壶重要发展时期,有名家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等。时大彬系时朋之子,原善做大壶,在文人陈继儒和他的朋友们提倡下用小壶品茶而造小壶,以保持茶的香气。他曾创制数十种紫砂壶的款式,有菱花八角、梅花、六角、提梁、僧帽、扁壶等,佳作信手而成,艺术成就达到巧夺天工、千姿百态的地步。可以这样说,时大彬壶艺的转型,文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到了十九世纪中期,这是宜兴紫砂壶历史上的又一个发展时期,这时的紫砂壶上面常常刻有诗句,这种风格其实是在乾隆时期已经很普遍,但因为当时陈曼生等人的极力提倡,所以在壶上题字很普遍。因为要方便题字,所以壶型要平滑,越简单越好,陈曼生就是领导这股新潮流的主角。陈曼生本名陈鸿寿(1768—1822年),曼生是他的号,他是浙江杭州人,曾在宜兴邻近的溧阳担任地方官多年,他喜欢茶壶,更喜欢在壶上题字,曼生书、画、篆、刻样样精通,是“西泠家”之一。陈鸿寿善画山水,讲究简淡意远,疏朗明秀的效果,诗词文赋造诣精深,他一生酷爱壶艺,是一位杰出的陶艺设计家,曾设计壶样十八式,多与杨彭年兄弟、邵二泉等人合作,他所设计的壶多受文人雅士的喜欢,称“曼生壶”。他的壶型多为几何体,质朴简练、大方,为前代所没有,开创了紫砂壶样一代新风。曼生壶铭极富文学趣味,格调清新、生动,耐人寻味。陈曼生开创了书画装饰于壶上,自此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风格内涵至陈曼生时期完美地与紫砂融为一体,使宜兴紫砂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泱泱中华,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作为早期实用茶具的紫砂壶,从宋朝开始,由于文人丰富想象力的渗透,如坡之提梁壶,陈曼生之曼生壶,都已成为紫砂茶壶的经典代名词,这些脍炙人口的典故,无不昭示着宜兴紫砂的发展,与历代文人关系之密切。同时,我们亦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为新时代的紫砂传人,同样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

宜兴紫砂,在历代艺人手把手的传递中,得以彰显其本色,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中,保存其精髓,传承其意旨,才是我们这代人所要做的。

参考文献:

[1]何继主编.紫泥—王度宜陶珍藏册.台湾奇园艺术中心.

上一篇:书者,心之迹也 下一篇: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特征与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