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时间:2022-04-27 10:51:41

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从能力迁移的角度看,学生能把这种能力从语文的课内学习迁移到语文的课外学习,也能把这种能力从语文学科的学习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从学生终生受益的角度看,学生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把这种能力迁移到一切实际情景中。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国外教育家有一种说法: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就是他提出问题的水平,问题的深度即智力的高度。李政道博士曾说:“最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语文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1.明确“问题”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虽然学生学习离不开感知,但感知不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如果没有求知欲,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如果学习不深入,知识就掌握不牢,能力难以提高。从近期效益来看,学生知识量的多少和能力的高低决定考试成绩的优劣;从长期效益来看,学生知识的多少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参加工作后适应社会的快慢。

2.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传统课堂讲究师道尊严,教师居高临下,掌握话语霸权。新课程标准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之一。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看待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置身于学生中间,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激励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甚至可以有意出错,引导学生找错误,究原因,想对策;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让学生大胆思考问题。

3.点评要多肯定巧点拨

多肯定学生,适当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会提高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对表现好的同学,要毫不吝啬地鼓励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对答案有偏颇甚至错误的学生,不要轻易否定,而要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加以引导、激励;特别要鼓励那些成绩较差、平时不敢发言的同学,让他们感到努力就有收获,进而逐步增强自信心。如:“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新颖,说明你深入思考了。”又如:“你的回答基本正确,你能换一种更好的说法吗?”教师的点评可不局限于问题本身,而是对学生的思路、语言、体态等作出具体分析,肯定学生闪光的某一方面。

课堂点评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的旧知识和思维,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增强能力,提高认识。如在指导学生作文《学习辩证分析》时,有的学生说知足者常乐,有的学生说不满足才有追求;有的学生说凡事要忍,退一步海阔天空,现在许多人因为不能容忍而为些许小事争斗,等等。学生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有的因看法不同几乎要争吵起来。教师适时点拨很重要:“真理也是相对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要辩证地看问题……”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最后达成了共识,教师再适当总结,如:我们应在物质生活上知足常乐,在精神生活上不懈追求。

二、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李镇西老师提倡学生学习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能不能写得更好些?李老师的“四问法”体现了学习语文时思考问题的普遍性,可说是“学有定法”的一方面。依此类推,在学生写作文构思时,教师可提倡学生养成“四问”的习惯: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能否写得更好些?当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构思作文或修改作文:立意符合题意吗?文体特色鲜明吗?中心明确吗?结构完整吗?……

笔者认为,也可参照文体的特点思考问题。例如学习诗歌可这样思考:从体裁看,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或者哲理诗;从意象看,写了哪些意象,创造了什么意境;从语言看,有无诗眼,有无特别精彩的词句,语言风格如何等;从中心看,写什么内容,抒什么情或阐述什么理。又如学习小说,可这样思考:塑造了哪些主要的人物形象,各人的典型性格是什么等;描述了哪些故事情节,情节是否完整生动等;描写了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各有何作用等;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有什么特色。

另外,也可引导学生从思维的角度思考问题。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如欣赏诗歌可引导学生用形象思维品味意象和意境,用逻辑思维分析、概括诗歌的内容和感情等。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非常活跃,积极主动地高效学习。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1.课前预习,发现问题,分类处理。

第一阶段,精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分类处理。这一阶段约需一至两周时间。学习某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安排时间让学生认真预习,并让学生记录预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其次,教师安排时间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教师一般先肯定其创新思维并加以鼓励,再委婉地告知学生,因与上课内容关联不紧,建议课外解决;第二类,与语文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过于简单的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解决,也可请其他学生帮助解答,教师可用三言两语加以明确;第三类,与语文关系密切的,有深度或广度或创新思维的,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老师要对提问的学生加以表扬,并公布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问题之一。最后,老师对所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分类合并,并补充学生没发现但又应该探讨的有关问题。

第二阶段,训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分类处理。教师将每班学生分为十组左右,每组选出三名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名正组长,两名副组长。学生对某篇课文预习后,每组的三位组长负责分类合并本小组所产生的疑问,并将结果交给教师。最后,教师补充有关问题并按合理的学习顺序整理后,明确所有要探讨的问题。

2.课堂讨论,解决问题,检测巩固。

教师将整理后的有价值的问题在课上展示后,让学生大胆讨论。因为学习的内容基本上是学生课前预习所发现的问题,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首先,教师将问题分配到各小组。根据问题的数量,可以几个小组讨论同一个问题,也可以一个小组讨论几个问题。各小组先认真讨论本组分配的问题,再简单讨论其他问题。

其次,按问题的顺序由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发言后,本小组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在课堂上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合适的时机给予点拨并引导学生逐步解决所有问题。教师要把握好时间,不能放手不管把课堂变成“牧羊”的“自由草场”,要力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解决计划要讨论的问题。

最后,教师要适当小结,回顾本节课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再检测巩固。检测题最好提前安排学生出好,当然,教师要课前审阅并指导,保证试题质量。

3.课后跟踪,拓展问题,产生新疑。

语文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交流见解,迸发灵感;教师既要关心“解决”了多少问题,又要关心“引出”了多少新的问题。有限的课堂有时很难完成某项讨论或者无时间就某个问题拓展开去,这就需要课下进行跟踪训练,让学生把自己思考的最后所得写成文章。这种跟踪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养能力、训练思维的重要环节,是姚竹青教授的“大语文教学法”和“全天候教学法”的体现。如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后,有的学生对文本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刘兰芝被休后仍有县令、太守来提亲,足见她多么优秀,为什么焦母不能容她,她被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学生又针对这个问题,写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结果,分析了刘兰芝被遣的若干原因。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两堂课就能有成效的。正如课程专家所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把这颗种子散播在学生的心中,并持之以恒地为它提供成长所需的养分,那么最终定会结出学生受用终生的丰硕果实。

上一篇:洗尽铅华始见真 下一篇: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