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动导向模式”引入旅游日语专业课程中的必要性

时间:2022-04-27 10:00:49

浅谈“行动导向模式”引入旅游日语专业课程中的必要性

摘要:本文审视和反思了当前我校旅游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引入行动导向模式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优化我校旅游日语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 旅游日语

引言:

行动导向一词源于德文“ Handlungsorientier”,是世界职业教育理论中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起,德国教育界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并将其作为该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被世界各国的职教学界争先推崇效仿。德国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特拉姆曾对以行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作了客观的界定:“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将来具备自我判断的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这一途径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引入我国之后也受到职业教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职教学者姜大源在2007年指出: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强调能力本位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其实质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并且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某种特定教学过程中,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并且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某种特定的职业情境中达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的教学目的.它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的能力运用于其它职业,进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一致的目的。

一、我校旅游日语专业产生的背景以及专业特色

随着中日两国民间往来的日益活跃,我国对既懂语言又懂旅游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涉外旅游从业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要求也逐渐提高。同时,在语言和旅游相关知识具备的前提下,很多涉外企业对外语从事者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与创新思维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另外,我校地处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人文、生态环境独具特色,成为很多入境游客的首选目的地。日本作为亚洲最大的旅游客源国,来川旅游人数也在高速增长。然而,在传统的日语教学中,都是以单词和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教授为中心,以通过日语能力测试为目的,虽然目标也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日语综合能力,但过分强调语法教学,学生听说能力普遍较差,由于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欠缺而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而且由于在人才培养上欠缺明确的定位,传统的日语学科所培养的毕业生对旅游相关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完全不能达到实际工作能力与特定行业对其素质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校开办了旅游日语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学会日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旅游行业相关知识,并能在涉外旅游服务行业中熟练运用日语进行交际。

二、我校旅游日语专业教学现状

1、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应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配角的地位。因此,在旅游日语专业成立初期,我们还是按照以“讲”为先的方式进行日语教学的。过分重视语法、词汇的讲解,采取和初高中相似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上,学生永远都充当了被动接受学习者的角色。老师说什么学生记什么,老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停留在对语言的模仿与机械记忆上。然而,外语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开口应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开口说的机会,也扼杀了他们自主表达的欲望。虽然近年来逐步开始在课堂中加入一些情景教学手段,但学生的主动性仍未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造成学生的思维局限性,创新能力低下。

2、语言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相分离

目前我校旅游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是将学生进校的前一年用于集中学习日语语言知识,第二年加入部分与旅游行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最后一年则完成顶岗实习任务。由于前一年的语言学习和培养职业能力的专业课割裂开来,造成了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专业日语水平不高,日语综合应用能力较差。

3、重视应试性,忽视职业性

我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日有语能力测试2级的考试,所以大多数学生从大二开始便积极准备能力测试的内容。在能力测试单项划线之前,根据一贯以来的经验,只要把“文字、

词汇”“阅读、语法”这两部分做好了,便可以顺利通过日语能力二级考试,而这两部分是可以通过反复记忆和大量的练习来实现高分突破。所以利用题海战术就能在短时间内帮学生提高分数。然而,听力能力的提升却非一朝一夕之事,短时间的强化训练不能很好的提升成绩,所以被教师忽略。如此培养之下,很多学生能顺利通过日语能力测试,却没有开口表达的能力,平日训练的缺失也使得很多学生在实际运用场景中手足无措,根本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到旅游日语专业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创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教学的载体课程,而重构旅游日语的课程体系则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前提。改变传统的语言学习与专业课学习相分离的现状,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便开始运用日语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完成专业课中涉及到的工作任务。同时,在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对自身日语语言能力的检验以及查漏补缺的最好途径。这样的课程模式,整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2、教学角色的转换

行动导向教学法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线性传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自学模式。将“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变为“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者淡出,但这并不影响教师作用的发挥,相反对教师的要求则是提高了,教师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

3、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他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老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目标对象,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诸如“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知识竞赛法”、“引导课文法”等等具体的新教学方法。而在实施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时,学生自行编制好小组,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和协作等社会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资料,独立进行工作,自主进行学习,自己动手来掌握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四、结语

通过前文对我校旅游日语的教学现状分析不难看出,一直以来我们推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工作协调能力等方面是急需通过新的教学模式予以提高,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作者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齐芳 浅谈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鸡西大学学报 2008

[3]刘邦祥 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J]职教论坛 2006

上一篇:浅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服饰设计教育 下一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