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中学生主动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时间:2022-04-27 08:57:27

浅谈激发中学生主动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读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者热衷于讨论的话题,阅读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见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但是一直以来读书又是令教育工作者最为头疼的教学任务之一,教师无法提高学生读书的主动性,在学生看来,读书既不能显著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同时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诸多存在的因素使得现阶段中学语文阅读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现状出发,分析了读书现状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讲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17-01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其它学科的理解能力,可以说阅读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只要学生能够坚持每天阅读,阅读所带来的好处就会由量变达到质变。然而现如今语文教师和学生对阅读大多持以可有可无的态度,即使有的学校安排了每周一次的阅读活动,但是这些所谓的阅读活动大多成了教学的摆设,同样的时间学生更愿意用来多做几道题目,以迅速的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这种对阅读错误的态度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麻木,大量的习题战术并没有真正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反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在不断的下降。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对阅读的偏见,真正的重视起阅读,并结合当今流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最佳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从阅读开始品味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下面就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1 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要正确的教导学生,让学生清楚读书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不爱读书,是因为他们并不清楚阅读到底能带来什么,在目前初中生的眼里,阅读只能称为学习之外的消遣,在学习成绩没有显著的提高之前,他们根本没有任何阅读的心思,所以教师应该正确的教导学生,转变学生对阅读错误的认识。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精髓就在于广泛的阅读。语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学生的学习不能退而求其次,要懂得把握学习的重点。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书读的多了,学生的知识面自然就拓宽了,对文章的理解也就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如果每天都做一篇阅读理解,我们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一旦几天不做,就会感觉到强烈的陌生感,也就是说阅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养成阅读的惯性,也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其次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其它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学习上总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即阅读只存在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这种错误的认识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其实,阅读对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理科学科来说也同样重要。理科学科也同样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阅读,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存在困难,自然会影响其对题目的理解程度。很多时候,学生做错了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因为在阅读时产生了理解上的错误。既然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的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去阅读呢?

2 通过“讲书”活动来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我们的初中生由于受到升学考试压力的影响,他们全部的心思大都集中于学科的学习中,使得他们很难有时间去接触与学习无关的事物,即使有的学生对阅读很有兴趣,但是为了升学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爱读的书,久而久之读书的兴趣也就逐渐的消失。教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通过各种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读书的主动性。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讲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读书活动。一方面它可以强制学生去阅读,阅读被当成学习的任务,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一部分对阅读并不感兴趣的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就会发现阅读的乐趣。很多学生都会发出感慨:原来阅读也可以这么有意思!另一方面“讲书”是一种由结果过渡到过程的活动。我们都知道,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敏感时期,在这一阶段任何一种肯定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无限的动力。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讲书”可以赢得教师和学生的肯定时,他们内心就会产生十足的阅读动力,这样学生便会阅读更多的书,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肯定。

3 通过交流讨论来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阅读是一个安静的过程,但是在阅读之后学生都渴望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这种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交流讨论的形势多种多样,学生之间可以同桌两人组成一个讨论小组,也可以更多的人组成一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学生还可以听取别人的看法和建议,从而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书籍的认识程度。另外也可以把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同样的阅读内容更容易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共鸣,已达到高效交流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把阅读《水浒传》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对《水浒传》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学生讨论交流的话题也能更加的集中。学生可以对书中的不同人物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每一个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人物,交流起来也更加的顺畅。再比如小组成员都是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那么学生便可以对书中精彩的场景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精彩场景的精彩之处到底表现在哪里。总之,阅读并不是一个人的阅读,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沉浸在自我的阅读世界里,那么他的见识和水平将永远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学生只有在不断阅读、不断讨论、不断吸取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提高阅读的质量。

综上所述,学生只有在清楚的认识了阅读重要性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开始阅读的征程,同时也要在对阅读结果的追求中提高自己阅读的主动性,最后通过阅读的交流和讨论达到信息分享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也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华强.语文阅读策略教学探微[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4期.

[2]张爱卿.论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02期.

[3]银洁.阅读教学中阅读心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上一篇: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下一篇:打造班主任政治思想魅力 提高学校办学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