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指导课程实践的若干经验

时间:2022-04-27 06:37:41

浅谈职业指导课程实践的若干经验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就业制度改革,职业变动加速,职业发展规划理念的传播适应了社会个体和社会团体的需求,职业发展规划理念将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职业指导课程培训老师,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引领学生体验“竞争与合作”、“选择与被选择”。

关键词:职业指导;课程实践;理念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65-0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日渐加快,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业结构现处于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四产业转变的重要时期,随着部分职业的消失和新兴职业的产生,职业变动正在不断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动了相应的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以及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变革和完善,实行劳动合同制,兴建人才市场,适应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双向选择的要求。如何适应时展潮流,敏锐把握社会用人标准,结合个人发展需求,在社会工作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是社会个体不断追求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念正是站在个体的角度,以个人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发展为对象,引导个体在某一时间点上相对理性地分析自我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并在两者之间寻求最大的交集,以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目标,相应科学地做好规划,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的价值。所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满足了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职业发展规划理念的推广能够协助个人在遇到一定的职业发展困难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职业需求和个人需求之间的冲突程度,更好地实现共赢,所以也受到的社会政府和用人单位的支持。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念在高校中得到不断地传播,与高校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载体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引领学生站在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天平上选择未来职业发展的平衡点。我校也进一步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了培养过程,按“1+X”方式开设1门《职业发展与就业基础》必修课(一般讲授课程36学时,网络课程18学时)和多门选修课《职业探索与职业化素质》、《创新思维与素养》、《KAB创业基础》、《创新与创业》等,努力做到点面结合,职业测评、个人网络学习和团体面对面交流相结合。作为课程老师,本人在课程中秉承参与、实践教学理念,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体验“竞争与合作”的生存法则,提升“悦纳自我选择并为选择负责”的抉择能力。课程一开始,我们就澄清一个观念,我们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是授课听课的过程,而是团队合作的过程,这过程中既包括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也包括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我们都是整个团队的一份子。我们团队合作是否愉快,不仅是老师的义务,也是每个人的一份责任,我们都需要为团队合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当然,既然是团队合作,就需要沟通交流,有什么需要彼此可以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对方的想法。所以“积极参与、主动沟通”是我们团队合作的核心,将贯穿我们课程全过程,而且良好团队合作精神是职业生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良好职业素质之一,素质的养成是需要点点滴滴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的。当然在实践中如何做好“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也是很考验辅导老师的。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破冰难的问题,面对一百多陌生学生,在教室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如何将原有的根深蒂固的上课思维模式转变为互相合作、交流的学习团队模式,给培训老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人一直坚持将课堂交流分享时间尽可能多地交给学生,在其中培训老师主要起到穿针引线和引导进程的作用,当然一些科学合理的观点理念也会在和学生一起讨论分享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予以传播。

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我们每次课程都有回答问题、表达观点的机会,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谁愿意主动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只要主动举手,我们就会将话筒交给他,每次主动展示的同学在平时分上要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另一种是“请在座的同学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观点”,话筒会沿着一定顺序传递下去,同学可以选择分享,也可以选择放弃,分享的同学我们在平时分上也稍微给予加分以资鼓励,放弃的同学不加分。如果观点是团队合作的结果,那么团队成员都予以同等加分激励。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过程,让同学们不断体验“选择与被选择”。有时候回答问题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自己会比较满意;有时回答问题是被选中的,自己未必完全愿意,但是自己仍然有选择“接受”和“拒绝”的权利,不管你做出了“接受回答问题”还是做出“拒绝回答问题”,其实这都已经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不要再抱怨周围的环境,抱怨自己的身不由己。推及到未来工作选择、职业发展,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选择,无论环境怎么变化,每个人选择的主动权永远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勇敢地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起责任,而不是将责任推卸给父母或周围的环境。当然,在工作实践中本人也遇到了一些自身需要突破的障碍。在课程推进过程中,特别希望同学能珍惜每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希望他们能利用这样难得的机会锻炼自己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在这样强烈的培养责任驱动下,总是想让更多的同学回答问题,如果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自身就会有一种较大的失落感和疲劳感。后来,本人继续参加相关学习和培训,不断反思自己的理念和行为,逐渐意识到要尊重每一个选择,相信在每一个选择面前,每个人都会本能地做出符合自己状况的最优选择,应予以尊重。当心态放平和后,可能就不会给人太强烈的压迫感,反而可以在一种平等的状态中享受彼此交流的快乐,观点会在撞击中产生火花,观念会在讨论中不断澄清。

在职业培训实践中,我体验到励志视频短片、名人励志演讲、励志歌曲及手语活动等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都比较好,作为职业培训人员需要有意识地收集整理这些励志资料,并应用到培训活动中,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推进过程中,学生希望更多地了解实际工作中的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案例,这就为任课老师提出了多接触校外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和事务的要求。不同职业指导理论引领下的培训体系和培训理念会有不同,这既给培训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会造成培训体系的多样性,这需要我们培训人员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探讨。

参考文献:

[1]职业指导[EB/OL].百度百科.

上一篇:物理化学教学方法初探 下一篇:西部工科院校开展《制造技术》双语教学探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