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若干问题探究

时间:2022-04-27 04:37:43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若干问题探究

摘 要: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加深与拓展,然而,在面对企业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的时候,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仍然无法完全融入企业的管理系统,这就导致了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候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此提出了企业应该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从而切实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率与效果。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0 前言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式引入我国,它最早的驱动力就是企业内部和外部承包责任制,我国目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已经进入到一种规范化和可实施的阶段。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不够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还不顾成熟,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依然没有实施到位,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将基于此提出了创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以便让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并从战略性的发展高度来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1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论混乱不清。我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依据的理论不够统一,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预算概念与操作内容。因此,这就造成了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各自为政的不良现象。全面预算编制的起点也不够统一,有些以销售作为编制起点,而有些又以利润作为编制起点。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理论不够统一协调化,最终导致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各行其是,无法为其提供切实可靠的指导,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显得有些混乱不清;

(2)管理观念上的偏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效果不够令人满意,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因为预算管理的观念上存在着某种错误。我国很多企业都是来源于计划经济时代,管理观念依然没有能够全面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无法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这就让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实施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具体来说,我国企业的治理机制还不够完善,整体管理水平较为落后,这些都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3)管理实施中的不足。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总体实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主要是预算管理无法与企业管理有效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预算管理工作形同虚设。首先,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发展之间融合度不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意识不够强,传统的预算管理工作缺乏鲜明的财务性,从而造成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不高。其次,企业管理高层参与性不够,因为他们认为预算管理工作应该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这就导致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大打折扣。此外,企业基层员工的参与程度较低,预算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权威性、代表性和专业性,预算管理各个环节间也缺乏有效的协调。

2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目的与必要性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战略总目标来预测未来的发展环境,并具体安排相关的生产经营或投资决策等相关的活动。一般来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都是以货币或其他计量形式来进行标识的。应该来说,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帮助企业大大降低成本费用,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实施的必要性。

(1)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些都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变数,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会引发企业竞争优势的减弱甚至丧失。因此,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做好应对准备工作,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并保证其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增长目标。这一切都离不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为了实现标准化管理方式。在当前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要求之下,现代企业必须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来协调一些生产经营活动。这是一种标准化的协调方式。这是因为传统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只是片面重视协调和监督工作,这就无法顺利实施预算管理工作。但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则可以提升企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与控制化程度,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也有利于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

(3)企业各方利益之间的关系契约。这是现代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内容,它的制定权主要就在企业董事会,批准权则在股东大会,而执行权属于总经理。企业实施公司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让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真正实现分离。那么,企业要想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就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即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让各种问题能够集中在一起,最终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制定与执行都落实到位。

3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创新对策

(1)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企业必须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比如说建立一个预算审批机构即股东大会,并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即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由它们负主要责任,对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协调和考核。企业还应该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并由总经理担任主任委员,下设一个预算管理工作小组,从而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体系保障,为日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机构;

(2)树立一个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全局性与战略性特征。因此,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就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编制预算并执行预算,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长期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特征,强化企业以战略为基础的预算管理理念,从而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预算管理目标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此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强化自己的多元经营理念,真正让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站在一个战略性的高度上;

(3)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其编制方法是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企业应该采取上下结合,逐级汇总的方式来进行全面预算编制,并结合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让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体现出一种分权与集权相结合的编制方法。当然,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指标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市场实际的供求关系来增加预算指标的柔性与弹性,从而减少或避免过于刚硬的预算指标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

(4)不断完善预算考评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企业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该根据责权利有效结合的机制,全面提升预算管理的约束力与控制力。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全面预算考核机制,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做到奖惩分明,从而让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激发出企业员工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 结束语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实施战略和人本化管理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一个预警机制,并随着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而变化。我们应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率与效果。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这几个方面的全面预算管理事项,即合理选择管理理念,全面创新管理模式,并应该采取积极乐观的预算态度,最终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切实提高其执行效率与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卓.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2).

[2]罗元涛.浅析企业如何推行全面预算管理[J].公用事业会计,2006(10).

[3]施金龙,张金兰.论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4]应承忠.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财会,2010(01).

上一篇:海因里希法则对做好企业安全管理的启示 下一篇:O2O形势下如何发挥商业财务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