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系统的工作流改造

时间:2022-04-26 08:30:57

质量管理系统的工作流改造

工具层包括工作流引擎、建模工具和工作流定义器,提供平台层实用的系统工具。技术层采用J2EE架构,提供实现功能层、平台层和工具层的基本技术。数据层包括质量管理产品库、检验质量库和其它管理系统。

动态表单的实现技术

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质量信息。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需要填写原材料复验通知单等记录卡、在车间生产过程中每个工步结束后都需要填写零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记录卡、在进行多学科检验过程中需要填写各学科的检验报告、对于不合格产品要填写不合格品审理单。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所填写的表单样式不同,同时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更改,质量管理表单也会随着业务改变。所以质量管理系统需要提供通用的信息采集工具以满足企业多样的需求。质量管理系统的信息需要结构化存储于数据库中以方便用户的查询和统计。由于当前企业都适应于采用word等电子文档形式存储和传递质量管理信息,所以本系统前端采用的数据采集器是微软Office中的word工具。对word表格进行VBA开发使之与数据库表直接关联[4]。首先建立表单标识、数据标识与数据库表、数据库字段之间的映射。表单标识对应数据库中该种表单的数据存储记录表,数据项标识对应该表某一个业务数据字段(如图3所示)。在word中按照企业标准构建好表格。在每个需要填写业务数据的空格中设置书签,书签命名与表单标识、数据项标识之间建立映射。每个书签都与一组表单标识、数据项标识形成一对一映射。表单标识唯一标识某种表单的名称,数据项标识表单中质量信息录入数据。通过书签字典数据库表建立word信息采集器和后台数据存储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实现表单采集信息入库。通过在每个word表单采集器中植入VBA程序遍历质量信息采集表单中的所有书签可以获取书签所在处单元格的输入信息。同时解析书签名称找到其所属的表单标识和数据项标识。通过两种标识号对应到数据库表及其存储字段,将输入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

质量管理系统的工作流改造

本系统使用的工作流引擎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神州软件公司Avidm产品的工作流引擎。由于质量管理信息在各工作节点间是不断添加的,但原工作流引擎只提供了实体文档在工作流模板各节点之间流转的功能,实体文档在流转过程中不能添加新的信息,所以需要改造现有工作流引擎的工作方式。由于质量管理信息是从表单录入而来,质量信息内容可以抽象为树状结构,所以利用XML封装质量管理信息,在工作流引擎中传递不断丰富的XML质量文件。例如A岗位录入的质量信息封装成A.xml,上传至文档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为其分配一个全局唯一的文件号FileIn-nerID。工作流引擎将按照工作流模板定义将该任务和FileInnerID发送到B岗位的任务盒中。B岗位从文档服务器上根据FileInnerID下载A岗位生成的A.xml,当B岗位填写好质量信息后,将B岗位质量信息写入A.xml成为B.xml。然后上传至文档服务器,依此质量信息XML文件在各岗位流转(如图4所示)。质量管理信息的封装结构如图5所示,“岗位标识”节点是每个质量信息录入岗位的唯一标识。“表单标识”节点是具体表单的标识信息,能够唯一标识某张具体的录入表单。“内容n”节点记录的是表单标识内容项目。“检验项”节点记录的是实际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等检验业务数据。

结束语

产品质量是航天企业的生命,本文针对航天企业实现质量管理系统的两种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法。在保证现有word数据采集方式的情况下利用数据映射的方式建立word项和数据库表字段之间的映射,实现录入数据和数据库的关联。同时将原有只能传输实体文件的工作流引擎改造为传输不断丰富内容的XML文件,使工作流引擎能满足质量信息录入的实际需求。

作者:李丽萍张雪单位:西安邮电大学理学院

上一篇:促进医院质量管理的探究 下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