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公路工程机械管理有效性

时间:2022-04-26 08:03:16

浅谈提高公路工程机械管理有效性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不断加强,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效益。然而在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机械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公路工程机械管理。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管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S7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正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迅速展开。工程机械管理是影响公路效率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对机械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机械的性能,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进展。

公路工程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

机械管理机制不合理

机械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配置不科学,往往造成“人浮于事”的现象。在施工工程中,虽然有人员在现场,但是他们往往缺乏统筹调度的思维,对诸多环节的实施“细而不精”,这就造成了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只能进行粗糙的管理,精细的部分还是没有办法深入解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看到,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任务会有不同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一方面,这不利于整个工程的系统合理地运转,降低了工程效率,另一方面,造成了机构臃肿,人员庞杂,成本也相对提高。

机械设备不到位且利用率低

一些公路工程中的大型器械或设备往往不到位,有些到位的设备质量又存在某些问题,无法充分发挥性能,这严重阻碍了工程的进度。由于一些地方不同部门的机械管理是分开的,机械无法进行统一调度,灵活分配,这就造成现实施工中不必要的麻烦以及统一开展工作的滞后性。另外,公路工程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周期是相当长的,忙的时候机械都忙,闲的时候都闲,这种闲暇时候机械往往被积压搁置起来,占据大量空间,失去了利用价值,同时也是一种浪费。

只重使用,不重重修和保养

公路施工工程中,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使用,磨损程度较高,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在使用之后,机械又被闲置,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护理,发生故障时,不论是操作者还是维护者,心理上都不愿意去承担责任,这就造成了纠纷,也找不到明确的责任人。器械只重使用不重维修,缩短了使用寿命,施工的时候也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虽然许多施工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规章,但是这也往往只是一种存在的形式,可行性不大,执行力度不够。

对机械操作者和维修者的素质培养不够重视

施工企业一般对机械操作者和维修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却忽略了他们的职业素养。这样的操作者和维修者只顾及工作效率,却总是对机械不够爱护,当成公共财产,与自己无关。因此,施工企业为延长器械使用寿命,节省开支,应加强对操作者和维修者的知识培训和素质教育,使他们能真正爱护工程财产,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

提高公路工程机械管理有效性的方法

整合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可以实行工程的分级管理,将机械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精确分组,一方面可以避免职位上的混乱和权利上的逾越,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责任具体到个人。管理机构应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监督、科技指导、工程管理、财务会计等部门,细分任务,各司其职,使他们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公路工程的规章制度,同时,也应结合本企业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其次,应优化公路工程机械管理的程序,安排专门人员定期检查机械情况,及时发现设备老化或破坏问题,防患于未然,并上报存档;对每一台机器进行编号统计,确保能够对本台机器的历史使用情况进行方便的统计和核对,了解它的使用人员、使用时间、维修情况、技术情况、能源消耗、性能参数等,简化流程,优化使用记录方式,同时,也是对道路施工安全状况的一种极负责任的表现。

(二)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后续维修保养管理

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公路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逐步加强,许多设备由于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故障频发,对施工人员和工程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只有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才能提高安全指数,保证工程顺利进展。首先,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公路工程实施时间长,环境较为复杂,过程中操作人员会出现对器械不合理的利用状况。而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要求,器械性能也在不断改进,当出现较小的故障时,可以进行必要的维修,如果器械维修费用与工程资金相比已超出合理范围时,那么就没有必要对器械进行专业维修,以新代旧也是更划算的。其次,要加强对器械设备的保养管理。这主要包括性能测试、隐患的维修、机械的定期检查等,也就是所说的预防性维修。保养管理跟维修管理一样,其资金要控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如若保养次数太多,需要支出的费用太大的话,应降低保养频率,但不是意味着放弃设备的保养,毕竟,机械的安全对于保证工程的进度还是很重要的。因此,应当科学合理地对机械进项维修保养管理,让每一次维修保养都能体现出它的应有价值。

对管理人员、操作者、维修者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

机械在更新换代,技术也在随之不断变换,传统的技术也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机械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操作水平、操作技术,他们是公路工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他们上岗之前,应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了解器械性能、构造,能够应对简单的突发状况和故障维修;同时,还应对他们进行职业素养的熏陶,能够尽职尽责,还要好好使用、爱护设备。对于维修者而言,维修技能水平是衡量考察维修者最重要的方式,他们要比操作者应对简单故障的维修更专业、更具体,这需要工程企业对维修人员进行专业性相当强的培训,使他们能应对任何一种机械故障。对于管理人员而言,要学会统筹管理规划机械设备,熟悉每台机器的使用情况。由于新技术、新零件被不断运用于机械之中,管理人员应主动学习这些新的技术知识,跟上变化的步伐,因此,身为管理人员,应该既要懂管理又要懂操作。

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实行单机利润提成,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如果发现机械存在使用问题,出现受损情况,应对操作者进行适当的惩罚。只有奖惩结合,赏罚分明,才能提升操作人员的责任感,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缺点进行改正,对专业技能进行历练,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操作人员应秉持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虚心求教,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为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对操作人员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工程企业和人民生命安全负责。

强化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是公路工程不变的主题,安全要放在施工的重中之重。这其中包括施工人员安全、机械安全、财务安全等。最重要的是人员安全。无论是机械操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周围环境,警惕落石、车辆、器械等危险物,安全帽、安全绳也都是必要的。机械要防止偷盗、潜在安全隐患等,及时维修,避免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财务要放在安全隐秘的位置,不随便拿出,不让外人插手,一定要有专人看管,支出纳入及时归档存档,细致有序。

结语:

公路工程机械管理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相当重要的工作,它对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进度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当前机械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阻碍了管理工作的进行,也阻碍了工程的整体进展,但是,通过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后续维修保养管理;对管理人员、操作者、维修者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等方式,我们相信,公路工程机械管理一定会步入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李守明,徐红,陆平.公路工程机械管理策略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2(13)

[2]方强,张静斌.浅谈提高公路工程机械设备有效管理.[J].中华民居,2012(31)

[3]李雷.浅谈加强公路施工机械管理.[J].路桥科技,2012(06)

[4]丁虎鸥,黄晓伟.浅析公路工程机械管理.[J].科技向导,2012(18)

[5]李城镇,陈中锋,温玉平.浅析公路工程机械的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09(14)

上一篇:浅谈优化企业文书档案管理的主要途径 下一篇:关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