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时间:2022-04-26 04:19:39

诗歌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诗歌作品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还对发展学生智力、审美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要灵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不要机械地死搬硬套。比如根据一首诗的特点,主要选用一种教学方法,也可配合选用其他方法。学生在这种灵活多变的诗歌教学中,容易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他们学习诗歌是大为有益的。

一、课内教学和课外指导紧密结合

教师应将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课本编选了不少古代诗歌。这些诗歌一般未列入课堂教学时间之内,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讲。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选一些篇目,作简要的提示和分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也可以将这些诗歌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作一些诗评或改写之类的写作训练。这样既可以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学习课外的诗歌,又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重要作家全面详细分析

对文学史上一些重要的作家,教师在讲解分析他们的某一作品时,可以入选其他作品,对该作家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介绍,使学生对这些重要的作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作家的作品,教学时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对其中的一两位作家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以李白的诗歌为例,《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创作的一首浪漫主义色彩很重的抒情诗歌。全诗由现实到梦幻,又由梦幻回到现实。诗歌结尾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他蔑视权贵的傲岸品格。《行路难》一诗则以行路难比喻世路险阻,抒发诗人在坎坷仕途上的痛苦和愤懑。这两首诗同写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都表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但表现的方法有所不同。《行路难》着重于抒情,诗人痛苦和愤懑的感情,来源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即由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救民的理想与权贵独揽大权、排斥贤能的黑暗现实的矛盾而产生的。诗的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实现理想的信心和希望。《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则不然。诗人以大量篇幅描述天姥山的美景和神仙境地的奇妙。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对仙境的向往,恰恰是为了摆脱黑暗现实的困扰。诗人写道:“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说明诗人想超脱现实,而实际上却无法超脱。当诗人由梦幻回到现实以后,又被痛苦和愤懑的情绪牢牢地缠绕着,无法摆脱。诗人在另一首诗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也抒发了同样的感情。理想和现实充满了矛盾,而这种矛盾又无法克服,这自然会给诗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压力。难怪作者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结。这句诗道出了诗人的心声,体现了诗人蔑视权贵、保持独立人格的抗争精神。只有这样从整体上把握分析这首诗,才能对诗中“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流露出的消极思想作出恰当的评价。我们说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这是就诗人的艺术风格而言的。浪漫主义诗人并非忘怀现实,李白的《西岳莲花山》一诗便是明证。当诗人受仙人的邀请飞升天堂游历仙境时,仍不能忘怀人间的苦难。诗人写道:“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表达了诗人对饱受战乱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制造这一灾难的当权者的强烈谴责。只有通过这样挂一而牵十的分析介绍,学生才能对诗人的作品有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比那种就一首诗讲一首诗的做法,在效果上要好得多。

三、注意抓好诗歌教学中的“双基”

进行诗歌教学,还应该注意抓好“双基”。所谓“双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指的是字、词、句、篇(篇章结构)、语(语法)、修(修辞)、逻(逻辑)、文(文学常识),基本技能指的是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诗歌教学应结合诗歌的特点,恰当地确定适合这一特点的“双基”的内容。

例如,诗歌在用语方面十分讲究。一般来说,诗歌的篇幅有限,字数也有限制,如律诗、绝句、词、曲等。作者要在有限的篇幅中更好地抒发感情,就不能不十分讲究“炼字”的功夫。比如唐代苦吟诗人贾岛“推敲”二字的典故、宋代诗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佳句的多次斟酌修改,都成为流传后世的佳话。因而我们进行诗歌教学时,应把字、词放在重要的地位。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遣词用语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和艺术。

诗歌往往用多种修辞手法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如比喻、排比、双关、比兴、反复等。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这一特点,把它和修辞教学结合起来。有些修辞格过去讲过,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复习巩固、加深理解。有些修辞格,常见于诗歌之中,如比兴、反复等,则可结合诗歌教学加以介绍。

诗歌教学也可以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但侧重点不应放在写诗上,而应让学生通过改写训练,提高想象和表达能力。总之,这种结合应考虑每一首诗歌的具体特点,不是说每首诗歌的教学都要照此办理。如果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就会导致模式化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周凤英 河南省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76000)

上一篇:语文课上的简笔画 下一篇:浅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