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探索性教学研究

时间:2022-04-26 03:39:46

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探索性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教育环境。全国各地的学校都陆续的在学校教育中将探索性学习加入到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去。探究性教学就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实践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对象,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探究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高中时期的学生是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高中数学教育要和高中生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相适应。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49-02

一、引言

随着21世纪新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教育科学理念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要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就要从其创新精神和革新意识方面入手。现在我国的高中基础教育面临着难得的教育教学发展机遇,未来的主要教学模式就是意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为了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教学教育中,老师将把高中数学分为研究型课题和学生互动性的探究,这样会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中主要对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推动高中数学教育的探索性教学。

二、高中数学教育体系分析

建立健全完善的高中教学体系,就要明确高中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自身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

1.精神素养教育。人文素养和精神教育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有健康的品质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数学精神上升到更高层面的话,就是指人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体现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等,也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和求真务实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有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2.知识教育。数学知识教育主要分为知识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两方面。知识技能是指教科书上的主要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更好地加深理解;而数学思维是指一些逻辑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就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并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在一些学校和老师的教学思想中,认为高中的学习资源都是为高考而准备的,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影响高中数学的教育质量,与教育的精神方向背道而驰。高考其实是我国选拔高等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学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重点,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2.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永远是老师在教,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教授的内容,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适当地交流,老师对学生缺乏了解,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还有学校和老师为了赶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兴趣。

3.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没有以人为本,不尊重学生的地位,没有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对学生性格的充分关注,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长时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不具备主动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高中数学教育的探究性教学研究

探究性教学是指高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探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记忆和理解老师教授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得出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

高中数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对教科书中的例题进行探究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用数学的思维模式进行解释和解决,其实,现实生活和数学是紧密相连的。

1.多多鼓励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扩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知识的源头,也是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对他们的想法和观点给予表扬和赞同,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多维发散扩展能力。

2.在数学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参与研究,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研究,最终把问题解决。还有就是在探究问题时,让学生找出数学定理的依据,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发现数学定律,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3.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对高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是学生获取信息和研究素材的主要途径,在实践中,掌握到问题的第一手资料,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提高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五、结语

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多维扩展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改进,在评价时,学会反思,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使自己的优点得到施展,还有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激励广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季伟松.高中数学教育中探索性教学研究浅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6).

[2]袁志强.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研究[J].华东大学师范学报,2012,(26).

[3]刘洪翔.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5).

[4]薛晓黎.关于数学史在高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9,(16).

[5]齐红.高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4).

[6]赵春霄.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

[7]陈彩堂.浅析“阅读材料”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数学教育,2010,(18).

[8]王建辉.高中数学命题逻辑教学中的疑点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上一篇:实施新课程改革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