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之树长青

时间:2022-04-26 07:47:39

让思想之树长青

有一天,上帝看到一个乞丐非常可怜,想帮他改变乞讨的命运。于是上帝问乞丐,如果我给你1000美元,你想干什么?乞丐说,我可以用它买一套好的乞讨工具,讨更多的钱。上帝接着问,如果给你1万美元呢?乞丐说,那我就雇人把其他乞丐赶走,好让我一个人在这个地方乞讨。上帝又问,假如给你10万美元呢?乞丐说,我就雇几个人帮我乞讨。上帝长叹一声,看来我无法改变你的命运。

市委书记去年在库区调研时,给当地干部群众讲了这个寓言故事后说:“这个故事说明,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即使有丰厚的外援,也改变不了一个人或一个地区的命运。”在最近召开的市级机关“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总结大会上,笔者又想起了这个故事。一些同志反映,参加学习整改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触动了灵魂,激发了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这确实是一项重要成果,但这也是最难巩固的成果。因此,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变成常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

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笔者的理解就是要让思想之树长青。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之树常青,行为之果才能常新。

如果“空对空”地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口号人人都会喊,道理人人都会讲,然而一旦“空对地”地进行“精确制导”,则不难发现,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都还有不少羁绊。比如,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公务员的第一反应就是:有没得文件?有文件按文件办,没文件找领导,领导点头就特事特办,领导不点头就“凉拌”。其实,既然没得文件限制,为何不求真务实赶快办?又如,我们正在打“直辖牌”,一些同志却说,重庆地处西部不靠海,基础差,农村面积大农民人口多,不可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直辖市。其实,农民人口多、农村面积大,不正好意味着市场腹地广阔吗?基础差,不正好意味着发展的潜力巨大吗?至于地处西部、不靠海,我们当然不可能把重庆搬到海边去,但现在是信息时代,如果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上快人一步,海――信息时代、市场经济的大海――不就在我们面前吗?其实,把重庆建成名副其实的直辖市,最大的障碍不是夔门,不是资金,不是政策,而是我们的头脑:如果我们连想都不敢想,名副其实的直辖市,连空中楼阁都不会出现!再如,行政审批涉及的部门众多、程序复杂,目前市级部门办公场地比较分散,光是到每个部门送份材料,跑完几十上百个部门,恐怕也得一两天才行,我们能不能建立一个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如果考虑到办公场地和交通等问题,暂时不能建,能否先建立一个网络行政服务中心?据笔者调查,目前各个部门和区县都建立了网站,行政审批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只要把这些网站整合起来,组建一个重庆市网络行政服务中心,恐怕并非天方夜谭。又如,搞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最头痛的就是缺钱。但奇怪的是,在很多地方,修水库、公路、厕所等公益事业,地方政府自己没钱搞,却又不允许别人染指,用老百姓的话说叫“占着茅坑不拉屎”。其实,与其占着茅坑拉不出屎,自己难受,别人骂娘,不如把茅坑让出去,这样还可以增加税收。前些年,笔者在国有企业采访时经常听到一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话好,只要思想不落伍,发展就会不掉队。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最重要的是建立和营造一种能够经常性地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机制和环境,怕就怕一些同志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挂在嘴巴上、写在文件上,就是不能体现在行动上。不信,笔者斗胆一问:假如你是那个乞丐,你会怎么做?

上一篇:紫檀木盒 第3期 下一篇:用爱心传递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