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践教学在助理全科医师培训中的探索

时间:2022-04-26 05:58:28

护理实践教学在助理全科医师培训中的探索

摘要: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是为解决基层急需全科医生问题,尽快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助理全科医师护理操作技能是满足基层患者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健康守门人”职责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助理全科医师护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训出发,发现目前护理实践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护理;教学;助理全科医师;培训

201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1],各地针对全科医生培养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与研究。根据这一指导意见,卫生部、教育部于2012年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的通知》,结合助理全科医师的功能定位和农村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形成了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2013年2月17日,北京市正式启动首批“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工作。

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是为解决基层急需全科医生问题,尽快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将毕业后教育的重点定位在系统训练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2],护理技能操作是助理全科医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基层农村地区多为老年人口,慢性病患者较多,因此,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作为助理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已接收学员三批共计91人,首批25名学员完成规范化培训后返回社区工作,本文主要根据基层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疾病、健康特点,从护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训出发,发现目前护理实践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1 护理培训在助理全科医师培训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社区护理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在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护理工作的目标是:①增强个体、家庭、团体的抗病能力,包括发掘和评估健康问题、协助家庭成员了解卫生知识等;②提供各类人群所需要的护理服务;③控制(或尽量消除)威胁健康或降低生活兴趣的社会环境;④协助居民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早期治疗等。

2 助理全科医师护理技能操作培训的内容与方式

目前,3+2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中护理技能操作主要包括:密闭式静脉输液、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经口/鼻吸痰、留置胃管鼻饲、灌肠、血糖测定、导尿术(男/女)等9项内容,包含在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中。每班级30人左右,培训时间上午半天,培训方式分别为理论授课、操作培训、操作考核,其中理论授课0.5学时、实操演练2.5学时,考核1学时,共计4学时。该项课程由一名护理部副主任和一名护士长负责,护理部副主任负责理论授课以及吸氧、吸痰、血糖测定的操作演示,护士长负责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导尿、鼻饲、灌肠等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分两组开始考核,每人一项由抽签决定考核内容,现场按标准打分,不合格者择日补考。

3 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存在的问题

3.1重视程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培训时间不够。在“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的临床培训教学大纲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部分为36学时,仅给护理部分4学时, 9项内容200 min,包括理论、操作、考核三部分,很难细致讲解、充分演练,最终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②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同学总认为自己是医生,护理方面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无所谓,用处不大,没有到社区真正实践过,不了解临床需求,不知道自己将来实际工作会需要这些。③他们均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就业压力,没有淘汰机制约束,缺乏学习动力[3]。

3.2培训内容不够全面 对于助理全科医师来说,良好的医疗技术水平、扎实的护理操作基本技能是一方面,掌握健康基础知识,因人而异做好健康知识宣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助理全科医师培训过程中,主要培养全科接诊、家庭病床管理、实践技能、公共卫生服务4方面能力,这些能力中包含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等疾病的处置,慢性病管理,健康宣教等均涉及护理学方面的知识,这些是学员进入今后工作岗位所必须的。所以,有必要重点突出健康知识宣教部分并纳入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大纲里,以便引起学员能更好的掌握宣教技巧、提升沟通能力。

4 改进措施

4.1正确引导 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开学之际就要向学员讲明熟练掌握护理相关知识在社区工作做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课程中应向学员不断渗透护理操作技能对社区医生日常工作的实用性。

4.2适当增加护理教学部分的课时 授课学时少,培训内容多,拖堂算教学事故,那各项操作只能草草带过,很难让学员真正明白掌握,所以操作培训应增加2学时,给学生以充分实操练习的时间;考核为2学时,老师、同学认真准备,严格监考,不合格者重新考核,达到熟练掌握、人人过关。

4.3充实教材培训内容 通过调研,了解学员需求,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情况,增加健康宣教等学习内容,使学员充分认识到“三分治、七分养”、“疾病重在预防”的道理。了解有效沟通在避免医患纠纷中的重要性,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患者答疑解惑。

4.4重视网络培训 在授课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将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微博、微信的现代化教学工具,搭建学习平台,吸引学员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课上讲解、辅导,课下在微信朋友圈内交流、沟通,以便达到最佳效果。

4.5建立考核机制 助理全科医师承担着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的神圣职责,是决定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所以学员的培养质量非常关键。实行定期考核制度,评价培训效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考核成绩与绩效部分工资挂钩,提高学员积极主动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S].,2011.

[2]黄艳,线福华,赵丽莉,等.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01):31-33.

[3]陈静,王艳荣,柴涛.北京市助理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的现状与思考[J].卫生行政管理,2014,32(19):135-136.

上一篇:老妈那三个字 下一篇:语文语感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