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三维动画教育改革探索

时间:2022-04-25 08:53:39

职高三维动画教育改革探索

三维动画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在诸多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所以三维动画教学改革将直接影响动漫产业未来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三维动画应该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有目的地改善教学效果,为行业、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突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新模式三维动画技术发展迅速,为了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不能闭门造车。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将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目标联系起来,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下企业实践。教师应当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了解三维动画生产的实际要求,实现校企联动、资源共享,努力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改编企业动画项目,将其提炼和分解成课程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平时作业中,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主要关注模型的逼真与细腻程度,而在实际的大项目中,检验模型是否合格的标准则是模型的面数。这就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减面的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景别需求,采用精模或者简模。因为面数多则意味着整个三维动画项目的工作总量会成倍增长,对硬件设备要求提高,渲染的时间被迫延长,从而导致整个动画项目不能如期完成。如果了解了这些细节,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规范的制作习惯,使其从项目制作中获取经验,提高其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效率。二是请企业进来。高职院校应与一些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展开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我院自2009年开始与广州百逸动漫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了课程教学、项目实训、综合创作等一系列的校企合作。我院提供教学、实训、创作的场地,百逸动漫公司提供技术专家、导演和设备,双方共同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学生实际参与到了该公司制作的《斗龙战士》系列项目中,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改革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三维动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软件功能应用的讲解上,软件只是工具,真正的动画创作表现则在剧本写作、分镜头台本、角色与场景设计、灯光材质、动画设定、特效技术与后期合成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三维动画的制作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艺术美感和创作鉴赏能力,掌握动画的运动规律,合理使用软件的相关功能操作去实现动画效果。因此,高职院校的三维动画课程教学不应该只是对某个软件的操作学习,更应该突出动画设计的能力培养与技能实训,重点讲解如何使用软件工具来表现动画创意这一核心内容。根据岗位技能需求,设定培养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技能提升为本位,设计职业能力结构表,从而设定本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构建理论课程模块和实践课程模块。教学内容要满足职业岗位需要和能力要求,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按照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特点,以三维动画职业岗位的就业标准为依据,将课程内容分为造型设计、材质灯光、角色绑定、动画设定四大模块,使用实训工作室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精心设计整合四大模块的知识技能,力求将知识技能全面、直观、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进行必要的技能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教学内容,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三维动画教学体系,使动画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相互交融,互为依托。唯有如此,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主动适应岗位技能的需求。

项目驱动,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和对动漫企业的调研所得,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入企业项目并进行改编,将大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然后再根据不同模块设置教学案例和学习任务,以学生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为本位,通过动画真实项目的导入,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创新意识,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三维动画教学应进行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案例化学习和实训过程中目标明确,有计划地开展三维动画知识和软件应用的学习,使学生提前熟悉并掌握对应职业岗位的技能。整个教学过程应强调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学习。采用动态式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高职院校应根据课程的授课计划和实训要求,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根据“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激励与发展”等相结合的原则,采用面向学生认知过程的多样化动态式的教学评价办法。课程教学评价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等综合表现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着重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职业技能进行评价,具体做法可以是课程总成绩考核采取百分制,如出勤率占10%,课堂表现占2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40%。改革与完善教学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效果,从而使课程教学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高职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以岗位需求为中心,将“生产性”教学实践的模式融入教学中,以学生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为本位,力求将实际岗位需求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完美融合,其中要突出创新意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为学生顺利就业搭建平台。高职动画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三维动画课程的改革应加强内涵建设,重视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不断探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的教学改革,形成一条从课堂、实训室、工作室到行业公司的教学合作链,使学生对专业和课程清晰定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接轨,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快速地融入行业、企业,满足市场的需要。

作者:赖亮鑫

上一篇:动漫教育中个案研究启迪 下一篇:地方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