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人民法庭工作

时间:2022-04-25 08:15:05

浅谈如何做好人民法庭工作

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它不仅承担了大量的民、商事审判和一定量的执行工作,也是基层人民法院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起着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是构建和谐司法、展示国家司法权威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前沿窗口。在我们倾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基层人民法庭在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功能方面,突显出人民法庭的重要作用。那如何才能做好人民法庭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团结就是力量,庭长要把全庭干警团结起来,劲往一处使

“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等都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小蚂蚁,搬小虫,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搬条缝,三个四个五个搬,齐心协力搬进洞”这首童谣也说明了齐心协力的奋斗是成功的保证,是集体力量的体现。而一个法庭要想工作干得出色,就必须把全庭干警团结起来,劲往一处使。那作为庭长应该怎样团结全庭干警呢?

首先,作为庭长要充分相信全庭干警,干警间也要彼此信任。信任是团结的基石,没有了起码的信任,团结也就无从谈起。在国际社会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人一人是龙,三人是虫”,这充分说明了不信任,不团结的后果。

其次,作为庭长做事要公正、透明。比如一个人民法庭其实可供支配的经费并不多,但中国人历来讲究“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一切经费收支账目一定要公开,哪怕是一分钱收支都要让每个干警知根知底。这样,庭里的干警才会服你,庭长的威信也就慢慢的树立起来了。

再次,作为庭长对待干警要宽容、和蔼、善待。“宽容”就是胸襟要宽阔,对待干警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多站在干警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凡事都和干警一个钉子一个眼,该包容的要包容,该原谅的要原谅。“和蔼”是一个人情商和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就是对待干警要和蔼可亲,不要摆官架子,不要打官腔,不要凌驾于干警之上。“善待”就是要在工作上生活上多关心干警,要经常与干警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帮助其解决困难。工作上不要拈轻怕重,要把重的工作留给自己。生活上的关心有时候比工作上更重要,因为只有生活愉快了,心情才会舒畅,工作起来才会更有劲。比如对离乡背井、亲人不在身边的干警,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尽量多给些假。有的干警有急事需用车时尽量满足……等等。

二、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干警的工作责任心

责任心,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底线和起码要求,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是他对人、对集体、社会、国家、及至整个人类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这是一个人的决定,它几乎无法学习,你也无法强迫。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他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也做不出好的成绩来。而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努力、认真工作;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工作细致、听从安排、乐于协作;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坚持到底,不会中途放弃,说到做[!]到,有个交待;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能主动处理好份内与份外相关工作,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都能主动承担而不推卸责任。就多数人民法庭而言,其所承办的案件大多是一些婚姻家庭、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民间借贷、相邻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纠纷案件,真正的疑难复杂案件很少。也就是说,人民法庭所承办的案件只要我们有工作责任心,就能把案件办好。那如何才能培养干警的工作责任心呢?

首先,要加强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干警头脑,努力提升干警素质,更新司法理念,全面提高司法为民的服务水平。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向杨善洲同志、龙进品同志学习活动等活动为契机,深化对“三个至上”重要指导思想的认识,增强干警的政治使命感、工作责任感及为人民服务意识,全面落实各项司法便民利民措施。二是教育干警注重细节。“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故,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来自于习惯,一位名人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人的习惯就是一种潜意识。任何一项工程,都可以分解成为无数个细节,无数个细节严格执行,使其变成一种习惯。就拿办案来说,一般就可以分为审查立案、阅读卷宗、向当事人发送开庭通知书、撰写审理报告及庭审提纲、开庭审理、制作判决书、送达判决书等环节,只要我们认真把每个环节都做好,使其变成一种习惯,就能把案件办成精品案件。相反,就会使案件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瑕疵。如有这样一个案例,承办法官在向原告人送达判决书后近2个月才向被告人送达判决书,当原告人向法院申请执行时,被告人的自动履行时限还未到,结果原告就跑到法院住着不走。像这个案件就是在送达的环节出了瑕疵,就惹出了不必要的麻烦。再如云南某法官在填写传票时将到庭时间写为20__年2月30日,在全国炒得沸沸扬扬,搞得该法官本人及单位形象受损。

其次,要用制度来约束、管理干警,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其工作责任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善于用制度来管理干警,逼着他们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把心放在工作上。人民法庭要制定来访接待、安全防范、党风廉政建设、业务学习、文档管理、仪表着装等 制度来管理干警,规范干警们的不良行为。如:来访接待,要求待人谦和有礼、态度热情、用语文明;善于倾听,不随便打断来访者的陈述,做好接待记录,力戒与来访者发生冲突;对应由法庭受理的案件及时办妥相关手续,对不属于法庭受理的案件做好解释工作,必要时书面答复。安全防范,要求提高安全意识,以预防为主,时刻不忘安全防范;注意防火、防盗、防泄密、防卷宗材料丢失、防意外事件发生;值班室人员加强巡视,不得;庭内干警外出期间须预留通讯地址,保持与庭内的必要联系。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规定法官不得有的十三种行为、《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坚持请销假制度,事前请假、按时返岗,不得擅离职守,不得无故旷工。业务技能学习,要求不拘形式,注重实效,旨在不断提高所有审判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适应新时期开展审判工作的需要。文档管理,要求在法庭建立自有档案,由内勤对本庭所办案件的裁判文书、收结案登记表、卷宗移交清单、财产清单、财务记录以及往来公文等档案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归档。收文及时阅办、发文认真草拟、校对;结案卷宗及时整装移交县法院归档,卷宗归档前必须经庭长检查签字,确保卷宗质量;移交卷宗做到卷、卡、费三清。仪表着装,要求遵守司法礼仪、言行得体;工作期间服装整洁,开庭或者说外出办案须按规定着制服。工作期间不得穿拖鞋、背心、短裤或者着奇装异服、做另类打扮;“八小时内外”均不得损害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以及司法工作人员形象。

三、强调解促进一方稳定和谐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是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通过处分自己的权益来解决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相比判决,诉讼调解具有以下优越性:一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效地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二是有利于体现当事人平等主体的地位,创造和谐的气氛;三是有利于体现法官居中的作用,增强司法公开的透明度;四是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五是有利于真正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情结和法结,做到案结事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六是调解达成一致有助于尽快执行,从源头上解决“执行难”问题等等。

因此处于最基层的人民法庭,就更应该充分发挥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纽带”作用,强调调解优先,把调解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始终,采取立案调解、送达调解、庭前调解、庭审调解、判前调解、判后和解等方式,逐段展开调解,增加调解成功率,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

四、加强巡回审判,树“窗口”形象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前沿的阵地,经常与辖区老百姓接触,法庭的为民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着人民法院的形象。所以,法庭要加强巡回审判,深入村社和田边地角调解审理,全方位地为群众提供诉讼便利,切实解决当事人特别是偏远地区群众诉讼不方便的问题,实现让老百姓打官司“省时、省事”的目标,树立良好的基层“窗口”形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为促进一方稳定和谐发展提供司法保障。但巡回审判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巡回办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不能盲目地进行,以免浪费时间和经费。二是巡回办案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与当地有关组织取得联系,争取得到他们支持,以免发生意外。三是巡回办案可以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大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只要双方当事人到场,可以即立即审,多办案,快办案。四是巡回办案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群众诉讼,法庭干警到现场就地解决纠纷、平息矛盾,但必须依法进行,不能为了多办案,快办案而办不好案。五是巡回办案只是人民法庭工作的必要补充,不是必经途径。毕竟是在庄严的审判法庭审判,才能真正体现人民法庭的权威。因此,必须搞好巡回办案与“坐堂办案”的关系,公正、公开、高效、合法地办好案,实践人民法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五、加强“阳光审判”让群众真正感受司法公正

加强人民陪审员等工作,深化司法改革,主动接受监督,实现“阳光审判”,促进司法公正。落实好人民陪审员制度,提高了案件审判的透明度,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公平;建立完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旁听庭审制度,严格执行《彝良县人民法院关于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的实施意见》,选择一些典型案件开展庭审观摩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旁听庭审;向社会全面介绍法院工作情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上要求,坚持审判公开,凡法律规定应公开的一律公开;规范完善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制度,逐步增加上网裁判文书的数量。

特别是人民陪审员工作,如果法庭把此项工作做好了,不仅可以解决法庭审判人员不足的问题、体现审判的公正、公平和民主,而且还有助于案件的调解,有利于法制宣传等工作的开展。

六、强协调创和谐工作环境

人民法庭要与辖区党委、政府保持密切联系。人民法庭一般设在乡镇一级政府所在地,担负着确保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任。人民法庭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既要围绕辖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审判活动,又要争取辖区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工作。但是,有些法庭忽视与辖区党委、政府的联系工作,缺乏争取党委、政府领导支持的诚意,与辖区党委、政府关系不好,最终导致人民法庭各项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严重影响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以,人民法庭要与辖区党委、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为法庭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另外,还要积极主动的与社区、村、社协调好关系,争取他们对法庭工作的支持。因为他们对其辖区的情况比较清楚,在审判、执行工作中,能给我们极大的帮助,如帮助送达、参与调解、提供被执行人信息等。

参考书目:

1、《基层人民法院强化民商事案件调解工作之我见》周艳梅 ,20__年4月22日访问。

2、《人民法庭工作之我见》盖凤娟,20__年4月25日访问。

3、《加强基层法院班子建设之我 见》张思龙,20__年4月26日访问。

4、《和谐法庭建设之我见》杜海军,20__年5月6日访问。

5、《浅谈人民法庭如何促进辖区社会和谐发展》周艳梅,20__年5月8日访问。

6、《浅谈法庭如何让群众感受司法公正》,王晚东,20__年5月8日访问。

7、《浅谈基层人民法庭的办案质量和效益》肖 杰,20__年5月9日访问。

8、《如何做好新时期法庭工作》20__年5月9日访问。

上一篇:钢丝绳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下一篇:关于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