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和谐师生关系的“地基”

时间:2022-04-25 12:47:08

师爱,和谐师生关系的“地基”

摘 要: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造就人。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这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师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地基”。

关键词:师爱 和谐师生关系 地基

记得2009年刚成为特岗教师的时候,我所任教学校的一位姓庞的老教师对我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你就要全心全意地干好这一工作,要实实在在地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最微小或者最渺小的闪光点,要真真切切地把学生看作希望的种子,以责任心为土壤,以童心为阳光,用爱心来浇灌,以耐心为甘霖,以诚心为和风,用信心来耕耘,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求学历史。”是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应该严守师德,恪守师风,兢兢业业地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爱每一位学生。因为爱,可以感动苍天,可以感动大地,更可以化解淤积在人们内心深入的顽疾诟病,而教师的爱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地基”。

一、师爱――亲如朋友助其成长

《学记》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换言之,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愿受其教。那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教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摒弃以往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传到授业解惑”的“布道”形象,要沉下身子,提上心气和学生们打好交道,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乐学生所乐,听其声,察其言,观其色,看其行,体其情,真正融入到学生们的阵营当中,成为学生忠实的听众和倾诉的知己。正如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所说:“如果孩子能对你讲悄悄话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基于此,每当接手一个新的毕业班的时候,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前从学校那里得到一份学生的花名册和成绩单,然后花两周时间仔细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好做足新毕业班的功课。因为在开学的第一周时间内,如果你能直呼某个学生的名字,并就他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聊上几句,就他的家庭成员、生活状况扯上几句,这样就会让学生们觉得“你既像老师,更像老朋友”,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二、师爱――爱如慈母为其护航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建立在互尊、互爱、平等、和谐、相互交心的基础上。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只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心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谁给予学生关爱,学生就会爱戴他;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就会佩服谁,只有施予爱心才能让学生身心愉悦,只有为学生着想,学生才会心悦诚服,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实,在班级的苗圃里,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多给后进生一份爱心与赞美,全力以赴地寻找他们的优点,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样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管理和教育,扬起自信的风帆,乘风破浪直至凌云顶峰,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记得去关爱学生,以慈母之爱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饮食起居,时刻将学生的冷暖记在心上,在他们生日的当天,为他们送去一份小小的礼物和浓浓的祝福。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在我看来,师爱是学生心灵中的一缕阳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常春藤,它如同涓涓细流,虽不惊涛拍岸,但却影响深远;它好似迷途灯塔,虽沧海一粟,但明亮温暖;她仿佛是绵绵细雨,虽非风光无限,但润物无声。

三、师爱――管如严父去其斜枝

师爱虽然离不开朋友情,慈母爱,但是师爱是一种教育之爱,是一种特殊的爱,具有明确的原则和立场。面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良行为,教师可以动怒,引起犯错误学生的震动与畏惧。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动怒并不能采取任何违犯教育学的方式。这是你的真正的人的情感的真诚表现。但这并不是一般的人情感的表现,而是出色的教师的情感表现。”面对学生的错误,假如生气的时候,你没能展示你的真实情感,没有表现出你暴跳如雷的复杂心境,这对犯错误的学生便是一种无形的纵容,而对好学生则又是一种最大的不公,结果一定是失败的。因此,需要生气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声情并茂地传达出你的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情,因为生气会比和颜悦色的说服教育更有效力。

但严父之爱并不是无条件地严罚狠管,也不是无限制的惩处体罚,这样会造成学生的逆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学生与教师面和心不和,甚至是分道扬镳。笔者认为,师爱的严父之爱应该是一种――严厉而不乏亲切、严格而不乏宽容、严肃而不乏温情的博大宽容之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有过错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师爱。

由此观之,只有当我们对学生全心全意地施之以爱的时候,只有当我们诚心诚意地成为他们的朋友的时候,只有当我们尽心尽力地成为慈母严父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上一篇:诱生乐思 导生善学 下一篇:旅游类中职院校国际化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