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大学理念的构建与应用

时间:2022-04-25 10:56:12

国家开放大学大学理念的构建与应用

一、大学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大学是一个具有多项社会功能和组织目标、倡导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的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广义的大学是指所有从事高等教育的高校,狭义的大学是指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专科型大学等[1]。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和延续性的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来自于西方,其大学理念也来源于西方。西方研究大学理念最有影响的学者是英国牛津的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他于1852年出版了《大学的理念》一书,并提出了“大学是传授普通性知识的场所,大学的任务是提供博雅教育和从事智力训练,大教育的目的是训练良好的社会成员,提升社会格调”的大学理念,直至今天仍然是留给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遗产。其不仅影响着英国大学发展模式,而且对欧美各国大学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另外,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提出的“大学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学术自由,大学的教学与研究具有统一性,学与术分家”大学理念。美国的范海斯(Charles Richard Van Hise,1857~1918)倡导的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等为德国、美国乃至世界的大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学的理念不断得到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国际交往等大学理念。

随着国内外大学的发展和相关大学理念的引入,国内专家学者对大学理念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变化。王英杰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之间关系的规定以及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3]。王亚南认为,大学理念是大学的本体论哲学,它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对大学内在属性和外在形态的追问[4]。王冀生认为,大学理念是试图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这样一些基本问题[5]。

综上,笔者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属性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包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教育观念、外部形态等几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种大学哲学观。

二、大学理念的特征与功能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指出:“大学理念虽然是一个上位性、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哲学概念,但它不仅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而且涉及到时代、社会、个体诸方面的因素。”[6]因此,大学理念的特征中既有不变的因素,即其自身的传统继承性;又有变化的因素,即其自我创新性,二者有机结合。耿有权认为,国际上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呈现出如下特征:1.伦理本位,即大学的办学理念均以追求大学的终极意义为价值取向,包含着大学“求实崇真”的恒定涵义和伦理指归;2.学术自由,即大学能够承认并加以实践的,在这里大学将获得自身学术研究工作的合理性;3. 使命指引,强调大学要开展教育、有力推动科技发展,并以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4. 传承创新,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有它自身的传统继承性,同时也有它的自我创新性[7]。王亚南认为,大学理念具有共性、个性、时代性与前瞻性、社会性与本土性等特征[8]。基于大学理念的哲学属性以及大学发展以及对社会的作用,笔者认为,大学理念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引领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

对于大学理念的功能与作用,潘懋元教授指出,“一流大学要有自己的理念,这个理念应是在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的。”[9]对大学理念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进行了充分肯定。结合大学理念的特征,笔者认为,大学理念通常具有如下功能与作用:

1.导向与锚定功能。

大学理念具有引导大学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以及办学实践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还对大学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管理的取向等起着锚定的作用。

2.规范与教育功能。

大学理念所折射和反映出大学的文化氛围、精神力量、价值取向、理性目标等,不仅在精神上熏陶着、鞭策着、激励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也具有教育人、塑造人、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保证大学教育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3.塑造大学精神与文化。

以大学理念为核心,经过高度概括,并在办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和整合传播,便塑造形成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文化代表着大学的价值追求,对外是一种体现大学自身独特魅力的象征符号,对内凝聚各种力量,激发大学活力,推动大学各项办学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4.推动科技文化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大学理念通过精神的引领、思想的引导、人才的输送、科学技术的传播、规则的示范、决策的参与、文明的联结、文化的融合、价值的选择、批判精神的弘扬、信息的反馈与交流、文化的创新等[10],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和创新,进而从更高的层次上规范、推动经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三、国家开放大学理念的构建

国家开放大学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是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有着伟大而崇高的历史使命,即:通过自身努力和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其战略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巨型大学;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翻牌,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战略转型。在本质上,国家开放大学与普通高等学校有所不同,它强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强调没有围墙、超越时空限制、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上一篇:高校公共楼层用电量与气温关系分析 下一篇:中等专业学校少年体育舞蹈队学生情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