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儿受挫后攻击的干预研究

时间:2022-04-25 04:25:46

学步儿受挫后攻击的干预研究

摘要 学步儿的攻击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在家庭自然情境中,研究者对一名学步儿攻击的现象进行自然观察,并针对学步儿的攻击对养育者进行了访谈,发现养育者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学步儿受挫攻击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研究者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对学步儿的攻击进行养育干预,通过对养育者的教养行为给予支持和进行教养训练,个案中的被试受挫后攻击的次数有明显降低,这说明养育干预对于学步儿受挫后的攻击有效。

关键词 学步儿 受挫-攻击 单一被试实验 干预

分类号 13844

1 引言

攻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普遍的特征。据研究显示,在人的一生中,攻击行为发生的顶峰并不是像先前的看法那样在于青春期,而是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且在攻击行为发展最开始的一步很可能发生在与成人互动的语境中,特别是与最初的养育者们的互动中。

本研究要讨论的是学步儿的攻击,在发展心理学的各个研究主题中,攻击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指向有生命个体的行为,如Parke和Slaby认为攻击是“以伤害或侮辱其他人或人群为目的的行为”。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攻击暗示一种恶意目的的伤害,伤害的对象包括人类自身、动物和物体。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把“破坏行为”也纳入其中。例如,有些儿童故意摔打物品等。在此基础上有学者给予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界定:攻击是一种破坏或损坏财物,或者导致生理上或情感上受伤害的行为。这一观点得到一些学者的认同,攻击是指基于敌意、憎恨及不满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

学步儿的攻击有其自身的特性,由于身体力量有限,学步儿的攻击结果基本不能造成攻击对象的伤害或损坏。因此本研究在借鉴以上对攻击的界定,并结合本研究对象的特点,主要强调学步儿受挫后的攻击的意图以及攻击人或物过程的行为序列。

本研究采用养育干预的方法对学步儿攻击行为进行干预。养育干预旨在改变家庭的环境,促进儿童的适应性和改善儿童的行为,在儿童的行为干预领域,干预者进入家庭生活场景,为家长提供社会支持和养育训练,增进积极的养育方式,减少儿童的行为。养育干预的理论基础包括操作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但最为重要的还是来自于生态学的观点。养育干预方法的出现使得干预的视角从对孤立的个体转移到整个家庭的关系中,1974年Bronfenbrenner在一次关于早期干预的有影响力的报告中指出,“没有家庭的参与,一旦终止干预,所取得的极少的成效也可能会消失。”这一观点与Brortfenbrenner本人提出的人类生态学理论保持了一致,重点说明了在家庭生态环境中进行干预的重要性。在家庭的生态系统中,干预者提供了影响儿童行为的因素并使其发生相互作用的生态学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干预者可以阐明在自然条件下养育者的行为变化带来的儿童的行为转变。

2 研究过程

2.1研究个案——学步儿攻击现象

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是一个1岁1个月15天的学步儿,男孩小羽。只要小羽受挫后,他会立刻向致挫源发起攻击,以此寻求心理的安慰。而学步儿在尚未学会走路前,并没有明显的攻击的倾向,攻击的出现主要集中在学会走路之后。在母亲看来,她不知道孩子为何突然之间就有了攻击行为,而这段时间越发明显,只要受到挫折就会发起攻击。她担心攻击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而她却没有改变孩子攻击行为的办法。她希望得到教育的指导。

在对学步儿小羽的攻击情况大致了解后,作为研究者,我在家庭养育环境中对学步儿的攻击倾向进行了自然观察并作了详细记录,以下是自然观察的两个实例:

案例一:客厅里,刚学会走路没几天的小羽,专注地坐在地上独自敲击着手中的玩具,外婆在身边陪护着。这时候,妈妈提着一桶衣服从洗衣间走向阳台,途经客厅的时候,被小羽看见,他立马放下手中的玩具,起身企图去追上妈妈,他迈着跌跌撞撞的步伐奔向妈妈,不料小脚绊倒了凳子,他双手扑地摔在了地上,立刻大哭起来。外婆见此状,脸色变得紧张而严肃,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小羽身边,将小羽扶起来抱在怀里,抚摸着哭泣的孩子,也许跌得不太重,孩子立刻停止了哭泣,还没来得及回应外婆的反应,他便从外婆的怀抱中挣脱出来,用手拍打已经倒下的凳子,然后抓住外婆的手,示意让外婆也去帮他打凳子。

案例二:家里的鞋柜旁,妈妈准备穿鞋出门,一旁的小羽正在玩一串小灯笼,看见妈妈打开鞋柜准备穿鞋,他立刻扔下手中的那串灯笼,向妈妈跑去,可是扔在地上的那串灯笼绊住了小羽迈向前的一只脚,眼看马上就要摔倒,眼疾手快的妈妈,马上扔下手中的鞋,伸手试图抱住小羽,可是在触到孩子的手之后,仍旧没能抓稳小羽,孩子直接摔倒在妈妈的身上。此时小羽并没有哭泣,妈妈扶他起来后,他挥手用力地向妈妈身上打去,这一动作让妈妈吃惊不已。

从观察记录中发现,对学步儿小羽攻击行为的观察与养育者的描述呈现出一致性。在对攻击行为背后的原因追寻中,先天因素是引起婴儿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的研究发现,“婴儿如果是易怒,适应力差的,那么在童年早期会比那些放松的、灵活的儿童更具有攻击性。学前儿童的气质如果是吵闹、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的,而且很难适应周围的变化的话,那么他就比那些气质水平相对成熟的儿童更具有攻击性。”从父母报告中得知,小羽是一个偏于内倾型气质的孩子,不易表现出害怕情绪、也不易被激怒、在对他对陌生人的行为抑制性考察中,发现他在片刻的注视后,能与陌生人进行积极互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害羞焦虑。在对小羽的交往进行的自然观察中,其观察判断结果与父母的报告吻合。通过以上的考察,基本排除了由心理障碍造成的攻击。因此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学步儿小羽的攻击问题只是一种正常的、暂时遇到的困难。

在排除个案攻击的先天性因素之后,可以推断学步儿小羽攻击行为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社会学习引起的。从对小羽的攻击行为的观察来看,其攻击行为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这类攻击是一种受挫后的反击行为;第二,攻击对象是致使学步儿受挫的物体或者人;第三,该类攻击常发生在婴儿、养育者以及以上两者所面对的第三方之间。学步儿以攻击性的方式来表达挫折,从理论上印证了J,DoUa一的“挫折,攻击假说”。该理论认为,挫折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攻击与挫折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但这一理论存在固有的缺陷,它不能解释个人在遭受挫折后出现的非攻击行为,而实际上挫折只是增加了攻击发生的可能性,却不是攻击产生的必要条件。后来Berkowitz引入情绪唤醒、对攻击线索的认知等中介变量,对“挫折-攻击假说”进行了修正,使得该理论有效地解释了攻击与挫折之间的路径。在与学步儿家长以及亲密的养育者的交谈中得知,在学步儿小羽的养育过程中,隔辈在学步儿受挫后表现出类似的回应——使用暴力手段来攻击致挫源(包括人或物),以此达到对学步儿受挫后的哭泣以及预防哭泣的安慰。如,从对学步儿母亲的访谈中得知,在小羽摔跤被扶起后,奶奶会立刻使劲地在小羽摔跤的地方用力跺脚,并伴随辅言语“老鼠绊倒宝宝,踩它!”,以达安抚学步儿的目的。类似的言行同时还发生在孩子外公、外婆的教养行为中。分析以上行为序列,当学步儿摔跤受挫后,养育者出于一种对孩子的疼爱,不管学步儿是否马上出现了哭泣,养育者都会引导学步儿指向学步儿受挫的致挫源,“创造了孩子内在化和外在化经验之间的可能性。”当然婴儿通过社会学习获得攻击,其前提假设是基于婴儿、他人和环境中的物进行三方交流的能力——次级主体间性,“即与他人共享第三方(一个物体,另一个人或事件)经验的意识。”对于1岁多的小羽来说,显然已经完全具备了在次级主体间的认知能力。当养育者用语言和行动共同解释致挫源是致使学步儿受挫的原因,并用暴力行动回击了致挫源时,学步儿在他的认知体系中形成了初步的理解养育者的想法,这在发展心理学中也被称之为具象映射。在生理受挫之后,情绪的唤醒更易让学步儿接受养育者行为意图来应对挫折。已有的研究得出“反应过度的教养行为一致性地被确定为是对行为问题的有力预测。”养育者本应给予学步儿抚慰和鼓励,但无意中却在与学步儿的互动中,生动地展现了攻击获得的“直接指导”,使得学步儿小羽成功习得攻击行为。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养育者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是学步儿小羽受挫后攻击的习得的主要原因。

2.2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取单一被试设计中的单基线A—B实验设计。单一被试设计是一种区别于团体设计,为解决临床工作中被试容量小,异质性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本实验中,自变量是学步儿受挫后实施的干预方法,因变量是受挫后出现攻击动作的次数。整个研究的设计分为基线期和处理期,基线期记录自然状态下学步儿受挫后的攻击次数,处理期记录干预后的出现攻击行为的次数。

2.2.1目标行为的确定及测量

为了便于在研究中甄别学步儿小羽的受挫后攻击行为,本研究将受挫后攻击行为的操作定义界定为:当学步儿受挫如摔跤、碰撞到物体或人,感到疼痛而哭泣或者没有出现疼痛感而是心理感觉到受挫后,而出现的身体攻击人或物的动作。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高程度的受挫会抑制攻击行为的产生,对于本文讨论的生理受挫范围限于日常生活中轻微至中等之间。

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养育者学习受挫后攻击行为的定义,清楚理解定义的内涵以及对攻击行为的评判准则。判定学步儿出现正向行为(非攻击行为)和负向行为(攻击行为)的准则:当学步儿受挫,并且养育者进行干预之后,学步儿不出现攻击动作,则认定为正向行为;当学步儿在接受养育者正向安抚之后,学步儿挣脱养育者的手,对致挫源发起身体攻击的动作,则被认定为负向行为。具体来说,在基线期,学步儿在受挫后,出现用手、脚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攻击人或物的行为,记为一次目标行为的出现;在处理期,养育者对受挫攻击行为进行干预后,学步儿挣脱干预参与者(各个养育者或者研究者)的手,仍出现用手、脚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攻击人或物的行为,记为一次负向行为的出现。

2.2.2信度和内部效度

在单一被试实验中,信度主要表现为评分者的一致性信度。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研究者指导养育者观察和记录受挫后的攻击行为,并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对攻击行为的记录工作进行监督。具体操作是,研究者提供记录表,并与各个养育者在同一个观察时段内各自独立地观察和记录目标行为,比较两者的结果,并计算出两个人记录结果中相同部分的比例。如果出现对目标行为判断的偏差,研究者与在场的养育者一起回顾目标行为的场景,重新理解判断攻击行为的标准,以达到两人对于同一目标行为判断的一致性。当判断目标行为的一致性达到100%时候,则由养育者独立进行记录。学步儿小羽受挫后攻击的行为发生在家庭环境中,为保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排除外界因素对被试目标行为的干扰,保证干预的内部效度,本研究对受挫后攻击行为观察的地点设定在家庭环境中,对于户外发生的攻击行为不予考虑。

2.2.3参与人员及其配合

研究中学步儿攻击行为观察记录人员包括研究者(笔者本人)、学步儿的养育者们,包括小羽的父母、小羽的隔代亲属(外公、外婆以及奶奶)。在具体的记录中,并不能保证每一位养育者全天24小时至始至终在场进行干预和记录,因此对此问题的解决办法分为两步,一是确定当时陪护学步儿的养育者,二是当时的养育者除了记录学步儿在该时段发生的受挫攻击的频次,还要记录陪伴学步儿的时间长度、陪伴地点。陪伴者、陪伴时间段、陪伴地点、陪伴期间目标行为发生的频次都要在记录表上同时出现。与此同时,作为研究者本人,要隔天进入家庭场景,对发生在48小时之内各个时段养育者在家庭环境中所记录的攻击频率以及陪护时段进行整理,对于记录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及时进行追问理清。

2.3干预

本研究设定了学步儿受挫后攻击的养育干预的最终目标:终止学步儿因为受挫而引起的攻击行为;实现养育者教养方式认知上的转变。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本研究还设定了以下短期目标并描述了具体的干预步骤。

目标一,家庭中各个养育者清楚明白自己的教养行为是导致学步儿攻击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研究者观察并拍录小羽受挫后攻击的场景录像,提供给家庭中每一位养育者观看,让他们说出看到学步儿产生攻击行为的感受。然后讨论养育者教养行为和学步儿攻击行为的关系,让每个家庭成员表达学步儿攻击的归因,干预者针对他们的归因进行梳理和解释,帮助他们认识到养育者的教养行为直接导致学步儿攻击行为的产生,并列举养育者们错误的教养行为。

目标二,养育者同意合作并承诺接受新的教养方式的训练。为了达此目标,研究者联合学步儿的母亲一起与每一位可能接触学步儿的养育者进行沟通,希望他们全心投入到干预项目中,针对学步儿攻击行为相关的教养行为进行重新定位和训练。

目标三,对养育者的教养行为进行训练,使之掌握正确的教养行为。为此,研究者设计了具体的可供示范的养育训练策略,并提供积极的言语行为示范,比如,当学步儿受挫后,立刻采取轻揉痛处或者在疼痛处轻吹,同时给予言语安慰:“××(如奶奶)给宝宝揉(吹)一下就不痛了,宝宝最勇敢!”当学步儿举手或伸腿即将出现攻击性动作时,利用负强化的原理,养育者轻轻拉住学步儿的手或轻握学步儿的腿,一旦学步儿试图挣脱养育者的手,养育者不强行制止学步儿的攻击动作。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养育者不出现任何激发他出现攻击行为的言行,同时为了防止学步儿对否定句理解的偏差,不出现否定的训导言语,如不出现“不能打”等词。对于养育者们的养育训练放在处理期开始的前一天进行集中训练,之后研究者会在整个处理期对各个养育者是否运用新的养育训练策略进行跟踪和强化。

目标四,各个养育者学会使用学步儿受挫后攻击行为记录表。具体记录受挫后攻击行为的方法和步骤见上述“目标行为确定及测量”以及“参与人员及其配合”部分。

2.4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在学步儿受挫攻击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期,首先收集学步儿攻击的基线期受挫后攻击数据,接着在处理期引入干预方案,检视干预方案介入后的效果。

2.4.1基线期。2013年1月15日开始实施,为期15天。按照干预方法中,目标行为记录的操作方法,对学步儿受挫后攻击行为进行记录。此期间不给予特殊处理。

2.4.2处理期。经过基线期15天的观察和记录之后,第16天开始进入处理期,介入干预方案实施干预,处理期为期15天,有效记录天数为15天。研究在处理期介入干预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在学步儿受挫出现攻击行为的干预方案、语言以及行为策略,记录负向行为(受挫后攻击行为)出现频数。

在家庭生活自然状态下,由于受挫而导致的攻击行为出现频率较低,因而采取以2天时间为一个观察段,研究者隔日收集一次数据。在此时间段内记录基线期学步儿受挫后出现攻击性动作次数和处理期学步儿出现负向行为的次数。

3 研究结果

在干预方案实施完成后,得到基线期和处理期的两组数据,见表1和表2。

为了保证两个阶段数据显著性检验的合理性,首先对基线期与处理期两组数据自我相关进行检验,利用Bartlett比值的大小来进行自我相关检验,计算得出,Br=0.35(Br

接着对基线期和处理期两阶段数据的显著性进行检验,t=3.00>t(13)0.05=2.160,所以p

为了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分别计算出两阶段数据的回归方程,统计结果显示:基线期的回归方程:y=3+0.11x,处理期的回归方程:y=6.38-0.19x,根据回归方程画出回归线,两阶段数据的回归线如图所示:

通过回归分析统计结果及其回归线得出,基线期回归线斜率为正,说明基线期的受挫导致的攻击行为呈现稳定并向上发展趋势,处理期回归线斜率为负,说明处理期受挫后发生攻击行为的次数呈现下降趋势。两阶段数据共同表明,基线期数据的发展趋势逐渐向上转变为处理期数据逐渐向下的发展趋势。说明对学步儿受挫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被试攻击行为变化的趋势。

4 讨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对学步儿受挫后攻击行为的养育干预是有效的,总结干预行之有效的原因可以归为三方面的努力。

第一,准确地确定学步儿攻击的真正原因。在对学步儿攻击行为的干预之前,研究者准确地判定学步儿攻击的真正原因。攻击的产生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个人气质类型、激素水平、社会认知以及控制力;环境因素包括挫折、模仿和暴力环境等。虽然心理学家在攻击产生的原因上达成了普遍的共识,承认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对攻击行为起决定因素。但是对于一个干预者来说,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找出影响学步儿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尤为重要。因此,在经过与小羽父母的协商同意下,本人进入小羽家,对小羽的攻击行为进行观察,并对其父母和其他养育者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对小羽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出小羽受挫时引发的养育者教养行为直接导致了小羽攻击模仿,为后来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规划做了充分准备。

第二,在自然生态家庭环境下进行养育干预。对于儿童攻击的干预,可以采用单独针对儿童进行的干预方式,也可以与一位核心养育者一起进行干预,但本研究选择了在自然的家庭生态条件下对学步儿攻击进行养育干预。在第一种干预方式中,干预者直接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这种做法源于儿童发展理论的一个假设:外行在养育年幼儿童上需要专家作指导,但这类干预脱离了干预情境,当儿童重新回到自然生活情境后,干预的效果是受到限制的。第二种方式让一位核心的养育者一起参与到干预过程中,此时,养育者的作用被看作是干预的辅助功能,养育者只是配合干预者的工作,当养育者在干预中的角色被设定为助手或补充角色时,也有其自身的不足,“父母假定成一个助手角色,在他们孩子的中心项目中出现。助手角色的一个潜在的重大限制是,家长在育儿能力上似乎不能得到改善。”

因而,本研究选择了在自然的家庭生态条件下对学步儿的攻击进行养育干预,在生态系统中,各个部分都在起着相互的作用。这类干预假定养育者的教养方式以及整个家庭互动过程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持续性影响。从学步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发生攻击的条件来看,学步儿受挫后的攻击行为大都发生在家庭环境中,因此把本干预同样也放在家庭环境中进行,为干预的有效性达成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三,让所有可能接触到学步儿的养育者成为干预的积极参与者。养育干预的实施不仅放到家庭的生活情境中,而且还要将可能与学步儿互动的所有养育者纳人到干预的参与者中。作为研究者,我深知养育者对自身养育行为的认知、干预工作者与家庭关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干预是否有效。因而研究者在本研究中的工作不仅是定期的家访,而是与各个养育者在生活场景中进行频繁交流,积极参与到家庭环境中,努力成为家庭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本次研究中,干预所面对的家庭并不是核心家庭,而是来自有隔辈教养的三代同堂的家庭,作为一个干预工作者,不仅要与主要养育者(学步儿父母)建立信任、理解和承诺的积极关系,还要积极与其他所有与学步儿有直接接触的养育者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投入到干预中。正是由于研究者与可能涉及的所有养育者建立了可信任的人际关系,针对学步儿攻击问题,保持了积极良好的沟通,才使得本研究的养育干预得以顺利开展并获得有效的干预结果。

3.3对干预研究的再思考

虽然研究证明对学步儿受挫导致攻击的养育干预是有效的,但会有这样的质疑:正常儿童攻击性有其暂时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对学步儿攻击行为的干预是否必要?对于正常儿童来说,攻击行为的发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正常孩子攻击性有其暂时性,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但不能否认的是攻击行为也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可能性,因而在这种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对孩子受挫后的攻击进行干预,体现了教育的价值。一方面通过干预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步儿受挫后攻击行为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干预改变养育者的教养方式,改善教养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整个养育干预的重点不仅是力图达到幼儿受挫不出现攻击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养育者言语行动的指导,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让学步儿逐步感受到攻击不是解决受挫的唯一办法。通过干预有效性的达成,让养育者真正体会到,养育过程互动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步儿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攻击行为的发生。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干预过程中,学步儿的母亲曾建议用移情的方式告知学步儿攻击他人或物,对方会感到疼痛的。她希望能通过轻摸被攻击的对象,然后告知学步儿被攻击对象也是会疼痛的。但出于对儿童移情发展进程的了解,对于一岁多的学步儿来说进行移情的推断(ernpathic inference)是困难的。为了达到干预的有效性,我并没有采纳学步儿母亲的建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养育者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在研究中,虽然干预的效果明显,也有不足和值得继续思考的地方,对于学步儿受挫导致攻击干预的长期目标有效性的证明尚未涉及,因此可以继续考察干预撤出后学步儿的攻击情况,以及对于学步儿干预效果是否能迁移等问题进行追踪研究。由于家庭形态的各种差异性,在考虑干预的外推时会遇到一定困难,例如当遇到在低收入家庭出现的学步儿受挫攻击时,单纯的养育干预可能已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干预将会变得更为复杂,我们可能不仅需要更为复杂的干预方案设计,也许更需要在社会宏观视角下去考虑养育干预的问题。

上一篇:被催族悲催? 下一篇:高等教育跨学科复合课程设置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