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方言词汇的文化特色

时间:2022-06-10 02:38:22

固原方言词汇的文化特色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固原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状况,物产和生活条件,生产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方言词汇中都能着深深的文化烙印。

关键词:固原方言词汇语言文化影响因素

前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任何民族的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的各个组成成分中,最能反映民族文化个性特征的是该民族语言的词汇,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又制约和影响着该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在固原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活动里, 皆蕴含着人们将思想转化为语言符号时所迸发出的理性与智慧的光辉。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也是方言的本质属性。固原方言中有大量的词语在理性义之外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要想深刻理解固原方言词汇只是了解其理性义还很不够,还需进一步洞彻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以固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和地貌特征为依据, 结合固原方言中丰富鲜活的词语,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释固原方言词汇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状况对固原方言词汇的影响

固原处于黄土高原地带,风沙较大,民间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冬季常常是风雪交加,异常寒冷,因而固原方言四字格俗语的形成,意义的构成有很多与固原区域环境有关。例如“张风冷气”形容把冷气吸到肚子里;“走风漏气”形容房屋或灶具不严实;“黄风土雾”形容风很大,将地上的土都卷起来了。

固原在地理上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沟壑纵横,峁梁相接的特点。因此,四字格俗语中也较多地使用了这些表地形的语素,以增加其形象性。如“边头沿畔”指田地的边缘部分;“野山没梁”形容人野蛮;“急崖上树”形容不听别人的劝阻,急于干某事;“立崖刀砍”本指地势陡峭不好攀援,后引申为人性格怪异,很不好相处;“圪梁弯正”形容地面不平整,也可用来形容人性格古怪;“爬沟溜渠”形容人想尽各种办法用不光彩的手段达到目的。以上词语中的“畔”、“野山”、“梁”、“崖”、“圪梁” 、“沟”、“ 峡”、“岔”、“崖”、“畔”等都反映了固原沟壑峁梁众多的区域地理地貌特征。例如:

沟:山沟,地面低洼地带。固原沟壑众多,以“沟”命名的地名词语也很多,如宋家沟、曹家沟、三道沟、水泉沟、秦家沟、怀沟、深沟等等。

岔:道路分岔的地方。以此为名的有:霍家岔、清涧的岳家岔、牛耳朵岔等。

崖(固原方言读 [nai]):山边陡峭处。带有“崖”的地名有,花石崖、李家崖等。

畔:黄土山体的旁边或附近。住在土山侧的地方多以畔命名如:黄毛畔、东岳畔

峁:顶部浑源、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以“峁”为名的有:黄峁山、杏树峁、打炮峁等。

梁: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以“梁”为名的地名如鸡头冠梁、把扇子梁、高峁梁、冰草梁等。

崾岘:山上或平川地势险要地段。崾岘也写作崾险。如倪家崾岘、佛道崾岘等。

坪:黄土丘陵或山区中的平地。固原有苗家坪、秦家坪。

峡:两山中间有水的地方。海子峡,胭脂峡,青石峡。

其实上述地名不为固原所独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不过,由于受到固原特殊区域地理地貌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固原方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特定的物产和生活条件对固原方言词汇的影响

固原方言词语隐含了当地人们对民族历史与艰辛生活的沉重记忆。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主要是森林地区。黄河中游地带的六盘山、陇山绝大部分为森林覆盖,期间夹杂着大片草地,到处郁郁葱葱。近年来固原地区相继出土了今已绝迹的六千年前的云杉、冷杉、落叶松、连香树、圆柏、油松等,经有关技术鉴定或测定,历史上固原地区确曾存在过以六盘山为主体的广阔森林草原[1],“一个地方的气候变化,一定要影响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2]除其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外,人为的因素也是森林绝迹,草原蜕变的重要原因。“明清时代是黄河中游(森林)受到摧毁性破坏的时代。尤以明代中叶更是如此”。[3]这与明朝中叶加强西北防备、屯垦及战争不无关系。甚至植被破坏严重的地方是“山上悬崖峭壁,无尺寸之耕”。[4]长期大规模开发土地资源用于耕种严重毁坏森林和植被, 再加上战乱、气候恶化和以干旱为主的严重自然灾害等原因, 固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明代正统年以后,黄土高原的森林、植被濒临灭绝,秦汉以前 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观消失殆尽。这里的民众, 特别是农民常常缺吃少穿, 生活十分艰难。语言负载民族的历史, 固原人群体的艰辛生活经历必然在民间语言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如民间常说“有酒肉白面,赛过老爷设宴;没酒肉白面清汤胡泛, 肠子拧绳挽( 当用“绾”, 引者注) 蛋。”“蛋”此指绳子疙瘩。“肠子拧绳挽蛋”是比喻修辞也是夸张描写人腹中没有食物时饥肠辘辘之情形, 被形象地比喻为“拧绳挽蛋”,真实地描绘了人饥饿难耐的痛苦感觉。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 食用油是紧缺的, 所以固原人称日子过得好“油饼夹馑糕”。“油饼夹肉吃了遭罪”因为通常情况下能吃上油饼就是美味了,能吃上肉是妄想,把这两样美味一起吃是享受不起的,这是向往生活富裕的夸张心理。在固原人民过去艰难困苦的生活中, “油”多是食物味美好吃的重要条件。在食用油非常紧缺的时代, 饭菜表面漂浮的“油花花”( 也叫“油星星”) 即是食物的精华。固原人有这样的说法“这个难得人才,就像碗里的油星星”,优秀人物是人中间的精华, 就如同“油星星”是饭菜的精华一样, 所以将优秀人物比喻为“油星星”。改革开放以来固原人民生活大有提高, 那食不果腹岁月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 但是, 民间口语中“油星星”比喻优秀人才的说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往昔贫困岁月的印记。现代人的饮食观念是少荤多素, 所以在现代文化语境下, 人们决不会创造出这样的比喻。

由于自然条件差,又多受干旱、风沙、盐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的房屋多建于山边或山间避风处,生活异常艰苦,习惯称劳动为“受苦”,把庄稼人称做“受苦人”。主要耕种的农作物有小麦、春麦、冬麦、莜麦、小燕麦、大燕麦、红芒麦、槽麦、红槽麦、三仓、四仓、玉麦、洋麦、乔麦、黑燕麦等各种麦类作物。当地气候适宜种植麦类作物,当地人对各种面食的烹饪驾轻就熟,有干粮、拌汤、长面、面叶子、、搅团、馍馍、麻食子、乔面糅糅、酿皮子、馓子、油香、臊子面、锅盔等等。

不同的地域、物产和习俗使得同一事物在不同方言中有了不同的名称。比较典型的是颜色词。除了“ 红橙黄绿青蓝紫” 七种基本颜色词外, 其他各类颜色词在各地方言中很难统一, 这里固然有约定俗成的因素, 但颜色词的差异,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域、物产的差异,很多颜色词都是由植物或植物的花色作修饰性语素, 而这些植物产地有着很强的地域性。没有这些植物也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颜色词, 只有真正了解这些植物的人才会明白它们所代表的色彩,在固原地区依据当地物产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颜色词,如:枣红、小米黄、蒜皮紫、菜花黄,桃红色, 苜蓿花儿色(紫色),荞麦花儿色(粉红色), 麦子色(健康黄色), 头发光的像个燕叽叽,脸白的像个蛋皮皮(头发又黑又亮,脸色应该是白里透红);雪青色(淡紫色)等等。

三、生产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对固原方言词汇的影响

固原方言俗语中处处表现出农耕生产习俗。“书要精读, 田要细耕。”“孩儿不教不成人, 庄稼不管没收成。”固原人用读书育人作喻体来说明农业生产中精耕细作的道理。在农业文明背景下, 话语表述的中心是农业生活, 以及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耕读并重的文化心理。在固原人民心目中, 读圣贤书是神圣的, 而种田务农则可以与读圣贤书相提并论的。从民间语言与经典文献对比喻的使用和喻体的选择看, 古今汉语的词语组合和意义传达竟有相通之处, 皆隐含着民族历史演进中深刻的农耕文化的印记。

四、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固原方言词汇的影响

中国人自古就重宗族,重血缘,有亲属或宗族关系的人往往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以宗族的姓氏作专名,加上反映该村落地理特点通名的地名全国各地都有。固原地区地理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这就需要同宗族的人互相照应,共同应对各种困难。所以有“室内亲戚”(家门亲戚和挂搭亲戚或关系很近的亲戚,五服内的亲戚)一说。固原很讲究家族门室,本家的手艺不外传,本家的利益不外分。再如固原地区象苗圃,邱庄、蔡家洼、张家台这样的地名非常多。总观固原市的地名,带有姓氏特征的地名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像薛庄、汤家、李满、西白等。特别是在姓氏之后,再加上一个“家”,如“牛家”“孙家”等,更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宗族观念。作为语言,类似的地名强化了固原人的地缘关系,固原同族或同村或同地域的人特别抱团,老乡观念非常浓厚。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移迁,聚居在一起的人未必都有宗族或血缘关系了,居住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地名词语却顽强地存在下来,从而把祖先们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记录下来,流传了下来。固原经济以农耕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之中,长期以来养成了一种平和安详的心态,惧怕战乱、动荡,把能够安居乐业、福寿昌盛当作生活中的美好愿望。从固原地名中可窥一斑,如:文昌山、和平门、安宁庄、吉平堡等。

固原人民崇尚节俭,尊重劳动。由于西北土地贫瘠,而且干旱少雨,为了创造美好生活,固原人把身上的勤劳品德代代相传下来。他们对勤劳的人褒扬赞叹,对懒惰的人嫌弃厌恶。因此,固原的方言里也有很多赞扬勤劳美德的俗语。例如:“人勤地出宝,人懒地长草。” “天上跌金子,也顶起得早。”“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窑往深处挖,光阴从细处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穷懒瘦怕吃。”“吃个蚂蚱油了个头,看起你奏富的很。” “死水怕的勺勺舀(不积累,多少财富也会花光)”。

参考文献

[1]陈加良 论六盘山的古森林及其历史启迪 ,陕西大学报,1987年第三期

[2]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竺可桢文集

[3]史念海 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 ,河山集 ,二集,69

[4]经世文编卷,第366页

上一篇:浅谈以四川方言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出现的偏误... 下一篇:浅析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人生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