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中逆向思维式教学策略设计

时间:2022-04-25 01:00:24

信息技术课程中逆向思维式教学策略设计

摘要:逆向思维作为一种常用的思维方式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认可。但是,主要是在一些传统学科,如数学、地理等科目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效果,而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却很少被提及。在不反对顺向思维的基础上,结合高中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的教学实际,从逆向思维的功能、结构、状态和因果四个方面出发,提出“逆向转换”“过程反演”“反客为主”和“执果索因”等四种策略,理论结合实际地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进行设计和分析。

关键词:逆向思维 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 概念图

一、功能逆向:“逆向转换”――变被动为主动

功能逆向思维是指从原有事物相反功能方面去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思维方法。运用逆向思维,由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一般性的教学方法逆向转化为学生分组合作自己讲授知识。在一般的讲授方法中,通常是学生不愿意去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他们在听老师讲课时不愿意去认真地思考和理解,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课堂是交头接耳,消磨时间。教师与其默默地讲下去,还不如换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把学习内容按一定的量分给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自学,小组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总结,小组轮流汇报讲授,小组与小组之间也要进行交流。其次,学生讲完后,不管他们讲的好与坏,教师都要给出点评,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或者纠正他们的错误让他们在内心里能够真正地理解知识。最后,值得一提的一点是,教师可以在一章讲完后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性的陈述,最好是和学生一起制作“概念图”。因为概念图是一种组织和描述知识的工具,它能通过两个概念之间的连线,标识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能让学生通过构建外部的知识网络来建构自己内部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把课程内容归纳成概念图,然后,师生共同评价和完善概念图。

二、结构逆向:“过程反演”――从个别到一般

“网络技术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没有技术原理,就没有开拓创新的技术实践。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强,技术课程中单纯机械的、程序性的操作技能已不能满足他们,富有挑战意义、更要有创造内涵的技术原理和实践活动方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网络技术应用”的课程内容设置上有些是逻辑性比较强的,有些是可以调整的,所以教师不必生硬地按照教材的编写进行教学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对课程进行重新组合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网络技术第三章第二节“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中的“数据的传输过程”,教材的编写是先总体讲到“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然后又提到“因特网TCP/IP协议”。这样编写是一个先总后分的内容呈现顺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一般接触的无疑是TCP/IP协议,不少计算机网络实用读本也多以介绍 TCP/IP协议为主。OSI模型描述的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重要原理――分层技术原理,是理想的概念模型。《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及教科书中要求学生“了解 OSI模型的基本知识”,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种在 TCP/IP协议之上的更具有普遍意义的通用的分层模型,而TCP/IP协议只是 OSI模型分层原理之下的一种常用协议体系。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应该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以求发现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从问题的反面剖析问题,对过程进行反演。因此,在真正讲授“数据的传输过程”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做适当调整,可先从学生有所了解的因特网的TCP/IP协议体系入手,述及数据传输的过程,然后再追溯到OSI模型的分层原理,由个别到一般。以上可以说是运用了结构逆向思维,结构逆向思维是指从已有事物的逆向结构形式中去设想,以寻求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一般可以从事物的结构位置、结构材料以及结构类型进行逆向思维。

运用结构逆向思维――“过程反演”,可以运用在很多的教学活动中,由一般的顺序地组织教学转变为个别的反序地运用结构化的策略来组织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由个别到一般,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重点知识,明白个别与一般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与此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三、状态逆向:“反客为主”――由受体变主体

“网络技术应用”中的第四章是“建立主题网站”,本章主要是涉及网站的规划、设计、实现、和管理。由于学生在必修课中已经有网站制作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使用一种工具软件来制作网页了。因此,“网络技术应用”中该部分内容是从立足于建设网站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建站过程。《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对该部分内容的规定是在学完之后应该能够制作网站,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方式制订网站开发计划、设计网页结构、确定制作方案,并通过比较与评价,选出最佳方案,根据方案完成网站建设。对于授课后学生的网站设计任务的布置,教师一般都是直接把已经想好的任务布置给学生,或者是提供多个设计任务供学生选择,比如,组建包含两至三台电脑的局域网、建设校园网等,一般都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这种方法可能会帮助学习检验已学的知识,但是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制作网站。根据心理学中对学生的分析,大部分学生都是不愿意被安排做任务,有的甚至会认为是被迫去做设计,他们会产生一种压力感,会有心理负担,最终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

基于以上学生的认知心理,仍然采用教师为主体的方式简单地给学生布置制作网站设计任务的方式已经起不到好的效果了。这时候,教师可以从另一方面考虑,不去给学生布置任务,而是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自己去找任务做,从而让学生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就是给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从始至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选择设计主题、自己规划、自己组织汇报。“反客为主”是一种运用了状态逆向思维的思维方式,状态逆向思维是指人们根据事物某一状态的逆向方面来认识事物,引发创造发明的思维方法。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该教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与人协作能力。

四、因果逆向:“执果索因”――先结果后原因

“执果索因”的逆向思维方法就是先出现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去寻找结果之所以得到的原因。“执果索因”是一种运用了因果逆向思维的思维方式,是指从已有的事物的因果关系中,变因为果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可能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老师已经用到了此方法,但是为了能够达到最好的运用效果,教师要对其进行恰当的运用。运用此方法先把班级网页制作后的作品呈现给学生,然后根据作品来学习作品是如何制作的。本方法是教育心理学、教师心理学和学生心理学中教与学的一个思维方式,它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教学与学习效率。人的思维活动一般是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的,教师要积极将思维逆向化,同时将思维方向多面化。

五、结语

逆向思维的运用,优化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当然并不是说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逆向思维来解决,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顺序思维是一种教学中惯用的思维方式,它是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如果凡事都顺向思维,就会形成思维定势、习惯思维和思维封闭。因此,在现实的教学中,要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并用,以提高教学作为最终目的。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从而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段青.选修模块带来的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6):9-10.

[2]刘菊平.初中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9):154-155.

[3]赵志娄.要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4):233-233.199.

上一篇:关于排水管网工程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