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的技术在治疗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25 12:28:39

消毒隔离的技术在治疗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病房的注射治疗室是主要为治疗前做准备工作和配药、加药的重要场所。它的管理不仅关系着护理质量的高低和医院感染管理的成效,而且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医源性感染,我科对治疗室制定了一整套的消毒隔离制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治疗室的环境与布局

治疗室一般设在办公室附近,周围环境必须清洁,相对独立,便于管理。治疗室的整个地面及四面墙壁铺贴瓷砖,既可减少走路,扫地时引起的尘土飞扬,又便于用消毒液擦拭消毒,防止产生霉点、污斑和积垢。天花板无裂隙,表面光滑。治疗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有菌区、清洁区、无菌区、并有明显标记。设置易清洁消毒的治疗台和壁柜,装紫外线灯。清洁区主要放置放射用的物品,药物和输液用的液体。冰箱只限放置需冷藏的药物,禁放私人药品。

2、治疗室内无菌物品的保存

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严格按无菌物品存放方法放进无菌物品存放柜内保存,消毒包包布表面贴消毒有效指示粘胶,吊牌上注明消毒包名称、消毒包有效期、包内均有化学灭菌指示卡,包内有3M灭菌指示纸,在使用前应检查灭菌有效期和灭菌效果,符合要求的才能使用,开启后的无菌物品应注明开启时间,开启后使用不超过24小时,碘酒酒精瓶每周灭菌两次。

3、治疗室的消毒隔离

做好预防性消毒隔离工作是现阶段控制医院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手段[1]。治疗室是医院的重要单位,更需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防范工作。凡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穿工作衣、戴帽、操作前戴口罩,清洁双手,禁止病人及陪住家属或其他非医护人员进入室内。治疗室设专用抹布、拖把、水桶。每天早上在输液配药之前用消毒液拖地,擦拭治疗台面、治疗车,以减少微生物和尘埃污染。庞艳认为在治疗室无菌操作过程中难免药液及器具要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细菌就通过接触进入体内,轻者给病人增加痛苦及经济负担重者危及生命[2]。

我院治疗室每日定时作空气消毒2次,设置紫外线灯管使用时数登记卡,定期监测其消毒效果,确保消毒质量。灯管每周用无水酒精棉球或纱布块抹试1次。定期做好各类无菌物品及治疗室空气细菌检测工作。加强物品的使用后消毒处理,见表:

4、工作人员手的消毒

治疗室应安有流动洗手设施,医护人员做每一项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保护患者免受医院感染的威胁,同时做好自我保护。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良好的洗手习惯,实行科学洗手六步曲[3],是减少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

5、加强监测工作

每日定期做注射治疗室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的卫生学指标监测,要求环境空气细菌总数标准≤500cfu/cm2,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标准≤10cfu/cm2,如不合格应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执行。

通过上述种种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对注射治疗室进行严格的管理。年末对治疗室空气消毒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均达到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同时我科二年内无输液反应发生。既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同时又科学的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损伤。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孟阳. 强化消毒隔离、控制医院感染.现代预防医学,2001,28(4)458.

2 庞燕. 紫外线对治疗室空气消毒效果评价[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00,15(1)3.

3 陆水峰. 规范化洗手是控制起源感染的重要环节[J]. 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 62.

上一篇: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CT技术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