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4-24 09:24:53

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必要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环境,很多学生很难接受到正确、科学、及时的心理教育,使农村小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尽力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对其必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提出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对小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当中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到本班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一、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帮助心理异常的小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障碍,不再扰乱班级秩序,在使学生获得健康心理的同时为班级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其次及时消除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防止心理问题的累积,避免学生因过度压抑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第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充分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获得全面发展,同时推动班级的进步。第四就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教师心理素质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也可大大提高。

二、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 情感教育

农村小学生的情感波动性大,情绪比较脆弱,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要关注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的心态始终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使小学生在各种活动当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培养小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等高级情感;提升小学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二) 学习心理教育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学生也最容易在学习中产生心理问题,因而学习心理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组成。在进行学习心理教育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动机,然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再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消除学生因学习方法不正确而产生的焦虑心理,还有就是改变学生恐惧、对抗、畏难的考试心理。

(三) 自我认知教育

自我认知教育也隶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很多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正是由于对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导致的。自我认知教育应该达成的目标包括:形成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并能影响他人;正确认识到自身优点,凭借自己的长处来帮助同学,为班级贡献力量;能理性看待成长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 集体式教育与个别式教育相结合

农村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要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关怀,对他们的心理机能进行调节,使全体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良好发展,同时还要关注个别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个别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教师应该明确小学生虽然有相似的发展特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会遇到不同的困惑与问题,因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将集体式教育与个别式教育结合起来。

(二)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每周拿出一到两节课的时间来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勇敢说出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们共同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还能使其他学生在献计献策的过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洗礼,自觉规避心理问题。作为教师除了给学生充分的建议自由外,还要注意对心理健康课堂的把握,从更高层面给学生提供心理建议,使学生在纠正心理问题时有更正确、更科学的导向。

(三) 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

在班级管理中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能够拔高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心智水平。德育和心育是相互补充的,德育能够为心育创设目标,而心育又能为德育的落实提供基础。在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树立道德典范来改变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如有的学生会有自私自利的心态,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利益,不顾及他人感受,教师就可以为他们讲一些伟大人物无私奉献的故事,使学生们通过德育受到感化,进而改变自己的自私心理。

(四) 利用学科渗透进行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深入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通过学科渗透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小学的学科内容设定都是具有正确导向的,因而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起学科优势,对知识中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并合理运用。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当学到《骄傲的孔雀》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对文章的思想进行分析,让学生们看到"骄傲"这种心理的坏处,引导学生们规避骄傲情绪,形成正确的心态,用平和友善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同学朋友。

(五) 利用板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出黑板板报是班级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将教师内的板报充分利用起来,用灵活的形式,丰富的画面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将小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用问答的形式展现到板报上。这种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方便快捷,学生们常常会被多彩的板报吸引,自觉阅读板报上的内容,找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板报上的知识进行自我调节,使这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出应有功效。

结束语: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农村小学生的特殊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使农村小学生获得健康成长。

上一篇:《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基于QQ平台开展有效德育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