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添“色彩”饰华章

时间:2022-04-24 07:51:26

巧添“色彩”饰华章

文章中的色彩,是作者运用精美的色彩语言描画和表现出来的。所谓色彩语言是指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构成的语言,是作文中一种具有视觉美的形象化的语言。运用奇妙的语言创设出五彩斑斓的色泽,无疑能对读者产生赏心悦目、陶情启智的独特作用。

一、色彩写人。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运用色彩语言对人物外貌进行生动细致的描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能给读者以鲜明的视觉形象。如:“忽然,一个鲜亮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那是一位红衣少女,红的衫、红的裙、红的鞋,将她装饰得无比艳丽,她肩上斜挎着的鼓鼓的书包似乎在昭示着它主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然而,她的腋下却夹着一副拐杖,艰难地支撑着身体,慢慢地却又是坚定地向前方挪着、挪着。”(姜菲《人生无价》)这里红色成了人物艳丽服饰的亮点,正是透过这个亮点,读者在红衣少女的形象美感中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残疾女孩坚定的生活信念和执著的精神追求。

二、色彩绘景。作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离不开色彩语言的点染和烘托,鲜明色彩感的语言描述,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真切地再现色彩丰富的景物画面,从而获得美感享受。如一同学描绘的夕照图:“夕阳下山了,我忙趴在窗台上,想再看看这美景。看,那西边天空出现了一片五彩的色带,只见那连绵的西山成为一片朦胧的黑色山峦,在山峦背后是一片火红,然后是浅红,再是橘黄、金黄,最后是一片蓝天。随着时间的消逝,夕阳终于收走了它的最后一抹余辉,回家去了,它留下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它要休息了,准备明天再送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晨。”在作者抓住了日落时色彩的变化(火红、浅红、橘黄、金黄、蓝色、黑色)极力状写,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图,表现出作者平和而愉悦的心境。

三、色彩抒情。人对色彩的感受和选择,与人的主观情感意向密切相关。因此,在文章中可以把自己内心的情愫融入物象的特定色彩中,即借助色彩来体现真挚而强烈的情感状态。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色》)荷塘的一切都笼罩在苍茫的朦胧月色中,这是一片冷色,给人以淡淡的冷气,隐隐透出了当时社会寒冷恐怖的气氛。然而,尽管月色朦胧,树影斑驳,作者心头无法亮丽起来,但白色又能给人以纯净、圣洁的感受,作者借助这白色烘托出自己纯洁的心灵世界,渲染出自己不愿与秽恶当局同流合污,热烈向往光明的情感。

四、色彩涂抹理想。人们常常把不同的色彩与不同的思想、观念、情绪对应起来,而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义。因此,不同的色彩运用在语言中,往往能表现出特定的象征内涵。如:“有的人把我们中学生比喻为红、黄、蓝三色。红色象征热情奔放;黄色代表成熟明丽;蓝色则是深沉多思的体现。的确,我们是生气蓬勃的一代,是进取的一代;课堂里认真听讲,操场上生龙活虎,校园内我们真诚的笑容在花丛中闪现……如果说我们现在正拥有红、黄、蓝三色,那么不久的将来定会绽放出七彩,谱写成绚丽灿烂的诗篇。”(王燕《人生是多彩的诗篇》)作者在抒情议论中,用红、黄、蓝三色,象征当代中学生思想性格的特征,生动形象而富有美感。读者透过这三原色完全可以体悟到新一代青年人蓬勃进取的精神世界和灿烂辉煌的人生篇章。

愿同学们用好“色彩”,描绘出绚丽多姿的人生画卷!

上一篇:《微笑女孩》评析 下一篇:安徒生与爱因斯坦:童心爱心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