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

时间:2022-04-24 06:23:51

浅谈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水平与办学质量。班主任全面负责一个班内全体学生的思想、健康、生活与学习等方面的工作,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与指导者,是小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班主任工作是教学的重中之重。面对天生稚嫩、思想丰富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深深感受到了强烈的责任感。班主任工作不容忽视。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不能故步自封,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及时发现学生的细小变化,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工作要体现出时代性,要与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紧密联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结合实践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可以说班主任与学生间是对立的关系。班主任是至高无上的管理者,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班主任的话就是命令,学生没有质疑的余地,只能是听从教师的安排,服从教师的管理。长期以来,使得学生与教师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学生对班主任更多的是恐惧。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展开。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尊重班主任,信任班主任,学生才能乐于接受班主任的管理,主动配合,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取得成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也就是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作为班主任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带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要把学生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主体来对待,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多与学生交谈,在聊天拉近师生的距离,来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也通过谈心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教师。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最终归宿。通过交谈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如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学习水平等,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管理的针对性,这样才能让班主任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消除师生隔阂,使班主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开展打下基础。

二、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只有制定一套套健全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在进行工作时才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来制订班级管理制度呢。制订班级制度的重要依据是学校的规章制度,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校规细化,使其更具操作性与可行性。制订班级制度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发挥全体学生的聪明才智,经过协商共同制订。这样制订的班规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情,更易操作。如我班制订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值日生职责》《作业统计表》与各学期的教学计划。这样有了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与全体学生就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这样更便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在执行班规时,要体现出公平与公正性。“班规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学生成绩好而轻罚,也不因学生成绩差而重罚,要让全体学生都自觉遵守。当然班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班级管理的自动化与自觉化。

三、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班干部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更利于优秀班集体的建立。因此在平时我们要注重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使全班学生在班主任与班干部的带领下拧成一股绳,全班齐心协力,为班级目标而奋斗。

1.班干部的选拔。班干部的选拔要改变以往教师指定的方法,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班干部的选拔中来,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候选人与投票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特长来竞选相应的职务,并发表演说,由全班学生选举产生。这样由学生自己选出的班干部,学生更能信服。

2.班干部的管理。采取轮流制、淘汰轮换制等,使班干部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增强班干部的管理与组织能力,同时又是被管理者,有危机意识,会尽自己所能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定期轮流、末位淘汰,真正做到了全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使得生更能以身作则,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与责任感,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3.班干部的培养。我们都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级管理者与合格的小学生。对待全体学生都充满期待心理,细心培养,使学生的学习、组织与管理才能得到挖掘与发挥。同时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充分放权,将管理的权利下放,让班干部们发挥个人的能力来管理班级,而不是只会听从教师安排,是教师的“传话筒”。对班干部的优点加以表扬,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指导。

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不是一种形式,这也是一种班级管理理念。只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干部管理队伍,才能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从而使班级工作有序开展。

四、家校合作

学生的成长过程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因此班级管理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我们要与各科任教师相联系,与家长密切联系,加强家校联系,构建起家校合作的管理模式。

1.及时与各科任老师沟通。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学习取决于个人喜好,往往会因喜爱这位老师而喜爱这位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因不喜爱这位老师而对他所任教的学科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及时与各科任老师沟通,一方面向各科任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课上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另一方面及时向各科任老师通报学生的情况。这样更能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加强班级管理的针对性,使得全体学生在生活、学习与心理上得到健康发展。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我经常进行电话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向学生通报学生的在校情况,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情况,与家长一起商量教育对策,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家校合作,从而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繁琐的工作,但却至关重要。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来管理班级,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得到健康成长。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班主任在今后进行不懈的探索,从而成为新时代合格的班主任。

(责编 张敬亚)

上一篇:价高质次太极股份中标 铁路新客票系统过程有蹊... 下一篇:数学与生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