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成长

时间:2022-04-24 04:36:21

在阅读中成长

摘要: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化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关键词:阅读 能力 培养

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能力是学习的根本能力。学习化学知识必须以阅读为基本方式,以阅读能力为基本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能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才能为将来的终身学习提供条件,为了一生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乐于阅读,体验作品魅力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可以从书籍这个智慧宝库中不断吸取智慧营养,让人豁达、聪慧、高尚、文明。读书充盈自己的生命,读书使人类走出蛮荒。通过拓展视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阅读,了解蛋白质和安基酸分子的结构,感受生命物质的神奇,为我国最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生命物质结晶牛胰岛素而自豪。

2.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步,是在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沟通交流、不断学习进取中取得的成果。阅读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阅读《石灰吟》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脑海中便会自然浮现两个意境,它不仅拥有寓意深远的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富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其中涉及到四种化学物质和三个化学反应。

阅读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阅读是化学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

二、善于阅读.在阅读中求知

1.阅读有利于开展自主学习

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安排了大量阅读内容,从第一章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有化学发展史、人类在化学工艺上取得的成就、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人体健康、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节能与清洁能源的开发、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等,到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有“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教材上每节还安排了“拓展视野”阅读内容,这都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素材,阅读知识涉及到课本内外,对这些内容的教学,无疑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应该向学生明确阅读的任务要求,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的目标,让学生明确读什么,给学生以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使学生知道怎么读,告诉学生读多少、记多少,怎样才算达到要求完成任务。这样阅读才能事半功倍。

2.在阅读中质疑.释疑

(1)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有没有积极思维,能否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只有用心阅读、仔细观察、主动思维才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案例一:“CIO,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CL2消毒时的臭味。通过对这段文字的阅读,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给出了很多问题设计:甲同学说“可以得出CLO2的物理性质”;乙学生说“可以得出CLO2的化学性质”;丙学生说“可以得到CLO2的保存方法”;丁学生说“可以比较CLO2与CL2的漂白效果哪个更好”……通过阅读不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区别出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等,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辩论、和展示能力,体验了成功愉悦感。

(2)阅读时抓住文中重点段句、关键字词释疑。要解决问题,作出正确解答,找出文中重点语句、字词是关键。案例二: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也可能只含其中的两种或一种。为了鉴别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无色。

②向无色溶液中滴入盐酸,有气泡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以上现象判断,这包白色的固体中肯定有________ ;

肯定没有________ ;

可能有。_________ 。

本题叙述中有两点是解答关键:一是“固体完全溶解”,二是“滴入盐酸,有气泡且使石灰水变浑浊。”首先由关键句二可推知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再结合关键句一推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钙。因若二者同时存在,则二者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与实验现象一矛盾,故二者不能共存。由此得到结论:这包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钠;肯定没有氢氧化钙;可能有氢氧化钠。可见,阅读能锻炼学生的推理和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智慧阅读,在阅读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的创新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阅读可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案例三: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本资料“拓展视野部分――活性碳的吸附作用”,然后说出一种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学生阅读完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戊学生说“丝瓜芯可以用作吸附剂”,己学生说“烧剩的蜂窝煤可以用作吸附剂”,庚学生说“没烧的蜂窝煤也可用作吸附剂”。一部分学生马上指出庚学生的观点不正确,因为没燃烧的蜂窝煤有许多缺点,如不卫生、没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没有吸附作用,不能用作吸附剂。学生还详细讨论了未燃煤球没有疏松多孔结构原因。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给以大力表扬,对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可见,阅读本身是一个不断思索、想象、判断和评价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阅读不但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而且对青少年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田晓娜,教书育人与学生能力培养

[3]郑飞,成长・路径

上一篇:谈自然课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浅议低年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