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主体性体育教学中开放性和自主性

时间:2022-04-24 02:26:05

试论主体性体育教学中开放性和自主性

摘 要: 主体性体育教学是一种把人作为教学目标的新型的体育教学理论,是一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最爱上的、充满着成功和欢乐的体育教学理论。体育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内在的体育活动需求,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体育教学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与实践的主体。本文对主体性体育教学中开放性自主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进而阐述了主体性体育教学中开放性和自主性特征对现代体育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主体性体育教学 开放性 自主性 基本原则

一、研究目的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界关于主体性教育研究的大讨论是一种新型教育观,是一种改革和创新,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实践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体性体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同样具有这两种特征。本文试图对主体性体育教学中开放性和自主性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对现代体育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方法

以主体性教育的实践品质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来论述主体性体育教学中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特征,以及它与以往工具性体育观的不同点和优势。

三、主体性体育教学中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内涵和外延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开放性和自主性是其核心特征。开放性是相对于封闭性来说的,人的开放性是把人看成一个动态的系统,他要与外界其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在特定情况下,开放性也是受到制约的,也就是说,世上没有无边无际的开放性,例如:网络的开放性与知识产权,以及基于网络规范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之间,就是相互矛盾、相互博弈的。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性,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对于一个社会的人,这种基本素质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方面。在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性都融会在自主性态度和自主之中,构成一个人的统一的品格特点。自主即自己做主,根据人类特有系统的尺度去选择、评价外界。开放性说明了人与外界的联系,自主性则说明这种联系的发生及目的方面的意义。学生的实践品质表现为在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活动中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与客体的他人、知识、环境进行主客体的双向对象化;教师的实践品质重点表现在对教育目的、内容和学生的开放性、自主性态度上。主体性教育是教师和学生整体的实践。

四、主体性体育教学中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实践特征

主体性体育的实践特征是在主体性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的。体育是根据人体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用人体自身的运动来锻炼身体,提高人在身体方面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和超越能力。对环境的超越能力要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基础,体育只能是根据环境的性状变化来对身体做出调整,而不是脱离环境的封闭训练。根据不同的环境来进行相应方式的体育就反映了主体性体育的开放性特征。社会工作往往是将身体局限在有限向度的运动上,使身体片面地存在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非主体性教育活动更是让学生终日处于静坐状态。因此,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身体自然而然有它自身的活动需求,这时,站起来或蹦或跳、伸手弯腰都是符合体育本质的。体育未必要在体育课中进行,正如教育未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一样,主体性体育是渗透在各种体育教育活动当中的,如:课前、课间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举办体育系列讲座,组织校内外比赛、运动协会、俱乐部,等等。体育要求对身体做出全面的满足,凡是片面满足身体某些方面的需要,忽视甚至牺牲其他身体发展需要的做法,都是与主体性体育相悖的。体育也要求提高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力、抵抗力。如果体育不能培养出承受正常社会工作压力的体魄,或战胜正常自然环境冲击的体魄,以及自锻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能力,那么,它便是失败的体育。工具性教育观目前在我国占主流,它之所以给学生造成痛苦,就是因为它违背了教育的实践品质,自我封闭。为了体育课而进行体育,为了运动而运动,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而忽略了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和扩展,忽略了体育对德、智的作用,忘记了运动项目是为发展体质服务的。主体性体育观是对传统工具性体育观的扬弃。在主体性体育中,学生的实践要得到教师实践的配合,教师和学生的实践特征从根本上说要得到体育教育实践特征的支持。同时,主体性体育又是自主的,一切对环境的适应和超越都是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体育也要考虑个体差异。这样,运动质上的不适应、量上的不适当、强度上的不适合,要么达不到体育的最佳效果,要么适得其反,造成对学生身体上的伤害。主体性体育不是让学生围着项目转,而是让项目为学生服务;不是让学生在被迫中进行机械的机体操作,而是让学生在自主中把体育当成艺术和快乐健身的手段。

五、开放性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1.协作性原则。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小组协作活动中的学生可以将其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技巧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的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交流、模仿、巩固和提高等形式对运动技术进行充分实践,以期获得达到体育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良性机制,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2.发展性原则。开放性指的是非封闭的、多元化的、灵活的。开放性体育教学就是指灵活多样、综合化、富有个性特征的,而非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这样的体育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而且学习者能根据需要灵活自主地选择某一种或某几种练习方式组合进行体育学习。它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特征。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开放式体育教学突破了旧有的以“工具性体育观”为特点的体育教学方式,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并为日后养成终身健身的意识和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3.民主性原则。无论何种开放性的体育教学,都应该注意实施过程中的民主性原则,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开放性体育教学实施的效果。它不仅要求学生个体在相互协作过程中保持民主,而且体育教师也应尊重学生,既要成为学生的师,又要努力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友。只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体育学习状态。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练习或回答问题有错时,教师更应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做、敢说,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获得正确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体验情感,获得人格的发展。

六、自主性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

1.评估自己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情况,找到体育学习态度中的缺陷和不足,确定体育学习目标。

2.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学习计划。一个切实可行、能持之以恒的计划,远比一个看上去华而不实的计划好得多。

3.多途径进行体育学习。除正常的体育课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书籍、因特网、电视、身边的人等方式,弥补体育知识的不足。

4.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做好自我控制、反馈、调整。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兴奋状态等,对所学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技巧进行自我反馈,评价学习效果。

5.及时进行总结、复习。根据记忆遗忘曲线,对所学技术做一个复习。

七、结语

主体性体育中的实践品质所具有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在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今天是非常符合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我们应充分予以重视和发展。它所强调的师生主体性和主动发展,提倡整体素质和主体素质,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对于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人格完善、个性发展、强健体魄、现代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军虎.试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开放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

[2]滕卫平.创新学习与开放性课堂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3).

[3]赵立.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4).

上一篇: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思考 下一篇:别做“后进生”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