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法”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23 11:12:13

浅谈“任务驱动法”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阐述了“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方案设计,并以目标市场策略项目为例,分析了“任务驱动法”在实际教学和营销中的应用。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法”教学,使教学过程变成创新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市场营销 任务驱动法 市场细分

创新型教育,需要创新型思维和创新型课程设计。“任务驱动法”是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法”教学,探究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市场营销课程教育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变成创新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让学生带着特定任务自主探索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以及教学资源信息处理能力,知识和技能点把握、消化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三步曲,即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一般按四步进行,即提出任务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边学边做,完成任务总结规律、技巧(或扩展、细化),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做到:

(一)教学目标明确,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结合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新思想,在课程内容选择时根据“岗位适用、行业发展、课证一致、统筹兼顾”的原则进行取舍,注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真实岗位的锻炼机会,以真正做到教、学、练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本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是:

1.能对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2.能对市场及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初步分析

3.能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初步分析

4.能够把握产品的4P理论

5.能用市场细分原理及目标市场原理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

6.初步具备组织、策划市场营销工作的能力

以市场营销类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把课程体系分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单元情境,构成有机统一的教学课程体系,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可建立课程体系为:基础理论、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产品4P理论、目标市场策略、营销策略(六个学习情境)。

(二)具体教学内容与步骤

1.按照岗位需求设定教学任务

授课教师将自身市场营销岗位的实践经验,恰如其分地融入整个教学设计中,使学习者能够“学即能用”“用即有效”,解决市场营销岗位的若干实际问题。基于教学需要,把各项目分解成若干单元,运用“任务驱动法”,结合其他传统教学方式,实施教学。

2.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开展体验教学,引导其自主完成任务

运用传统方法讲述与项目有关的基础知识,辅以案例分析,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初步介绍完成相关任务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对布置的任务进行思考,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完成任务后,进行总结评价

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作总结评价。教师要从知识点掌握程度、分析方法、与实际贴合程度等方面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理解正确及做得好的方面和理解有误的方面,从而使学生熟悉和正确把握课程内容。同时,组织学生互评,使学生接触不同的思维方法,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宽思路。

(三)教学实例――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1.能力目标

理解购买者行为以及能在销售中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掌握购买群体决策中的角色构成及各自的作用,并用以开展工作;应用购买者让渡价值理论,理解购买者满意度评价标准;制定让购买者满意的行动计划方案。

2.知识点

消费者市场;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影响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购买者价值理论;购买决策过程等。

3.课前预习及知识点介绍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有关知识点,在布置任务之前,教师介绍主要知识点,着重强调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4.任务的引入

某公司曾经走俏的某名牌奶粉,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尽管不存在质量问题,也无人问津;因此,请分析造成这种购买现象的根本原因,解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并采取合理措施达到企业经营目标。

5.本任务的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每组通过讨论需完成以下目标:

(1)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和影响购买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说明该现象产生的过程;

(2)解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并给出该企业合理的补救营销措施;

(3)从本内容出发,给出该企业达到经营目标的最佳策略。讨论结束后,各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述本组的任务完成过程,阐述本组的目标讨论结果,回答老师和他组同学的提问。

三“任务驱动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间的关系

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和咨询的作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究和发现,让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到发展。

(二)注意任务设置的趣味性

一个成功的教学任务的提出是“任务驱动法”实施的前提。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学习、主动地学习。

(三)注意处理好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关系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意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差异外,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互相探究,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最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宗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2]方芳,金焕,丁岩峰.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3]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系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综合实训》课程中的运... 下一篇: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