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时间:2022-04-23 06:49:13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常规,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教学改革,多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数学的过程,积极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欲望,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

关键词:情境;兴趣;效率;过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70-0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理念逐步渗透课堂教学中,已被我们广大老师所接受,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成为主人,在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技能、思维等著方面都得到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要把学生的直接经验、个人知识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规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事,如见其人,把自己不知道的和知道的,浅知的和深知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带到情境中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数学、运用数学,使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技巧,这样才能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达到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源泉。

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校小红花音乐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小红花音乐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同学们你能帮助老师解决吗?

问题一展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学生在读题,理解题意;有的学生在画图;此时,教者对学习有困难的进行适当引导,如:问: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再启发学生如果画图,应怎样画?应该先画谁?后画谁?假如用X表示男生的人数,那么女生人数怎样表示?(让学生逐步完善线段图)

经过各小组同学探索,很快得出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再引导学生列方程解答,并在小组里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交流总结:看男生+女生是不是等于36人,并且还要看女生除以男生是不是等于80%)。

二、运用实验操作有效提高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实验操作情境,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加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充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发现规律,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笔者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8+6=14为例:

(1)①8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两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2)①6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4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3)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6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____摆?有多少种摆法?

(4)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学生比较容易的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之目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三、创设探索空间关注学习过程

新课标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发展能力,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教师要创设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及时进行评价。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然后组织各小组学生探索学习,具体活动方式如下:

1.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探索成果。

2.成果展示。

(1)展示探索成果(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或小黑板展示)。

(2)学生汇报交流。

3.教者提问质疑。

(1)在探索学习的时候你还有什么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吗?

如果提问有质量可以适当加分。

(2)你觉得在探索学习时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潜能,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拓宽了学生探索学习空间,使学生享受到在探索学习中的成功的乐趣。

四、实施开放教学 促进有效发展

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迪智慧、引导思维、培育创新精神上要质量,使课堂充满生趣、孜孜不倦的探索问题的色彩。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时代的需要,逐步使数学开放题进入课堂,并使数学课堂逐步走向开放,同时,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探索,为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开放度而努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计算方法。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得以共享,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常规,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教学改革,多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数学的过程,积极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欲望,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

上一篇:如何提高Java教学质量初探 下一篇:如何使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