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变电工作中普及移动应用的必要性

时间:2022-04-23 12:33:17

浅谈在变电工作中普及移动应用的必要性

摘 要:本文从电力系统变电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移动应用的技术优势,探讨在变电工作管理中突破发展瓶颈的方法,阐明了移动应用在变电工作管理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移动终端;移动应用;管理工作;必要性

借助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通信技术,移动应用正不断给予我们更强劲的发展动力。根据CNNIC组织2015年6月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6亿之多,占网民比例近90%。说明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应用正全面渗透入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升我们前进的速度和广度。

然而,在电力系统的生产管理中,移动终端却没有得到普及。每天的工作场景,仍是笨重的台式电脑、繁杂的纸质表格。笔者认为,如果能在工作中普及移动应用,现场变电工作的管理将能实现质的突破。

1.电力巡检PDA――一次成功的尝试

在变电工作中,日常巡视是设备运维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依靠变电工作人员逐个间隔、逐个设备的“诊断”。巡视人员的错检漏检,将直接给设备带来安全隐患。为促进企业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巡检行为,电力公司给员工配备了具备RFID标签读取能力的巡检用移动终端――电力巡检PDA,对每次巡视路线、巡检位置进行定点定位,并将标准巡检步骤以电子表单的形式存于PDA中。从此,巡维人员在工作中有了PDA的陪伴,时刻提醒他们怎么做、在哪里做。

PDA的普及,给巡检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供考察和规范的方式,成功的防范了错检漏检带来的设备风险。更可贵的是,这种带有监督考核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受到了巡维人员的欢迎和提倡。究其原因,是因为PDA的普及给具体工作带来了方便和精简。电子化作业代替了纸质化填写,无需手动记录诊断数据,还能随时调取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参阅,提高了工作质量;移动化作业让作业人员可以不受工作地点和条件的束缚,更是提高了工作效率。综上所述,巡检PDA的普及,大大降低了巡检工作的失误和疏忽,提高了设备健康度,是电力企业一次成功的运营尝试。

2.移动应用的实现与优势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终端设备在现场生产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加强,大大丰富了现场作业的管理手段。

2.1移动应用的实现方式

2.1.1实现框架

概括的说,移动应用的实现框架基本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如无线局域网,移动运营商网络等同Web服务器连接,进行数据交互。

图1 网络原理结构图

2.1.2工作方式

移动终端若始终连接在网络上,可以满足数据的实时性。如移动监控就要求实时更新监控画面和数据,工作流的审批交互也需要实时在线,提高工作流的执行效率。而离线使用工作方式可以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太严格的场合。例如,以获得操作指导和工作记录为主要目的的某些移动巡检,数据在每次巡视完毕后上传一次即可;而且在一些特殊场合不允许有无线信号的存在,这时候也适合采用离线的方式。

2.2移动应用的技术优势

移动应用之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得到大量应用,在于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通信技术与生俱来的两大主要技术优势。

2.2.1即时即地

移动终端的便携和灵活,让移动应用可以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只要有电,移动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发挥它的功能,最大限度的扩大了移动应用的时间和空间。

2.2.2数据共享

移动终端可以采用数字通信技术与各种网络相连接,并与网络共享数据。移动应用中的所有数据可以为整个网络所共有,网络中的数据可以为移动应用所读取和编辑。这种共享赋予了数据以价值,即移动应用产生的数据可以借助网络共享转化为生产效力。

3.利用移动应用打破变电工作中的瓶颈

目前的变电工作中存在几大瓶颈,制约了工作质量的提高。而将移动应用普及于工作管理中,发挥移动应用的技术优势,可以打破瓶颈,提升效率,取得变电工作管理质的突破。

适应工作计划的动态性

随着管理策略的不断发展,动态思维不断应用于设备管理工作中。体现在设备运维工作中,就是工作计划依据设备风险、电网风险、环境风险等情况的变化而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不再像以往按部就班每年编制一次的固定的年生产计划。举个具体的例子,工作人员在已经出发赶往工作地点的情况下,会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启动防风防汛应急响应,需赶往另外一个工作地点进行防风防汛特巡。巡视路线、巡视内容、巡视要求的变化,会给工作计划一个措手不及,它要求工作人员在应急响应要求的时间内,找到办公电脑重新整理工作所需的资料,并带着资料重新出发赶往现场,获取现场诊断数据后将运维报告输入电脑,上报领导。如果有了移动应用,所有这些变化,只需要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下载一个新的工单即可实现,在现场巡检完毕立即可以上传,用可终端的“移动”代替了人的奔波,大大缩短了信息上报和应急响应的反应时间。

保证工作流程的完整性

巡检PDA的应用,解决了错检漏检的流程管理问题。但是,变电工作中还存在大量其他业务,需要我们开发移动应用来规范流程。以备件管理为例,变电站中存在大量电池、保险等生产备件,这类备件形态小、数量多、型号杂,又没有固定的仓库和系统化的出入库管理,经常出现缺乏出入库登记、账物数目不对应、更换周期遗漏等诸多问题,迫使工作人员必须每月重新核对备件使用情况,加大了工作量和管理难度,且收效甚微。如果将备件存放于需要通过移动终端开启的小型工具箱中,再引入移动应用,设置出入库登记流程,让取件人取件是必须走完出入库记录流程,便可解决这一管理问题。数字化登记还能与后台数据库同步,实时更新备件台账。数字化的台账信息可以提供更多功能,如备件到期更换提醒、备件数量不足告警等等,在保证流程完整的同时丰富流程、升华流程。

实现工作班组的交互性

现场变电工作的执行和完成,往往要涉及很多专业,不同的班组、人员专业之间有很多的信息交互和流程确认,或者称之为工作流管理。生产现场的工作流程,无疑很难通过固定的后台服务进行流程管理,只能依靠移动应用,将属于每个班组和特定人员的审批流程可以实时的下发到任务人所持有的终端设备上,按照系统已经定义好的工作流管理规则,自动实现工作流的控制和管理。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作业现场,工作票、安措单、验收报告、施工方案将以电子化的形式存在于移动终端中,变电站管理人员不再需要多方联系施工方、监理方、专业班组在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流程,也不会出现时间冲突、流程矛盾,因为各方都能在移动终端中实时查询并遵循工作进度。

4.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进步推动了移动应用的发展,而移动应用也推动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在移动终端不断掀起应用高潮的今天,变电工作也必须应把握机遇,将移动应用普及与信息服务、物资管理、流程规范等管理工作,打破工作中存在的瓶颈,让工作效率跟上发展的步伐。

上一篇:高功率因数整流器控制技术及其建模研究 下一篇:会会:方式不同的新创职场社交平台,线下攒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