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理健康管理纳入HSE体系研究

时间:2022-04-23 11:26:01

将心理健康管理纳入HSE体系研究

摘 要:HSE是油田企业持续改进的一个重要管理体系,当我们发现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时,应及时改进,其中包括加强对员工健康的管理,要积极探讨将工会组织负责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纳入到HSE中的方法,拓展员工健康管理范围,实现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平衡发展,确保HSE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 健康评估 HSE 程序文件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46-02

一、HSE与健康管理

1.HSE管理体系提出人的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人类自身的健康是由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构成的全面健康。目前对健康含义的解释有主要三种,一是《辞海》中的健康定义: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二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三是HSE管理体系的健康定义:HSE分别是英文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H(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

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人类自身的健康是指人的全面健康,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密切相关,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具体到HSE管理体系中,尽管它把人的健康(H―Health)放在第一位,在定义的解释上也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但在体系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只关注员工一定范围内的职业健康,与员工所从事工作相关的其它职业健康和心理健康则不涉及。从这一角度讲,HSE管理体系所指的员工健康是一定范围内的健康。这与健康的精髓不相符合。

2.心理健康管理。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具体地说,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研究还表明,心理健康有各种各样的衡量标准,其中具有参考价值的是马斯洛等人所提出的10项:①充分的适应力;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估价;③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⑨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人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求作恰当的满足。

近些年来,我国对人的心理健康管理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逐渐增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涉及领域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个人心理健康咨询等。在我国油田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归口主管部门是企业的基层工会组织,主要是通过组织培训的形式在女性员工中开展,而对男性员工则很少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和教育,这表明油田企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尚处在起始阶段。

二、油田企业健康管理存在问题与分析

目前,我国油田企业均建立和实施了HSE管理体系,油田的安全环保工作成绩斐然。但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重视安全环保(SE)管理,轻视员工健康(H)管理,对职工健康管理做得不够,没有做到安全、环保与健康三者管理并重。当前,不少油田企业HSE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总数多达50多个,甚至100多个,但其中直接关系到员工健康管理的仅有一个《职业健康管理程序》文件,其余全是关于安全和环保管理方面的文件。并且,HSE体系中的这种健康管理仅仅局限于特定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的管理方面,而对于来源于非特定工作场所的工作压力、心理等危害因素对油田员工造成的健康损害,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HSE管理体系中没有制定相关文件规定。

显然,对相对于安全与环境管理,油田企业对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前者,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健康管理在安全生产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每当对发生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时,人们通常认为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员工违章违纪造成的,所以强调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在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中,还有一个比员工的意识因素更深层的因素,就是员工心理精神因素。我们常说安全生产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中也应该包括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解决员工身心理健康问题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应该把它放在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位置,列入管理日程中。正是因为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健康状态,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应当倡导这样的一种人文关怀和理念:“先健康,后工作;有健康,才安全。”

三、将心理健康管理纳入HSE的方法与思考

1.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HSE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工会组织负责的包括健康体检和心理健康管理应当是HSE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应当其将纳入到HSE管理体系当中。在进行特殊作业或风险比较大的施工作业之前,应当做一个健康评估,发现员工有心理健康问题时,不能按排其从事施工作业。这就是说,在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仅有职业健康管理还不够,还应加强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把心理健康管理与HSE管理体系结合起来,使二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2.对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要以体系文件的形式来体现。将员工的生理健康管理纳入到HSE管理体系当中,需要的是以编制文件的形式,要在现行的HSE体系文件中增加一个程序文件,即《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程序》文件,在本文件中,应对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进行规范和职责划分,要与《职业健康管理程序文件》相互关联。工会组织和安全管理部门是对员工健康管理的职能部门,在职业健康管理上,安全部门是归口管理部门,基层工会是监督部门,这在现行的HSE管理体系中已经体现。在心理健康管理上,基层工会是归口主管部门,安全处是监督部门。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程序文件的编写,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目的与范围。为使员工个人健康状况与工作(工种)相匹配,防治疾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河南油田对日常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管理。二是术语和定义。心理健康危害因素是指工作压力、心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心理健康管理是指为保障员工心理健康、适应发展环境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三是职责。工会组织是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组织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培训、健康检查、制(修)订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制度,监督员工健康与工作岗位匹配的落实。安全管部门负责员工心理健康监督工作。油田下属各二级单位具体负责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在进行特殊作业或风险比较大的施工作业之前,应当运用健康评估,对员工健康不符合标准的,不能安排特殊作业和风险作业。四是心理健康培训教育。各二级单位应把员工心理知识培训纳入全员教育计划,基层队应把员工心理教育培训纳入日常HSE教育活动,每年安排一至二次心理知识专题学习教育。

3.加大宣教力度,普及心理知识。在把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纳入HSE后,还要做好一些工作:一是从帮助职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心理健康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入手,根据员工的特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健全心理健康咨询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心理辅导,不断提高员工心理健康的认知能力。二是强化员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引入心理健康培训课程,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员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员工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调整员工心理健康的认知模式,缓解员工由于认知错误而引发的心理问题,自动消除员工的紧张心理和焦虑情绪,明晰员工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增强员工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应对压力能力。三是广泛运用宣讲报告、展览展示、文体活动、影视播放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加强职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教育引导员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竞争观、工作观、生活观,培养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和自尊自重、诚实守信、健康向上的工作心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淡化对名利得失的计较,豁达心胸,减少烦恼,愉悦心境,以健康心态投入到工作之中,在积极、乐观中加强学习修养,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以和谐的理念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用理性引导偏激,让冷静战胜浮躁,以恬淡取代痴迷,不断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创造性思维,开拓性工作,优质高效完成任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康,韩光越.心理因素与安全生产.健康心理学杂志,1997(1)

[2] 杨光.浅谈如何开展海外员工心理健康指导.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2)

[3] 陆为民.一线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措施.安全・健康和环境,2013(9)

(作者单位:河南石油勘探局 河南南阳 473132)

(责编:贾伟)

上一篇:投资期待宽广空间 下一篇: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