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教学

时间:2022-04-23 07:43:29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教学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谈到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往往使人容易和音乐创作联系在一起。当然,音乐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莫过于音乐创作,但是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去培养专业的作曲家,而是应该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去启动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去培养有创造性的思维的人。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抓好基础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创造性音乐学习活动入手。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活动可以说是最具体、最有效的体验和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不仅需要学习体验别人的作品,更需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音乐进本要素去完整的表达他们自己的音乐表现,这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音乐创作学习将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活动的机会,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具体操作音乐基本要素,得到令人兴奋的音乐创作过程的体验。我们说音乐创造力是发展人的创造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课题,它将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学生已有的对音乐基本要素的体验为基础,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

二、创设艺术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这种活动总是与情感密切相连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只有融进一定的教学环境,成为一定的教学情境的组成部分才能成为教学的积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作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尚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而知,学生是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因此,课的开始就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正迁移状态,激起对课的期盼和渴望,从而陶醉在艺术教育之中,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极易激发学生的情意,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音乐情景:可以利用录音,播放一些活泼优美的乐曲,制造出一种美好和谐的音乐氛围。这样能使学生一进入教室便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所同化,很自然的按照老师的设计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2)视觉情景:如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时,可以给学生投影这样一幅画面:几只小船漂浮在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的河面上,孩子们摇浆游玩,愉快的歌唱。学生边看投影,边听录音,仿佛身临其境,不禁心旷神怡,激起了浓郁的学习情趣。

(3)问题情境:在教《如今家乡山连山》这首歌时,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知道他们观察投影:“图上母子俩在干什么?妈妈说家乡没有山,孩子说家乡有山,到底谁说的对?这座座山是什么?”(粮山)然后,根据学生急欲知道答案的心理,让他们带着疑问听歌曲录音,很自然地调动其求知的欲望。

三、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以小学五年级欣赏教材《童年》这一课为例,按照一贯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初听、分段听、复听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旋律的内在表现及意境。学生往往很难把我欣赏内容的含义。如果教师运用电教教学手段,从另一角度去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展示祖国海南岛美丽的风光。再以听与视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按不同的音乐意境通过投影显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联想,把欣赏去中的主人公-----海霞苦难的童年用语言编排,再有声有色的讲给大家,这样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力很快的抓住了乐曲的思想内涵。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一不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育大改革、科学大发展的当今,全面学生的素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展现出富于魅力的前景。

(作者单位系山东诸城市舜王街道箭口小学)

上一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春风也能度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