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

时间:2022-04-22 01:51:16

浅析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5-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企业已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降低成本、减少开支,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主要目标。人工成本作为企业人工投入的成本反映,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 人工成本 石油 管理 控制

一、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进入自主经营、自我核算、自负盈亏管理阶段。人工成本作业企业生产经营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决定企业利润大小的重要因素,是关系企业多方位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重要因素,也是关系到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的重要因素。

一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当前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压力很大,特别是石油企业队伍庞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果企业的人工成本在居高不下,势必造成其生产经营成本过大,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也很难生存下去。所以必须保持人工成本优势,才能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有利于企业正确预测人工成本的变动趋势。企业可对行业人工成本指标的未来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还可以从人工成本构成指标的因素入手,通过指标层层分解,找出企业投入产出的合理比率,为企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自觉控制人工成本的意识不够。人工成本作为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国外很早就被企业经营管理者给予高度重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对人工成本的研究较晚,人工成本观念明显滞后于体制转轨的现实,对有效管理控制人工成本的宣传、研究不到位,在生产经营、劳动工资管理过程中,多数员工对人工成本的概念比较模糊,作为劳资、财务部门和基层领导来说,也缺乏研究、控制和管理人工成本的自觉性。

二是人工成本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缺乏说服力。在人工成本的管理上,没有专人负责,一般由各基层单位劳资部门人员兼管,在主管部门要求上报报表时,财务部门只管提供数据,而对数据的来源和形成过程不予探究,劳资部门只能凭自己的理解对数据进行核实。这样一来,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就处于两难地步,人工成本指标形同虚设,处于不考核、不设防、不控制的状态。同时,由于人工成本构成项目多,企业财务报表上不能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存在着由于资金来源不同而多渠道支出等现象。

三、人工成本统计分析

要合理有效的控制人工成本,必须对人工成本的构成比例、费用总额以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前景规划适度进行调整和控制。

一是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均人工成本表示企业员工的工资和保险福利水平,企业要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到企业来,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标,以便企业对人工成本水平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

二是人工成本结构指标。它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及各个构成部分的变动状况和优化程度。其中,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项,也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

三是比率型指标。比率型指标是企业进行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包括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

四、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一是要提高企业对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认识。加强人工成本宣传,让员工认识到人工成本的重要性,堵塞管理漏洞,努力引导员工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人人参与成本管理的局面。

二是要建立灵活的人工成本管理机制。将人工成本投入与企业当前经济效益指标挂钩,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成本、人力投入与产值均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进而形成企业用人能多能少、岗位能上能下、员工收入能增能减的良性循环。

三是制定科学规范的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办法。对人工成本的范围、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作出科学的统一规定和解释,制定出有效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办法,促使企业在人工成本核算方面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及时、有效地监督、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改善费用支出的结构。

四是控制工资总量,降低企业人工成本。要充分发挥工资增长的约束、调控和激励作用,搞活内部分配,建立工资能升能降的机制,同时,人工总成本的增长要低于企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人均人工成本的提高要低于以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上一篇:浅谈对综合收益及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解 下一篇:如何在改革创新大潮中引领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