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时间:2022-04-22 09:49:16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摘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p对教师p对农村家庭p对学校的发展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更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32-01

通过调查表明:多方面原因使农村初中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有的同学讨厌上数学课,上课完全是为了应付,造成课堂的效率较差;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探究性,合作学习的意识不高,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习数学的信心较低,对自己的数学成绩担忧。当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进行教育引导。

一、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

农村初中学生水平不一、纪律差,课堂应组织学生专心地参与到教学环境过程,不分神、不做小动作、不做一切与课堂无关事情,专心听讲,专心思考,随着课堂教学步骤走。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学会听课对初中生学习尤为重要。在听课方法上要特别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耳朵”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1)听清每节课的要求;(2)听明白知识引入及其形成过程;(3)听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老师对重、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难点要在听课中弄明白;(4)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课后要做好小结。当然,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方法防止“注入式”、“满堂灌”,掌握讲授新知识的最佳时间,使学生听后有效,达到听课的根本目的。

“思”是指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没有发动起来,在思维方法上,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2)深思,即追根溯源,大胆提出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内容,会“思”才会“学”。

“记”是指学生做课堂笔记。初中生一般不会合理地做课堂笔记,通常是老师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把“抄”代替了“记”,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同学笔记虽全,但收效甚微。因此:(1)记笔记要服从听课,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疑点、记解题方法和思路。(3)记小结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记”是为了“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这一主要环节达到较好的境界。

二、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前预习

初中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所以,预习时应要做到:首先粗读,先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抓住本节知识的概况。其次细读,对重要的公式、定理、法则要反复阅读理解,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可以先列预习题纲,使预习有目标,有重点。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不懂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不懂的问题,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正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学生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所以不懂的问题,要敢以问同学、问老师。我也经常用下班、课间时间与学生交谈、讨论,从交谈中取得学生的信任,从交谈中获得学生知识点的缺漏,从而教会学生敢问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师要强调学生建立“错、典型题集”,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改十道错题的价值不亚于做十道新题的价值,我们必须走出“一做就错,错了再做,做了又错”的怪圈。因此对于每一次作业和每一次测验的错题都要仔细剖析,认真总结,建立“错、典型题集”,想清楚当时为什么错、错在哪,指出自己的“病根”所在,从而实现由“不知”到“知之”的过程。

五、要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

初中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模仿、死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了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上应要做到:(1)能每天课后先阅读理解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2)其次,再独立地完成作业,并按要求书写规范、表述清楚。(3)最后,对本节课堂内容做知识小结,写出自己的体会或后记。

有的学生作业字迹潦草、做题马虎、错误率高;有的学生作业不规范、格式不按要求;有的学生对作业不及时的订正,没有反思的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习惯。因此要求学生在数学作业方面能养成良好的习惯:(1)养成规范作业的习惯:做到专心、细致、字迹清楚,做错能及时、认真订正。作业不拖拉,及时交作业但不单纯为赶作业。(2)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能让学生学会自选作业、自编作业,在综合性和研究性作业中又能合理分工,团结协作。(3)养成学生对作业反思的习惯:通过对作业的反思,能够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查漏补缺。

学无止境,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他们比较好的学习经验为己所用。我相信每一位同学一定能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每一位同学都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上一篇:浅析学生的优质学习 下一篇:试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