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时间:2022-04-22 04:02:14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摘 要】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贯彻这个理念的过程中,应巧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践行,全面提高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本文结合笔者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化 实践探究 思想品德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66-0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贯彻这种理念的过程中,往往会困惑于既有的、习惯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冲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

一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在含义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将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根植于生活,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揭示社会生活与教材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根据社会生活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的环境中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明确社会生活对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实现对现实生活的适应。

二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1.走进生活,获取教学活动的资源

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必须开放课堂,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教学,使课堂教学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现实,将社会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和学生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全面关心学生生活,要尽可能地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用课本知识指导实际生活,使生活体验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引导他们从生活情境中汲取力量,提升自己的价值。

第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教师要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和改变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第二,结合时政热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教师要有敏捷的思维和独到的眼光,善于捕捉与思想品德学科相关的时政热点,将德育、时政融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如教学“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时,可向学生讲述“最美司机”吴斌的感人事迹:一块数斤重的铁片从天而降,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直接刺入大巴司机吴斌的腹部,导致其整个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虽剧痛难忍,吴斌仍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最后还挣扎着站起来对乘客说:“别乱跑,注意安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吴斌司机的身上,体现了一个公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联系乡土知识,培养学生爱乡情怀。乡土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点面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在教学中运用《客都梅州》乡土教材,展示了客家的民俗风情和展现了梅州的本土文化,是对客家优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唤起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帮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品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用于生活,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探究活动这一栏目,倡导学生大胆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通过开展制作性活动、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活动等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第一,通过开展制作性活动,让教学充满新的活力。在教学中,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有关的作品,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并学会思考。在学习“感受身边的变化”后,可引导学生围绕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如近五年国民生产总值、居民储蓄的增长等主题,自觉收集材料,精心绘制图表,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教师给予表扬。

第二,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让教学充满新的激情。采用社会调查法、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品德,用思想品德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知、情、意、行的真正统一。如教学“细微之处见行动”时,让学生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激励学生把活动做扎实,并结合社区居民所反映的情况,增强主人翁意识,为搞好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献计献策。

第三,通过开展专题研究活动,让教学充满新的挑战。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以专题研究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总之,通过“生活――教学――生活”的教学逻辑的流程,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思考,感悟人生,懂得生活,创造美好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生活赋予了思想品德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从课堂单调如一的枯燥乏味到精彩纷呈,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浅谈幽默与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